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见:

《明朝那些事》里用了一段个人情感很重的文字讲述了明代名臣胡宗宪倚靠严党爪牙赵文华屡屡被提拔,忍辱负重平定倭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两批使臣先后来华朝贡贸易,因市舶司的太监对待不公,互争贡使资格,引发大规模的仇杀,史称“争贡之役”。此后不久,明朝罢市舶司,并严申海禁。正常的贸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诱惑下,更多的亡命之徒铤而走险,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骤然加剧,浙江和南直隶为甚,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朝廷对他寄予厚望,上任伊始,胡宗宪针对辖区内明朝官兵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的积弊,以严明赏罚为手段,大力进行整顿。通过胡宗宪的努力,明朝官兵的军容、军纪有了改观,士气也逐渐有所恢复。 不久,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受内阁首辅严嵩的推荐,以祭海神的名义,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军务。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为人奸诈骄横。他排挤、陷害忠良,浙江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都先后因其陷害而被杀。如何和这种人搞好关系而不致于误了正事,胡宗宪对此非常清楚。因此在与赵文华共事的过程中,胡宗宪谨慎小心,有时甚至行事圆滑,最后不仅没有受到赵文华的阻挠,还得到了后者的赞赏。在赵文华的大力推荐下,很快就擢升胡宗宪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又加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至明嘉靖三十六年,计斩徐海,俘陈东、降汪直,断倭寇之内应,东征西讨,终于弥平倭患,使东南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可是就是这样的民族英雄,却难逃不得善终的命运,严党倒台后,因攀附过严党,胡被另一个明代忠臣徐阶设计害死,后胡宗宪死于狱中。

感:

一代忠良苦心经营,依靠一代奸佞屡屡上位,千方百计讨好只为了完成抗倭大义,结局却是被另一个忠臣因攀附奸佞之罪而害死,听起来都像个编撰的故事却是活生生的历史。为了实现抱负,趋炎附势,得以保全和升迁,利用奸臣的权势,增强执行力,走上历史舞台创立功勋,自古以来的忠臣不应该都是像岳飞一样拥有饱满的性格和坚韧不屈的血气吗?为了国家做好事,不止要忍辱负重,还要赔上性命,难道自古以来的英雄故事都是骗人的?还是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思:

再多翻翻历史书,仔细研究一下古代的这些忠臣们,其实不难发现原来在忠臣的这个系列,像胡宗宪的忠臣才是多数,像岳飞这样的却寥寥无几。忠臣其实不只有有单一的忠诚方式,而妥协,这也是一种忠诚的方式,这不止是对自己的忠诚,也是对历史,对时代的忠诚,也是走向展示舞台,历史舞台必要方式。想起电影《老炮》里有这样一个片段,这个片段说的是老炮在最后的决斗前,寄了封举报信给中纪委,对于整部影片都在讲规矩,说江湖,盘这个道的主题来说,这个片段是不是太有违和感了。有些人也许没有这种感觉,觉得这只是个正常安排,可是再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最明显不过的矛盾啊,如果这个故事的矛盾想用的是依靠政府力量能解决,那电影还在给我们讲什么啊?给中纪委写信是老炮的风格吗?如果带着这种疑问深究下去,恐怕很难找到答案了,原因很简单,你不明白编剧的心理状态,可是却是也很难想象编剧为什么改变了这个人的一些属性,后来我慢慢留意到其实有诸多电影都是拍了好多年,还有审查好多年才公映的,我才恍然大悟,其实没那么多理由,因为你不这样设计这种类似的剧情,广电总局就不会让你的作品登上舞台,对,其实就这么简单,在保持完整立意和妥协之间的的确确如胡宗宪的例子是一模一样的,只有妥协,才有登上舞台的可能。想明白了就是但凡想表现出一些深刻的立意,怎么可能全是积极阳光的,人性的有些黑暗怎么彰显呢,不彰显人性怎么刻画人物,但是黑暗了怎么上台子呢,这样的妥协虽然带来了人物性格的漏洞,带来了作品上的逻辑瑕疵,但的的确确能保障作品的呈现,相比之下,是否妥协来的更有智慧。

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