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读书笔记(二)

今天阅读第二章:信念系统
一个人面对世界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所依据的正是他的信念系统。维持这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的内在法则就是他的信念系统,而这个信念系统的运作模式便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和快乐了。信念系统可以分开为信念 (believes),价值 (values) 和规条 (rules)。
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事情就是这样的”的主观判断,是我们认为维持世界运作下去的法则(这是来自说话者脑里认知的世界,也即是主观的法则),是解释和支持行动或没有行动的理由,是解释和支持变化或没有变化的理由,是对于这个世界各种关系的主观逻辑定律。
能够把主观信念和客观真理分开并且认为它们是两回事,便是一个人已经达到一定智慧水平的认证。
当一个人坚持着一个信念的时候,是会看不到听不见不符合这个信念的东西的。
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物,必须有了一些信念,才能知道该怎样行动:行动由信念决定。如果对出现的人事物没有什么信念,便必须在记忆经验里找出类似或接近的资料,做一个决定(信念的决定),才能有所行动。
信念绝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信念会在意识层出现:当信念受到冒犯或者挑战;当这个人自觉地反省。
信念形成的四个途径

  1. 本人的亲身经验。
  2. 观察他人的经验。
  3. 接受信任的人之灌输。
  4. 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
    事实上,没有任何信念在所有的情况里都绝对有效。绝大部分的信念都能帮助我们成长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情况,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为我们接收时没有好好地理解和消化,或者欠缺全面的定位(与其他信念契合),因此在某些情况出现时,发现有冲突存在。我们称这些信念为“局限性信念”或者“障碍性信念”(limiting believes)。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不良经验之后反省,明白了问题所在而改变自己的信念,他以后便能够有更好的人生;如果他坚持没有效果的信念而只是不断地埋怨别人、埋怨环境,他便会使自己陷入困扰之中。信念本应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工具,其作用与其他人生工具一样:帮助这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如果一个人把某件工具放在比自己的人生更高的位置,不惜牺牲本人人生的成功快乐去坚持一个信念,他便本末倒置了。
    信念必须有价值观的支持。信念的改变,也需要来自价值观的改变。 信念可以更换,但也不一定必须更换,因为信念还可以修正、扩充(兼容),甚至暂时挪开。
    该怎样知道哪些信念妨碍成长呢?任何会使一个人减少生活得更好的机会、减少有更好明天的可能性的信念,都是妨碍成长的信念。确切地说,妨碍成长的信念有以下几个种类:
  5. 使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因而不能有所提升的信念。
  6. 使自己留在原地,停滞不前的信念。
  7. 减少自己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
  8. 把责任交给其他的人、事、物,因而自己无能为力。
  9. 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能够控制的因素,因而不能挑战或者改变。
  10. 维持自己一个“没有资格”身份的信念。
    每个人,只要有生命,我们总有能力使自己增加一点成功快乐,同时使其他人事物维持很好。很多成就大事的大人物,都是由允许自己有梦想,并在思想上做出突破而开始。
    所以,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我们就有能力、权利和资格在众多选择中决定自己可以有多少成功快乐。这个权利,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它夺去。
    以此为前提,没有人可以推诿自己的责任:每个人本来就有绝对的能力和权利去使自己活得好一点!
    关于身份的局限性信念 一个人最严重的“局限性信念”是三类关于“身份”的信念:
  11. “能力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能力”(helplessness)。
  12. “可能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可能……”(hopelessness)。
  13. “资格性”的局限信念,即“我没有资格有美好快乐的人生”(worthlessness)。
    在众多的妨碍成长的信念中,杀伤力最大的一个就是“我没有资格”。假如一个人认定了自己是一个不会成功、不能有快乐的人,那么,无论别人怎样说、自己怎样做,在心灵深处都只会找寻自己不会成功、不能快乐的证明。

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和一个人能够在事情里得到的好处(在这件事情里什么最重要?这件事可以给我带来些什么?或者凭这件事情我可以得到些什么?)。价值是做与不做任何事的原因。推动一个人的方法必然是在价值观上下工夫:他在乎一些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在要他做的事情里增加这些价值。这就是说,需要了解这个人针对这件事情的价值观。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价值观。事实上,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相同的价值观。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才对,但总下不了决心去做;知道什么不应该去做,但总会偷偷地做,就是因为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有不同的价值排列。
推动或者激励一个人,就是找出他所注重的价值,并且创造、增大和转移这些价值。这样,这个人便对那件事情有兴趣,会自动、积极和认真地去做。

什么是“规条”?
规条是事情的安排方式,也就是做法。规条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取得事情中所体现的价值和实现一些信念。
当一个做法无效时,我们便要在坚持信念与价值,或者坚持规条(做法)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怎样选择是很明显的:既然规条是为了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当规条无效时,我们应当坚持信念与价值,而改变规条。
规条可以有意识地谈论、思考、看见,而信念及价值观则深藏于潜意识里。人们都习惯了意识思考、逻辑分析,而潜藏在潜意识中的信念价值,则无法在意识思考中出现,而只能用感觉去做无声抗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与潜意识沟通。对这点没有了解,一个人便容易陷入重复无效行为的困境里。
坚持无效做法的人,最常用的理由是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每当头脑中有这个意识时,大脑中负责以下功能的部分便会停工:分析、找寻其他可能性、找寻其他行为选择、解决问题、风险评估、未来策划。
坚持规条而忽略了信念价值的人,通常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过分地强调原则和理论。第二个特征是这些人有一个很深层的,关于“身份”的“我没有资格”的障碍性信念。带着这个信念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拒于成功快乐的大门外:会坚持去重复一些无效果的做法。

信念、价值观、规条的相互关系
价值是支持信念的东西。改变价值,信念便能改变。
该注意的是:信念和规条往往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常常会有“应该”二字出现。其实,它们不难分辨。因为规条总是为了实现信念。所以,规条是在信念之下,在支持信念。而且实现信念的方法也不会只有所说的规条,必然有其他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坚持那规条也许不能实现信念。
总结

  1. 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统称为“信念系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信念系统操纵着我们人生里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决定因素。信念系统也是我们对事物做出判断的基础和依据。信念系统使我们的大脑能自动地去思考和行动。自动的意思是由潜意识完全控制,由意识去注意环境出现的信息。
  2. 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没有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生存的。
  3. 信念系统有一外壳,就是态度。所以,态度其实是BVR (Believes-Values-Rules) 的表征。只有当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有所改变时,他的态度才会改变。
  4. 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加上态度,简单地说便是此人的性格。
    5.信念是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事情的原因;价值是事情的意义,其中什么重要、可得到怎样的好处等;规条是事情怎样安排才能取得价值,实现信念。其实,价值和规条也是信念的一部分,是具有特别性质的两个信念部分。
  5. 信念系统是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处世模式,让我们无需每件事每次都重新再学习而知道怎样应付。因为信念系统的存在,我们可以运用过去的经验有效率地处理当前情况,因而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7.—个人在出生时是没有信念系统的。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经由生活体验而产生的。因为永远都有新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也从不停留在静止状态,而是不断地处在改变之中。因此,一个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也因为没有两个人的全部生活经验会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的信念系统是一样的。
  6. 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数量极为庞大,但是绝大部分储留在潜意识里。在任何时间中,一个正常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存在于意识层次。每当某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受到了冒犯,负面情绪出现时,受到冒犯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便会清晰地在意识层次出现(可以说出来)。
  7. 所有人的内心困扰,都是来自一些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是起源于两者内心的信念、价值观或规条的冲突。

改变信念系统的技巧
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受他内心的信念系统所支配。一些局限性的信念,可以使这个人每当面对某些人事物的时候,不能做到三赢,并感受不到应有的成功快乐。过去积存的选择也就是他头脑里现有的神经元网络,这些选择既然无效,每次遇到同一件事,便都只会重复那不理想的效果。欲想他有更好的表现,必须先让他建立一些更有效的信念,也就是建立新的神经元网络去提升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
松动信念的方法

  1. 改变标签。
  2. 改变标签的定义。
  3. 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这往往需要找出更高的理解层次,也即是更大的意义、更广的覆盖面或范畴。可以问:“这样做会让你变得怎么样?会给你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
  4. 极度引申。把维持旧信念的终极结果明显化。引导她自问,或者对她说:“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如想人生有更好的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口边挂着的“思想框架”了。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三个思想框架是:“应该如此”、“托付心态”和“没有办法”。这三个信念之间有关联,往往也会一并出现。今天社会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困扰,原因都是来自这三个妨碍性的思想框架。破除了这三个思想框架,生活中的烦恼困扰会大大减少,所追求的成功快乐也会更易获得。
    “应该如此”
    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
    2.抱怨事情不该发生是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才是重要。
    “托付心态”
    “托付心态”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
    托付心态的由来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建立出来的自我价值不足。自我价值不足便需要外面的补足和别人的迁就。得不到这些,我们的负面情绪便会出现。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之成功快乐,也只可以由自己找到。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本人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他们会以自己为生命的中心,同时抱着“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信念,在为自己取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也使其他人、整个世界也有所提升。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的心态是一份导致无法突破的执著情绪。“办法”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至今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某个目标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够决定。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尝试,却只需问三个问题,如答案都是"Yes",请不要踌躇,马上去做吧!这三个问题是: 1. 结果对我有好处吗? 2. 我想在短期内得到这份好处吗? 3. 这些好处,能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
    结论:打破这三个思想上的框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困境便会消除,我们更能使自己快速轻松地达到人生的目标。总结打破个妨碍性思想框架的办法为一句话,那便是: 1. “应该如此”的办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发生了的都是应该发生的。我们不应坐在那里抱怨,而应接受和凭现有的情况做最好的配合。 2. “托付心态”的办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3. “没有办法”的办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是NLP技巧“换框法”中最常用和最好用的技巧。它完全只凭言语和思想模式而得出效果,是NLP的改变信念技巧中最快速最容易的一个。“意义换框法”是找出一个负面经验中的正面意义。它的概念基础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只是人加诸上去。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止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最能帮助自己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信念存在于潜意识,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二者兼得法
    “二者兼得法”其实也属于意义换框法,是改变信念的一个有效技巧。
    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认准了那是“现实”),而不肯以自己的理想目标为依据去思考,找出突破。为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并把自己的思想带向后者。
    “二者兼得法”就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思想指令:假如A与B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做才能把它实现?
    人生里不能要求凡事都可以二者兼得,尤其是不符合三赢概念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困扰无法突破的情况里,考虑二者兼得的可能性,是对事情的解决多提供了一个选择。
    环境换框法
    同样的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在不同的环境里其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更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对这件东西或这个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了有关的信念。
    很多信念的确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处事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信念在所有情况中都是绝对有效的。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做到三赢和达到成功快乐人生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记得它们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工具不应操控我们,所以我们不应把信念变成我们的“神”去绝对地维护。当某些信念妨碍我们达到上述人生目标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修正、移开(暂时)、扩充(兼容)甚至改变。
    环境换框法和意义换框法往往可以共同使用,在同一情况里发挥作用。
    价值定位法
    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价值观,即是希望该件事给他的各项价值,需要按大小轻重做出排列。但是他的意识和潜意识,常常有不一样的排列。意识的价值观,可以因为环境因素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者通过自我思考而修正;而潜意识的价值观,受到内心深层的一些因素的操控(包括系统层次、身份层次和一些重大的信念),往往会与意识的排列不同。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列差异越大,这个人的内心矛盾和无力感会越大。“价值定位法”能帮助一个人找出潜意识里的价值排列。
    一个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控制。一个人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较难的是了解本人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所以,找出潜意识的价值排位,他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他便可以使本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和谐合拍了。

拓展视野
轻松管理的十大要诀

  1. 不要跟企业谈恋爱。
  2. 企业不是员工的父母。“以人为本”的意思是:商机←企业←制度←人
  3. 最好的管理效果,只能在三赢的平台上出现。
  4. 言出必行、言出必准。
  5. 企业的不成功,99%的原因来自没有做该做的事;只有1%是做了不该做的事。
  6. 三个必须:管理转变、学习型企业文化、快速和准确的企业信息。
  7. 资金流动力比营业额更重要。规模大不是必须,而是一个负担。
  8. 维持勇气去改变必须改变的、平静心境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以及能够区分两者的智慧。
  9. 凡事都有至少三个不同做法;任何问题都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10.管理是应该轻松、开心和有效的。如果不是,原因必在以下的三点里面:对事情的看法不正确;定下的目标不正确;做法不正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