我心中的鲁迅

我相信,有些人来到世间就是背负着使命的。比如鲁迅。

年少时不懂鲁迅,就像现在坐在我对面的这些学生。对他们来说,鲁迅属于黑白照片的时代,太久远太单调了。

如今,是一个彩色的时代,生活像彩色的肥皂泡,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颜色。而鲁迅文章,那么单一,还那么沉重,太不合时宜了。

而且,鲁迅的文章总是晦涩难懂,还喜欢话里藏话,让人觉得似是而非,像在玩文字游戏一样费解,偏偏考试还老爱考鲁迅文章。这位周树人先生,害苦了我们!

如今人到中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再来读鲁迅,才开始有点懂了鲁迅。

鲁迅,从来不是单单为自己而活。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活着的理由,有的人是为了自己而活,只要自己舒服就行;有些人是为了父母、家族而活,光宗耀祖,满足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而有些人,却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而活,活一天就要为社会燃烧一天。

鲁迅就是最后一种人。

如果说出生的年代决定了人的活法,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不是最好的年代,那不是一个适合安逸享乐的年代。

那是乱世,新旧势力交替,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那是光明来临前中国最黑暗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有专制残暴的当局,大多数愚弱的国民,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还有很多隔岸观火的文人政客。

生在那样一个不好的时代,能明哲保身就不错了,在当时,文人一句话说不好就有丧命的危险,从事文学创作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可是鲁迅却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医学,转而投身当时最危险的行业——文学。

为什么弃医从文?

鲁迅在《呐喊》自叙中写道: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从一开始走向文学道路,鲁迅就不是为了怡情悦性而写文章,他抱定了决心:为唤醒麻木的民众而写作,为了改变国民的精神而写作!

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心吗》里鲁迅说道: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学的脊梁?

文学,大多是柔软的,所以,文人大多偏于阴柔。阴柔走向极端,就会缺乏力量,所以,精美的文字很多,有力量的文字却很少。

在鲁迅的文章里面,我读到了力量。那是一种清醒后的力量。虽然也不免悲哀,但毕竟还是呐喊起来了。就像铁屋子里最早醒来的人,一声大喊把其他人叫醒,跟着他一起去战斗,为多数人的幸福去战斗。

比起鲁迅,有多少人该汗颜?我们喊着写作,不过都是从自身出发,何曾想过文学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这就是大师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人生境界不同。

人生境界不同,看问题深度自然差距很大。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这个人在文学道路上能走多远。

一个为了琐事斤斤计较的人,永远写不出大气磅礴的文章。只有胸怀大志的人,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厚度的作品。

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鲁迅的文章是否过时了?

每当置身萎靡不振的课堂氛围中时,我就特别怀念鲁迅,我想把鲁迅讲给这些孩子听。我希望鲁迅先生的呐喊可以穿透时代的壁垒,穿越时空隧道,传到这些孩子的耳里,心内。

有这样一个充满力量的呐喊者,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我们需要力量,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力量,读鲁迅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获得力量。

鲁迅,永远不会过时。

除了力量,我在鲁迅身上还感受到了深深的慈悲。

很喜欢看那张经典的鲁迅头像照片:紧锁的眉宇间似乎凝聚了万千苦难,深邃的眼神似乎洞穿了一切虚假,眼神中流露出的不是嫌恶、蔑视或者冷淡,却是悲悯和关切。

那张照片让鲁迅看起来更像一个父亲,他洞悉一切,充满力量,因为懂得而满怀慈悲。

在萧红眼中的鲁迅,慈爱更多一些。对于这个失去了家园的女儿,鲁迅给予的更多是父亲般的宽容和慈爱。同样的爱,他也给了童年的自己——《朝花夕拾》里那个活泼可爱的小鲁迅。

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纯真,是自由,是美好。对于美好的一切,鲁迅都温情如父,让人可以无限亲近,哪怕开个玩笑也无妨。

对于自己笔下那些愚昧而不自知的小人物,鲁迅一面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一面又怀着无限悲悯同情,看着他们在命运的泥潭里翻来滚去,最终走向毁灭。

这也是一种父亲般的情怀,因为父亲才有那种期望,也因为父亲,才会为你的冥顽不化心痛,并为无法救助你逃出命运魔掌而深深自责。

鲁迅的沉重,来源于他厚重的期望,以及无可奈何的悲哀。只有父亲,才承受的起如此的沉重!

让人感觉又敬又爱,是严师,也是慈父——这就是我心中的鲁迅。

2021-10-22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中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