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读书笔记(二)

重构作业


作业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在设计作业时,如果作业的目标、时间、难度、科学性、类型等各关键要素都能达到理想水平,也不一定代表最终组合出来的作业质量就一定是高的,作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是决定作业质量高低的终极性指标。因为一组作业中很可能每一项作业看起来达成度都很好,但是组合起来的结构却是不合理的。比如一组作业都是实践考察题,或者都是高难度的题目,虽然每一项作业的要素都达到要求,每一个题目的质量都很高,但是组合到一起可能是结构失衡的,或者是难以操作的,或者是效果不好的。作业结构是衡量一组作业质量的最终指标,也是最关键的指标之一。

•同一单元不同作业内容之间的结构(内向结构);

不同课时同—内容作业之间的结构(纵向结构);

不同学科同—时间段作业间的结构(横向结构);

•新授课和复习课、讲评课作业间的结构(其他结构)。

作业结构


(一)作业的内向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课时作业、单来判断作业的结构。单元作业结构基本合适,也基本能保证最终的年级作业、学段作业结构是合理的。学段作业题量又太多,建议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比较合适。每个单元结过年级作业、学段作业来判断。一般而言,课时作业题量相对较少,我们可以通过课时作业、单元作业来判断作业的结构,也可以通同一单元作业的结构,主要是指一个单元所有作业中不同作业类型、不同作业难度、不同作业内容等的比例是否合理。这些属于作业的内向结构。它决定了作业的合理性、适宜性等问题。教师一旦有了这种“作业结构要合理”的意识后,对于一些极端结构肯定就会进行反思与改进。

作业内向结构


  (二)作业的纵向结构

作业的纵向结构,一般是指连续课时、连续时间内所布置的作业。在内容上具有衔接性,在水平上具有进阶性,在要求上具有差异性。比如,一个单元内对于同一个能力,要求在不同课时里需要有一定的差异和进阶特征。这种时间维度可以是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的作业设计,也可以是一周作业、一个月作业的整体设计。前者更加强调同一学科作业内容要求上的递进性,后者更加强调连续时间内不同学科作业内容的衔接性。不管是哪种作业设计,都强调教师要像学科课程专家一样,系统思考前后作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孤立地设计来一天的作业或者某一个课时的作业。

(三)作业的横向结构

    作业的横向结构主要是指不同学科同一时间段的作业在内容、要求与能力上的相关性。比如,物理、化学学习中的一些计算要求,需要学生在数学课上已经学习过相关计算方式才有可能完成相应作业任务;再比如,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地理、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等等。这些是比较明显的横向结构。但是有一些不是很明显的横向结构,尤其是在能力层面衔接上。比如阅读理解能力,可能语文学科需要的是以理解语言文字内涵为主的阅读能力,而数学、物理则需要学生结合文字、图形等进行抽象理解,这种比较隐性的能力要求往往是被教师所忽略的。

    总之,要把握好作业的内向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其他结构,往往需要教师具有学科课程专家的专业能力及能力及系统的分析判断能力,还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研究、合作与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五章 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