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书全国上架,大手破解写啥咋写之谜——都整到根儿上了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我与知名作家王善常一同参加黑龙江省第七次作家代表大会

王善常是我的好友,与我一样都是贫苦出身。为了生活,他去建筑工地砌砖抹灰,还做过烙烧饼的小生意。

虽然他现在的身份还是农民工,可是他始终怀揣文字的梦想,在与贫困抗争中写出了相当多的、高质量的中短篇小说,并且在国内文坛“掀起了波澜”。

我的新书《八十一枚金币》出版发行,全国上架,他特意写了一篇书评——《真正意义上的底层叙事》。

书评回答了创作者最为关心的写啥咋写的问题,看后茅塞顿开——

王智君小时候是生产队的放牛娃,从放牛娃蜕变成作家,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传奇性和震撼力。尤其对于那些身处底层的写作者来说,他的这种蜕变给了他们自信和动力。

我有时甚至觉得,王智君带来的这种作用要远远大于他的作品,虽然他的作品也很优秀。

我其实不太喜欢作家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标签不但会让读者的眼光发生奇异的变化,也会给作家的创作带来无形的限制,所以说标签有时就是一种误导,是一件紧身衣。

但王智君不同,他经常自称为草根作家,这个标签是他自己给自己贴上的,这里有他的自谦,同时也是一种宣示,宣示出他写作的对象和终极目的。

王智君是农民出身,受过许多苦,是真正意义上从底层走出来的作家。

他的作品反映的也几乎全是底层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所以我这里暂且把他进行的写作归于底层写作,他的作品是一种直抵社会深处的底层叙事。

底层叙事是目前文学界较为流行的一个文学理论。就是用文学创作的形式对底层人物或底层社会的一种关注。

底层叙事由来已久,我们熟知的萧红、路遥、迟子建、方方、刘庆邦、王祥夫等等许多作家都曾写出不少优秀的底层叙事作品。

随着当代文学的发展,底层叙事已经成了大家追捧的叙事风格。说到底层文学和底层叙事,不得不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底层?

所谓底层,是指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经济、文化、组织等方面资源匮乏,普遍缺乏话语权,处于社会阶层的最下面。

比如王智君笔下的农民、留守儿童、站大岗的民工等。这样的一个群体,虽然庞大,但因为它尚不具备完整表达自身述求的能力,所以许多时候人们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就更别说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了。

基于这种原因,这些年来在文学界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底层为题材写作的作家,俨然已经成了底层的代言人。

新书《八十一枚金币》


而事实上,有很多从事底层写作的作家不是来自于底层,或者已经脱离底层很久,他们底层生活体验匮乏,并不能真正了解底层的工作和生活,更别说去揭示底层的精神意义、人性的复杂和幽微了。

他们只能靠想象力和已获得的知识,片面化、机械化、平面化、概念化地写出所谓的底层文学,有一点假惺惺的感觉,缺少细腻强烈的东西。

王智君不同,他是真正来自于底层的作家,他不需要不相干的人为底层代言,他可以直抒胸臆,笔触透过底层困顿的生活现状,直抵底层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

我用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王智君的小说集《八十一枚金币》。这部小说集收录了他这些年来创作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八十一枚金币》《遥远的苹果》和《山谷回声》。

通过我的阅读,我认识到,王智君可以说是一位当代底层叙事文学的优秀作家,他擅长运用具有独特的东北韵味的描写手法描绘出底层人民的生活琐事,讲诉独特的底层故事,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

他以直面社会现实的诚心,真情地描摹了底层的人生百态,在他创作的这些作品中,其贴近现实的题材和坦率直白的写作风格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通过这些小说,王智君充分展示了自己厚实的生活功底和不俗的文字才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学语言、简练畅达的架构,引领我们深入到真正的底层中去,去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过去和现在、他们的挣扎和不屈。

王智君并不仅仅热衷于书写底层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苦难,在许多作品中,他还致力于去写苦难中底层人所怀的希望和寒冷中得到的温暖。

比如《八十一枚金币》,丫丫积攒起来的金币就是一个希望;《山谷回声》中两个孩子也感受到了来自于他人的温暖;《遥远的苹果》,用一个苹果证明了人世间并不缺少温情。

也就是说,王智君的小说触角不但深入到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之中,更是深入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读王智君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其字里行间往往回荡着一种深切的悲悯情怀,这种情怀不但能让读者看到之前很少看到的幽暗地带,更能给这个地带镀上一层温暖之光。

他是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家,比如《八十一枚金币》《山谷回声》《遥远的苹果》《军犬科迪》《白儿马》等几篇,都具有悲悯的震撼力量。

这样的作品很容易打动人,很容易和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八十一枚金币》一书内文


王智君的小说有很高的语言辨识度。他善于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进行写作,这语言的主体来源于东北地方语言,这种语言简洁、生动、形象,有时还带有一丝幽默,很具有表现力,是一种容易被读者认可并接受的小说语言。

比如《柴草垛》《锤子有准儿》《老屋的天棚》《炉果渣》等几篇,他都大量地运用了他最拿手的、最熟悉的东北方言。

这样的作品,东北读者读时会感到亲切自然,南方的读者读时会有一种陌生感,新奇感,而小说语言的真谛其实就是陌生化,这种陌生化能够产生一定的震撼力,让读者摆脱一贯的感觉方式,重新认识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和因此带来的意义。  

在王智君的小说里能体会到细节之美。细节是小说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时间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有人说一篇小说的成败主要看细节,可见细节描写对于小说的重要性。

王智君的小说里有许多动人的细节,《炉果渣》《老屋的天棚》《柴草垛》等几篇小说里都有令人难忘的细节描写。

这样的细节描写很能看出作者的写作功底和生活经验。喜欢这本小说集中的许多作品。

《八十一枚金币》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山谷回声》中的悲悯和温暖;《锤子有准儿》里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刻画出来的民工;《老屋的天棚》对逝去的时光的真实再现;《月光少年》里一个少年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许多知名作家在谈论成功的条件时,都会夸大努力的重要性,这多是出于谦虚和励志的考虑。

其实,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天赋所占的比例更大。王智君能够从一个小学还没毕业的放牛娃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仅仅靠努力其实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他本身其实具有很高的写作天赋。希望他能埋下头来,不辜负自己曾经的梦想,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北国“兄弟”·作者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新书全国上架,大手破解写啥咋写之谜——都整到根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