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我遇上了第一个叛逆期

在我与两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这个月算是有一个巨大的生长月素。差不多半个月前,良良刚过完六岁生日。

在我们学习人生七年系列课程的时候我们会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阶段,七年为一个阶段。

在良良来书院快两年的时间里,他的第一个七年也快要告一个段落,在剩下最后一年的时间里,他犹如那个早早就准备好要发射的火箭一般,充满了自我的力量。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座大厦,那0-7岁这个年龄段就是这个大厦的基础/结构部分,而人生的头三年是最最基础部分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更是尤为重要。

根据人的发展规律,我们又把这头七年分为三个阶段:

0-1岁,1-3岁,3-7岁,每个阶段都有重要的任务要去完成。

前面额阶段今天先不详说,今天主要来看看良良正在经历的3-7岁的阶段。

这个阶段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会分离。

一:分离

依然记得这个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良良妈妈每一周送过来的时候他都会上演一场大戏叫“见娘愁”。

这个时候的良良跟妈妈的分离使得良良每次都会哭的“痛彻心扉”,不过有所接触过心理学的妈妈也是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了这个“分离焦虑”,那么该如何做呢?

当孩子在和妈妈分离的时候,妈妈充分尊重良良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情绪感受,并且接纳和安抚这个情绪感受,并且告诉良良妈妈该做什么,良良该做什么,妈妈什么时候再来接良良。

告诉了孩子妈妈什么时候再来接良良,看起来孩子还在哭泣,但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颗定心丸,而后来妈妈确实守信做到了。

经过三个星期的妈妈的坚持陪伴,当良良再来书院的时候,就能轻松的跟妈妈说再见,下个星期再来接我。

这一次跟妈妈的分离就这样在痛彻心扉的体验中完美度过。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恰当的挫折与痛是有助于他的成长发育的。

3-5岁:建立规则,完成性别教育,构建和谐三元关系。

理论上这些任务是在3-5岁要完成,但相对来说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比如良良就是在这个学期5-6岁才完成性别教育,因为在这个阶段,他才对性有了意识。

二:性教育

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学期那段时间沸沸扬扬的三色幼儿园事件,大家都在讨论性教育的时候引起了他们对性的兴趣。

他开始去问小女生的私密部位跟他的有什么区别,也会去问老师为什么男生跟女生的隐私部位不一样,这个时候老师做的就是告诉他为什么不一样,以及各自有什么特征,不会把这个东西是不可提的不可讨论的态度传递给孩子。

也是那个时期完成了对他的性教育,武志红老师的公众号里的优秀儿童性教育视频给他们讲解一起观看,同时配合绘本《我们的身体》《身体里的秘密》让他们的好奇得以有一个正向引导。

这个阶段里的良良“身体有边界”,“身体有界限”成了我们良良的口头禅,他学会了保护自己的身体,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触碰自己的身体。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体是宝贵的,也不会有意无意的去触碰别人的身体。

在这个层面上除了在性教育方面告诉他们身体是有边界的以外,也是日常小朋友在相处过程中的自我保护与边界守护。

有的小朋友动不动就会去推别人一把,或者掐你一下,他觉得他是在跟别人玩,但在某些时候小朋友之间就不会把这个当作是玩,就会引起冲突。

这里面的性教育还有一小部分性别教育,也就是佛洛依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3-6岁)

良良粘妈妈,要跟妈妈一起睡觉,排斥爸爸等这些问题在文老师很认真的跟他讨论了“妈妈是爸爸的女人”之后至少在分离焦虑部分是有所帮助的。

说完性教育部分,接下来随着良良年龄的增长,他对规则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三:对规则的质疑与挑战

这个阶段是孩子建立规则内化规则的最好阶段,如果这个时候处理不好他与规则的关系,那么未来与规则的关系也是复制这个阶段的。

比如良良最近特别喜欢说我不想,我不要,我想要....对于“我的体现”看重的非常重要。

早晨晨练吃完早餐,是我们的打扫卫生时间,这个时候他就会说我不想打扫卫生,我想做数学题。

这个时候我告诉他:有余力,则学文(基础是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三字经)

学习一定是做完自己该做事情才要去做的,打扫卫生跟做数学题同等重要,而一个只会做数学题的人而不会打扫卫生是会影响他的生活的。你可以选择现在不打扫公共区域卫生,你可以先去打扫你房间的内务,然后再回来做数学题,公共区域的卫生我们可以三个人一起讨论分工来做。

当有了这么多选择的时候,他便不再觉得有一个东西是束缚他的,他欣然接受先去打扫内务,再回来做数学题。

之所以这样引导,也是尊崇书院的教育理念之:先做好人做好事其次才是学习。

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还有就是有一天一大早,看到街上过来的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包薯片,他就要领零用钱去买,说他也想吃,我当时没有直接给他零用钱,还没当我作出反应的时候,睿睿说:

如果你想去买垃圾食品,那我等下就不跟你分享我的乐高,我就自己玩(因为瑞瑞新买的乐高从家里带过来良良确实有很强的想玩的欲望)

良良想了一下说:那我就不买了,我想玩乐高。

等他们中途休息的时候,我们三个讨论了这件事情:

我:智贤姐姐为什么不让大家吃零食喝可乐呢?

睿:因为那些食品是不好的,有很多添加剂

我:是的,之所以不让大家吃那些零食就是因为那些食物是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吃了之后就会让身体变得不健康,就像xxx(正好旁边坐着一个被垃圾零食吃的身材走形的姐姐)一样,想走走不动,想跑跑不动,你们动不动还要嫌弃人家说人家胖,你们想成为那样吗?

良睿:不想

是的,我们有很多可以选择的食物让我们变得更健康强壮,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冻糕,叶儿粑,面包...智贤姐姐告诉你们那些东西的危害,那么吃不吃的选择是你们自己决定的。

他们都表示不想吃了。

我不保证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确实能再也不吃零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why.how,已经告诉他们了。

接下来又讨论了睿睿在这个过程当中处理问题所用的方式。

她自己说她使用的是威胁的方式。

威胁的方式有时候会达到一些效果,但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下一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可以选择像我们三个现在一样跟良良一起讨论为什么不可以吃薯片。

对于规则这部分,上课的时候只要是按照课表走的课,统统一律Pass,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在这部分我给出一个大的框架之后给了他可以自己选择的空间。

比如上午如果是英语课,他就会说我不想英语,我想写大字,同意他的选择。等我同意他的选择之后,他又有新的想法,我不想写字,我想上跆拳道课。不同意。因为教跆拳道的哥哥下午才有时间上课,你可以选择的有阅读,数学,写大字,英语,手工...当有这么多选择的时候,他又会欣然接受。

给出大框架让其作选择是一种方式,另外一种特殊方式就是“说反话”。

比如,每次当他在别人身上用学过的跆拳道过招的时候,就会有人说要取消他上跆拳道的资格,因为跆拳道学来不是为了攻击别人的,因此他就会特别在意自己会不会被取消上跆拳道资格这件事。

我想要是我们去要求他必须做某一件事的话现阶段的我得到的反馈应该是:我不要吧?哈哈

这个发展自我小小“叛逆期”,见证了良良的内在发展又迈入了一个新的进程。

这个学期在学期颁奖典礼上,良良也是荣获了“小蜜蜂奖”。

小蜜蜂寓意着勤快,积极的好品质,书院每个学期都会把每一个孩子在这个学期当中所彰显的优秀品质继续鼓励支持生长。

这个学期,良良这个个体的内在规律发展就为以上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路上,我遇上了第一个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