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传习录》上122

【原文】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要‘放郑声,远佞人’。”

        “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许多工夫,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译文】

        黄诚甫问:“朱熹子认为孔子回答颜子关于治国的话,是为万世确立了治国理政的根本方略,这话对吗?”

        先生说:“颜子已经具备圣人之体,他对于治理国家的大本大原都已经具备,孔子平时对他已经非常了解,不必多言,所以只在典章制度上说一下。不过这方面也不能忽略,必须如此才能尽善。”

        “颜子是一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担心他对外面的细枝末节有所疏略,所以就他不足之处帮补他。”

        “如果是其他人问,那就要跟他讲《中庸》的‘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为政在于得人,而得人在于君王自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君能修其身,则有君有臣,政无不举也;要讲《中庸》的达道——天下之大道有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要讲《中庸》的九经——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还有诚身等许多功夫,才做得了治理天下的工作。”

        “上面这些都是千秋万代常行的准则。如果仅仅只是推行夏朝的历法,坐了殷朝的车,穿了周朝的冕,耳闻目见舜代的韶舞,天下就能大治了吗?后人看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孔子也跟他讲这个,就把这具体的内容当成天大的事来看,把孔子有针对性的开导当成了教条。”

【浅谈】

1、黄诚甫的“颜渊问邦”出自《论语》:颜渊问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

颜渊问治国之道,孔子说:“沿用夏朝的历法,乘殷朝的车,礼乐用舜代的韶乐。杜绝郑国的音乐,远离巧言谄媚的人。郑之音乐太淫,佞人太危险了。”

2、黄诚甫问的“立万世常行之道”引自是朱子《四书章句集注》里程颐的话。大意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要与时俱进,有所损益,时间太久远了,不可能没有弊病。周朝衰微,圣人不兴,孔子斟酌取舍以上所言三代的礼制,立为万世常行之道。由这个原则去推理,其他的自然都明白了。

3、先看夏历:夏历,即今天的阴历。由汉武帝确定连续至今。殷历早一个月,周历以今阴历十一月为正月。夏历的正月就差不多春天来了,该准备播种了,符合春种秋收的节奏。在历法这个问题上,孔子的回答确实是暗合天道。

4、其二乘殷之辂。殷车木做,上漆而已。周制有五辂,玉、金、象、革、木,前面四等分别镶嵌玉器、金子、象牙、皮革。孔子认为,木辂就可以了,车的大小规格,已经可以区别出身份高低尊贵,何必还要奢侈装饰。天子节俭,则全国节俭。天子奢侈,则全国奢侈。老子亦言“去甚、去奢、去泰”。

5、其三服周之冕。冕,是祭祀服装的礼帽,周冕“虽华而不为糜,虽费而不及奢”,很华美,很费工费料,但又还不至于奢靡。孔子重视祭祀,倡文质彬彬。在平常坐的车上,取质;在祭祀大典的礼服上,取文。平时要节俭,国家大典,要庄严壮丽。

6、其四韶之乐:韶,舜帝的音乐。舜是尧禅位给他,得位中正平和,孔子言无为而治,舜矣!其乐,乐音尽美,一片祥和,乐意尽善,尽善尽美。周朝的音乐是武乐。周以伐纣而有天下,音乐虽美,但有杀伐之气,所以尽美而不尽善。如今天下已经定,孔子建议韶乐,不可再用杀伐之乐。

7、在治国上,远小人太重要了!齐桓公、梁武帝均未做到!侫人和郑声惑人心智,导入歧途。这个问题上绝不能“自信”,不要相信自己能“出污泥而不染”。或者自以为能把握住,能限制住小人。过分自信是成功人士最大的弱点,是“致命的自负”,会吃大亏,遭大难,如上,殷鉴不远。

8、上位者为什么需要佞臣呢?因为他能让你舒服!如果周围都是像魏征那样的,盯着你,限制你,可能也会觉得了无生趣。但又必须修练心学,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否则,别做上位者,否则死的很惨!

9、另外,我们已经知道《大学》与《中庸》思想上一贯,重点不同。《大学》的重点在于诚意,强调从小学习个人修养;《中庸》的重点是诚身,修炼与他人的关系。最根本处要处理的,先建立好与最亲密的人,父母、夫妻、父子的关系。然后诚身扩而广之,修齐治平。所以《中庸》也可以做儒家的政治哲学、政治制度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125《传习录》上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