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与仁行

儒家最提倡的就是仁,希望我们能够活在仁之中创造仁,那么仁又分为内和外,也就是仁心与仁行,仁心与仁行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在这个网络化发达的社会中,我们能够在网络上经常见到仁行,他们经常会去用自己的见闻与德行来创造美好,就像最近的抗疫,我们用自己的德行与医疗知识,来拯救着数不清的人民。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在各种时候见到一些暖心的行为。但是他们是否出自真心可就说不定了,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网络化的时代之中,任何一件仁行如果得到传播的话,将会使这个做仁行的人得到不小的利益。但如果从他们的结果上来说的话,是不是出自真心对于已经无所谓了。他们没有为这个社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反而是在保护这个社会推进这个社会。而且这种行为会使一批又一批的人真正的出自真心来去做仁行,也间接性的通过网络来创造了美好。

那么如果仅仅有仁心,但是没有仁行的话是比较不好的,但他们同样没有拖累这个社会,但相比仅仅有人行但是没有人心的人,他们又不能去保护并推进这个社会,所以我认为在目前人行是要比人心高一点点。为什么我会说是目前呢?因为如果仅仅有仁行,但是没有仁心,这样长期做下来的话,人们就会一直处于物质化的状态,也就会归到本能,就会出现退化的情况。相比之下,如果有仁心但是没有仁行依然是不会拖累这个社会,但是他们也是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因为他们没有仁行。突破点就在于这些有着仁心的人们开始有了仁行,也就是我们目前教育的意义。我们交受人们本能的生存技能,再去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授予当前社会的知识,还有情感与逻辑思维和仁心。

仁心是一直在这群人的心中的,而且人行他们也是懂得的。只要找到某一个突破点能够真正的做出来的话,才是最两全其美,且绝对不会拖累社会的。而那些只有仁行,但是没有仁心的人就能给他们很好的开导,因为这些人带给他们的就是没有仁行的人所缺的表面。

所以在孔子的仁中仁心与仁行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仁心便会走向本能,没有仁行便会处于停滞。仁心便是仁形的根基,仁形便是仁心的表现。仁心为内,仁行为外,我们都尽量要去从内而外推,这样的话我们便会有更纯粹的仁心,因为如果从外而内的话,可能会把仁心也当作一种外,而进不到自己真正的内。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享受着别人带给我们的美好,我们也要从内而外的去带给这个世界美好。带给世界保护,带给世界未来。我认为这便是我们学习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的意义,这便是我们活在世界上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仁心与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