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崇春江晓景 》 赏读 晨写(117)

       

        每天与小朋友一起赏读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选自《古诗词背诵80首》。希望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

今天赏读的古诗是《惠崇春江晓景 》。


古诗词赏读43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的是在水中的鸭子。河滩上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的时候。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晓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两首。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晓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扩展学习: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苏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小朋友动态:

        昨晚去中医朋友那回来晚些,回来时小朋友已经睡了。

        今早我醒来时,小朋友已先于我醒了。她躺在床上,头枕着姥姥,脚蹬着我的肚皮,手里拿着我的手机,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后面的手指套环。我新给手机换了个壳。

        “宝贝醒啦?早上好呀!”我笑着问她。

        她看着我眯眯着眼笑着点点头,算是对我的回应。

        “把手机给姥爷吧,我们一起学古诗。”我和她商量。

        她下意识地把手机往身后藏,但最后看我坚定的目光,还是把手机还给了我。但呀呀地不让我看手机。

        我拿起古诗词读本,开始和她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她可能是喜欢这首诗,我一边读,她一边用手比划着,当读到“正是河豚欲上时”,她就在床上跑过去趴到姥姥后背上,回头对我做个笑脸,再跑回来扑到我的怀里。我俩眼睛一动不动地对视着,然后哈哈大笑。

        今早的晨读古诗,小朋友一反前几日的心不在焉,表现的非常开心。

        姥姥已收拾妥当,也参与进来读古诗。

        读完古诗,她又去拿来了动物园立体书,这次是她给我讲解。

参观动物园

        学习结束了,姥姥让她去叫妈妈一起去院里晨练。她下床去敲爸爸妈妈的房门,并啊啊地喊着。

        我也要上班了。

        小朋友追到屋门口和我挥手送别。

        我双手摁住她的小肩膀,和她顶了下脑门,学着灰太狼的腔调对她说:“姥爷下班就会回来的”。

        她嘿嘿地笑着。

        新的一天开始了……

睡莲

     

你可能感兴趣的:(《 惠崇春江晓景 》 赏读 晨写(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