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教程50讲(27)

第二十七讲 自体的发展

一、曾氏语录

治疗师需要在恰好的挫折的互动中,作为自体客体去深入来访者的身体。从而使来访者的自体获得更良好的自体客体功能或者说自我协同功能。

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驱力需求的能力。

二、自体客体(接第二十六讲内容)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间需要把父母想象的完美无缺。提供理想化的滋养,获得健康的人格。

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在生活上不是太自律,经常打骂孩子,没有办法把孩子理想化,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是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的。

在孩子面前要足够的自律,不一定真正的完美无缺,但是也不能够随意的在孩子面前展示过于不完美的地方,给与孩子理想化父母的机会,只要孩子能够把父母理想化,就能够慢慢的健康的成长。

镜像和理想化的组合,是一个所谓的“张力弧”,给孩子镜像的自体客体,对他正面的赞扬,完美的反馈,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对父母或其他人的理想化,是一个巨大的牵引力,可以使这个人过上被未来指引的生活。这一推一拉就是一个组合,和谐的动力系统。可以使这个人在即使是到了比较崎岖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的往前成长。

3、第三个自体客体的名字叫做他我人格。孪生的自我。

一个人寻求一种与某个人的关系,可以建立到他们像孪生兄弟姐妹一样,这个人的存在可以确立他自己的价值,而且能够确立他的真实性。

在一个健康的人的成长过程中间,每一阶段都可能有一个跟自己像兄弟姐妹一样亲的人,这个人可以在我们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者说很多的阶段给我们提供真实的存在感以及价值感。

所以在临床治疗的时候经常问这个人除了问婚姻,配偶和孩子之外,还有没有铁哥们铁姐们这样的人,友谊提供的支持是最无害的,基于血缘的关系往往因为浓度过高而使身处其中的人感到伤害,而友谊因为没有血缘这样一个不可中断的关系的基础,我们会在这个中间表现的有所节制,这个节制可以使我们处在一个既能够被滋养又不会被高浓度关系所陷害的一个可进可退的处境。

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面有很多来自亲密关系的伤害,读了大学,在大学的集体宿舍里和其他同学发展友谊友谊这样的关系,比心理医生重要的治疗意义,在新的友谊关系中间被滋养被治疗或者说被修复了。

三、两种爱的形式

1、婴儿之爱,自恋的爱。

婴儿在跟母亲的关系中会体会到很多的爱,但是这种爱存在压榨功利的味道。

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间还保留着婴儿般的爱的话,他对所爱对象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满足我的所有需要。

如果一个人总是处在这样状态中间,这种亲密关系迟早会被他自己亲自破坏。

2、客体之爱。

在这种亲密关系中间,我既能够接受来自对方的爱,同时也能够提供给别人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爱。这是一种相互的爱的给予!或者说互相都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爱。

每个人需要的爱的级别是不一样的,和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食物是一样的。

小组中间,其他人都能从小组的互动上获得幸福温暖以及技术上的收获。可能会有1,2个人可能会觉得其他人有攻击性,治疗师过度的节制,太笨或者太贫乏,不能够给他们带来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有很多的抱怨和攻击,最后以最高级别的攻击的方式,离别的方式来报复小组的治疗师和其他成员。

对能够留在小组里并且感觉到有收获或者是有滋养的人来说他们的确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要的是成人能够消化的东西,这样一个小组恰好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米饭或者牛肉,但是对这个抱怨冲天甚至最后离开小组的人,他们可能需要的是只有他们这个状态才能消化的人奶或者牛奶。

在他们这样的婴儿般的需要不可能从小组获得的时候,只能通过离开的方式,要么使小组死,要么让自己死的方式来见诸行动,来对不能够提供人奶和其他奶汁的小组或者治疗师进行报复。

四、自恋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1、自大。

2、自卑。

精神分裂症的分裂指一个人总体的精神的部分不协和。主要是指知情意三者不协调这个叫精神分裂。

这个分裂和细胞的分裂差不多。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自我需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本来的那个我,另一个部分是观察的我,在旁边评判的我,活着是在旁边陪伴的那个我。

如果一个人他这样的分裂不足,就可能导致羞耻感内疚感之类的东西的缺失,这个可以是一种非常非常病理性的人格。

五、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

水平的分裂:就是这个是本来的自我,然后这个是分裂出去的自我,两个自我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分裂出来的自我打压本来的自我。这种人的自恋表现状态:非常自卑、猥琐、低价值感。

你跟他打交道你会觉得他根本没有挺拔起来。

垂直分裂:分裂出来的自我,不会导致本来的自我被打压,会导致某种向外的自大的感觉。

因为他是拔高了的,所以别人会有一种这个人很自大的感觉,因为分裂出来的自我在另外一个楼层,所以打架打不着,这个也不会导致他的本来的自我的被打压,也会导致某种向外的自大的感觉。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程度与他分裂的程度有关系。有的人真的对自己的言行没有丝毫的觉察和观察。还有的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的有分寸。他本来的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被另外一个离他比较远的他在做调整,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让别人舒服,符合规范,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

分裂的自我可能也跟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范围有关系。

有些人的自我意识范围非常狭窄,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旁若无人的打电话,完全没有办法觉察周围还有其他人,可能会骚扰到其他人。有的国家是一屋子人都在吃饭,但是大家都是以仅仅只是以听我说话的人能够听到的音调音量的大小来说话。

一个人自我意识太窄,在排队的时候后面的人直接把你推开拉开,不知道最起码的社会规则。先下后上的规则。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是智力问题,但是我们知道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他们没有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感受的丝毫觉察的问题。抓脚丫子挖鼻孔。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时候,他就可能不会这样做。

自我意识范围的大小直接可以等于这个人健康的程度。

六、“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

一个人如果要发展成具有良好心理功能结构的话,一个人要具有健康的人格,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是让孩子获得健康的人格,就是在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

父母亲是什么样的人格比他们某一件事情上怎么做要重要!

父母亲如果人格健康,怎么对孩子都是对的,都是对孩子有支持的作用,都可以让孩子的人格也变得健康。如果父母的人格不健康,即使全部照着教科书来做,都有可能制造有问题的孩子。

教育孩子上,注意力应该放在父母身上,我们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倾向于完美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完美健康。

在跟孩子的关系中间根本不是一个管不管的问题,而是爱不爱的问题。爱是最好的管理,或者说爱是父母亲能够给孩子的最高品质的教育。

七、怎么样做好的父母?好的父母需记住两点:

1、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

你想对孩子做什么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的话,在这件事情上,我希望父母怎么做。

2、问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满足。

问孩子在这个事情上,你觉得爸爸妈妈应该给你帮什么忙,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孩子对自己的状态是最了解的,如果问问他们的话,就可以明确知道我们在帮助孩子的事情上的分寸。但是有很多爸爸妈妈可能基于对人的人性的基本的不信任而对孩子管理过多,会制造很多孩子的人格上面的问题。

在孩子使用他的自我功能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父母的自我功能过多的介入到孩子的自我功能里面去的话,可能让孩子感觉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到底是我活着,还是爸爸妈妈在操纵我或者是代替我活着。

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厌世,就是觉得活着没意思,然后就自杀了。厌世有很多的级别,没有到自杀的程度,可能以其他的比较轻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厌学,或者厌恶人际交往。

八、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两个治疗性技术。

1、替代性内省

替代性内省类型是一个分析师在跟病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间,能分裂出一部分的自我去体察或者说共情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成了来访者的一部分一样,爱着你的爱,恨着你的恨,悲伤着你的悲伤,成功着你的成功,失败着你的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可能会更好的被来访者当成他的自体客体的一部分,然后帮助他完成某些重要的自我功能。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主要的治疗技术是共情。

2、转换性内化

作为来访者的自体客体,跟他充分的共情,被他租借了自我功能,并且代替发挥重要的自我功能的作用,时间长了之后,被他租借的自我功能就可能成为他的人格的一部分,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间持续地陪伴他。

在他借了这些自我功能不还之后,这个自我功能就成了他的一部分,然后该搞定的事情就可以搞定,然后这一辈子就不会生活的在没有被精神分析之前那么痛苦了。

九、科胡特的三本书

《自体的分裂》,《自体的重建》,《精神分析的治愈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教程50讲(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