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让更多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我来讲两个小故事吧。

那是刚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一个人带15个班的心理健康课,也就是一个班两周上那么一节。孩子们觉得新奇有趣,备课组的我们几个也是挖空了心思设计课程。讲情绪、友谊、思维习惯等等,孩子们非常喜欢课堂中总是出其不意地就发现了自己内心的东西。我和同学们有个约定,每次下课都可以写一封信,把自己成长困惑写出来。于是,接下来的课堂,每当我走到教室门口班内已经沸腾,他们会兴奋的等我念到名字,收到回信。向内思考,是成长中好现象。至今,我还留有厚厚一沓复印件。具体内容也记不清了,但那时真实的心还在。现在,那些孩子都已经工作了,不时联络会说起那会的课堂。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会想起老师说过,那是“心理感冒”了,然后看看是因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调节。还有那会无数个把心理学扎根在心里孩子,一脸真诚地向我许诺,以后也会学心理学。不知道现在他们是否学习心理学,不过都不要紧,至少他们的青春时候有机会把自己当成一门课,而我陪着他们一起走过。我想,那是因为那样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真实、尊重和理解,经历的不是训练,是体验吧。

另一个是最近的。疫情渐缓的时候,在临县工作的朋友急慌慌地打来电话,说一个孩子急需心理咨询。具体是家长认为孩子有抑郁症,心理测试结果有重度抑郁,但旁观者看到的这个孩子跟朋友在一起时活蹦乱跳,说笑如常。我平时不接校外的辅导的,一是时间也不允许,二是重症病例也接触的少。朋友说,你就见见看一看,看情况怎么样。看来这是我的心理科普工作有了效果。约好时间地点,见到了孩子及家长。孩子高大白净,谈吐礼貌,精神状态正常,正上初三呢,是中考毕业生。妈妈倒显得不太稳定,一会说自己担心的很,一会又表达孩子不听话很生气,一会陷入自责……我发现,这个家需要咨询是其实是两个人。和孩子单独聊的时候,他有些拘谨,但也愿意说,说自己就是觉得烦,妈妈管的严,在家就不开心,学习又学不好进去(上网课确实是挑战)。想到以前班里班主任的“不公平”待遇,特别生气等等。以至于觉得自己抑郁了,上网一查,症状挺像,好在爸妈都重视,去省医院精神科,结果显示重度抑郁,这下家里都慌了,住院吃药吧,下不了这个决心,他自己倒是想住院避开爸妈。我听他说,尽量让他表达自己平时表达不了的。一次的接触还不好确定,看表现,情绪稍低落,有一定的泛化,社交状况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很糟糕,其他还好。第一次见面就是初步了解,鉴于精神科的诊断在,我建议孩子妈妈,重视这样情况,必要的话还是去精神科。不过妈妈很执着,坚持认为孩子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不断有微信发来咨询情况。在非正式的情况下,她倒成了我的第二个咨询对象。按正式咨询的话,这种情况是不合规的,所以,没有收费和约时,我想从妈妈那里找到缓和家庭关系的突破口,也许能给孩子减缓心理压力的机会。我询问她和孩子相处时的模式,她经常吵人,询问她的感受,她说孩子太不听话。孩子无力反驳,就不再回话,她更着急,更生气,又更担心。我引导她注意感受自己的感受,用“担心、焦虑、伤心”等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指责和要求。她担心孩子的状况,我给她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心理问题的分类和症状。妈妈很是信服,从刚开始的理解不了慢慢开悟,和孩子用书信、短信沟通。和孩子再次沟通的时候,他用绘画表达出了心中的愤怒,被妈妈控制、被朋友讥讽。我把这些从侧面提醒到妈妈,妈妈也及时反省。后来,妈妈说他们的关系缓和了,孩子不再每天不说话,有一次大哭着说了很多。最近开学,孩子去学校上学了,我担心他的情况在校不能适应,不过他妈妈讲情况还好,没什么异常,孩子还说有时间希望再约我咨询,收费的那种。

其实我也不太确定做了什么,作为咨询师这个不算标准咨询案例。不过他们应该是感受到了善意、接纳、关心,这是安全的空间,供他们停一停脚步,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关系。

我想这就是让更多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吧,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还有的正在发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更多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