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感召,特别有感觉:记得还是几年前在学习教练技术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就是一场感召的游戏”,围绕着九点领导力,不断去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来挖掘自己更多的潜能和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让自己变得更好。整个课程体系走完,感觉九点领导力的核心就是在感召力。人生的确是一场感召的游戏,只要你不是一个人,与世隔绝地独居,你要么感召别人,要么被别人感召。这不,我们不就是不断的被大驰影响和感召,加入了镰刀社,彼此成为了刀友。所以,感召无处不在。
既然提及教练技术,我简单谈谈从教练技术的维度如何讲感召的,教练技术讲究因道术。因:因何why,为什么?目标,方向,意义。道:如何how,怎么样?心态,信念,态度。道在内,决定人的行为。术:用何what,怎么做?方法,工具。术在外,影响着信念的改变。
感召的因是理想,也就是出发点是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为什么说感召是因为人们的理想?这个问题答案来自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改变是因为他想改变,如果他没有改变的愿望,任何人也不可能让他改变。只有心态上想变化了,一切变化才顺利发生。而心态上的变化是缘自一种追求,或者是一种理想。要想让别人自愿改变行为,一定要先打动他人,激发起他人内心改变的渴望,激发起他人对改变结果的无限向往和追求。感召是理想的感召,感召的理想是深深地打动人心的理想。举个栗子,大驰这不是用他想打造生态型社群一直在感召我们么?简单点说,因就是出发点,也就是大驰种下的这颗种子。
感召的道是印证,是证明与事实相合。人们愿意去做某些事情,愿意改变行动,是因为看到那样做的好处已经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他们渴望去拥有。有榜样在面前,人们就容易被感召。感召能否持久,很重要的是印证,也就是证明与事实相符合。这点,我想各位刀友都从镰刀社收获了很强的体感,不过多的赘诉了。
感召的术是启发,激发他人的理想或共同的理想愿意为理想而付出行动。比如,我们所有刀友一起把镰刀社建立得更好,更像我们追求的样子。无论是激发他人的理想,还是激发共同的理想,最基本的要素是别人自愿,愿意将理想印在心中,愿意为理想而付出行动,对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启发。感召是一种心态和内在的能力,但它外在的表现则是通过启发得以展现。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里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有一些道理好像是对的,感觉也不错。但是,请问哈,我们如何去感召,我相信多数人还是会犯难,反正我自己当时就很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最终的结果呈现其实自己的感召力好像提升也一般般。所以感召真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换一个角度来看感召又是怎么样的呢? 上周镰刀社的第二次直播课,大驰推荐了西蒙·兰卡斯特《感召力》。了解了这本书后,发现这本书非常聚焦,就是教人如何靠讲话,轻松赢得人心,成为领导者。让我们清楚语言就是一个领导者和领袖的必备利器。西蒙在书的一开始就强调,领导力语言的核心就是:要成为领导人、赢得人心,就要赢得听众大脑的三个部分——本能脑、情感脑、逻辑脑。本书花了大量的章节从人脑的特点来讲解,我们如何去用好我们的这“三脑”。如何才能短时间内赢得人心。
首先,我们说到了人的大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本能脑、情感脑、逻辑脑。要想赢得人心,成为领导人,就要熟练运用领导人语言,赢得这三部分的支持。而这三部分接受信息的顺序是固定的,所以要依次赢得本能脑、情感脑和逻辑脑。
其次,我们说到了如何快速地赢得本能脑、情感脑和逻辑脑。要想吸引它们,就必须投其所好,了解它们都要什么。对于本能脑,渴求的是安全感和回报;对于情感脑,激发共鸣是重点;对于逻辑脑,条理清楚,让受众以为自己在推导则是最好的技巧。
无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怎么样的存在,我们都能难摆脱“洗脑”和“被洗脑”的命运。人生就是一场感召的游戏,你不影响别人,就容易被人影响。与其“韭菜”不如“镰刀”。单纯的作为韭菜,我们可以尽情的被动享受就好了,但是要成为一把好“镰刀”,我们还真不能只依赖某一方面,我们就需要主动,主动去协调和发挥“三脑”的综合效能,让镰刀更快。
最后特别想说韭菜和镰刀也不是绝对的,不要孤立的看待:无论是谁,他有时候就是镰刀,有时候就是韭菜;或者他作为镰刀的时候,有韭菜的因素;他作为韭菜的时候有镰刀的影子。无论韭菜或者镰刀,享受角色的乐趣就好了。我认为镰刀更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精神,比如当我们是韭菜角色的时候,愿意主动去探索自己是被那把镰刀割,本来也就是一种镰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