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4,陈陈

人们顽固地相信,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复就能学得更好,认为这些观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练习,练习,再练习”的明显收效再次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好处。但是,科学家们把习得技能阶段的这种成绩称为“暂时的优势”,并把它同“潜在的习惯优势”区分开来。形成习惯优势有种种技巧,例如有间隔的练习、有穿插内容的练习,以及多样化练习,这些技巧恰恰会放缓有明显成果的学习进程,它们不会在练习中提高我们的表现。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到成绩提高,也就没有付出努力的动力。

填鸭式练习是集中练习的一种形式,它一直被比作贪食症—吃得不少,但没过多久基本上都吐出来了。把学习与练习间隔开来分期进行,让两者之间隔上一定时间,这样做就能让学习成果更加显著、记忆更加牢固,能有效地形成习惯优势。

间隔多长时间才够?答案很简单: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从最低限度上说,间隔的时间足够出现一点儿遗忘就对了。练习环节中间出现一点儿遗忘是好事,只要它能让人更加努力地练习就行。话说回来,你肯定不愿意忘掉太多东西,以至于检索最终变成了对资料的重新学习。间隔一段时间再练习能巩固记忆。睡眠似乎在巩固记忆的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在两次练习间至少间隔一天应该是不错的做法。


穿插练习两样或更多的内容同样也提供了一种间隔。穿插内容练习有助于发展人们辨识不同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培养人们从不断增加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合适工具的能力。

进行穿插内容练习,不能是完成一个科目的全部练习再跳到下一个科目。你需要在每个科目的练习完成前就跳到下一个科目。我们的一个朋友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去上了一堂冰球课,学习滑冰、控球、射门。滑冰练习还没进行多长时间,自己刚刚有点儿上手的感觉,教练就转到控球练习上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灰心地到家后,我说,‘为什么教练不让我们一次把技能练好呢?”其实他是遇上了少有的好教练。这位教练懂得分散精力练习不同技能要比下力气一次掌握一件事更有效果。球员感到沮丧是因为并没有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但到下一周,无论是滑冰、控球,还是其他内容,他都会获得全面进步,效果会好于每次只专心练习一项技能。

与穿插内容练习一样,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更开阔的心理模式。这是一种能力,掌握它的人可以评估不断变化的条件,并调整应对方式进行适应。可以说,穿插内容练习与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超越暂时性记忆,步入更高层次的概念性学习,并把它们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的学习效果。这些学习成果在运动技能中就表现为潜在的习惯优势。

有间隔、有内容穿插出现,以及内容多样化,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本来面貌。每次出诊或是每次打橄榄球比赛,都是一次测验,也是一次检索练习的锻炼。每次常规的拦车检查对于警察来说都是一次测验,而且每次检查都不一样,这会加强警察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只要他上心,今后的工作就会更有效率。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从经验中学习”。有些人似乎从来不学习,学与不学的一个区别可能就在于,人们是否培养了反思的习惯。反思是检索练习的一种形式(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做的?怎样才能有用?),而且辅以细化加强(下次我要采取别的什么方法?)。

正如拉尔森医生提醒我们的那样,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极具可塑性的。“让大脑工作,实际上就是给它引入更多复杂的网络,然后反复运用这些神经回路,从而使头脑更加灵活。这大概才是最重要的。”




我让孩子每天练琴,雷打不动,为啥他没有养成练琴的习惯

我闺女小时候学古筝,老师课后留个曲子,让回家练习。我是这样做的:盯着孩子,从第一个小节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接着第二个小节,第三个小节。这样一星期下来,短曲子一般都能熟练。但是长曲子,就完不成了。前面很熟练,后面很生疏。

对每个小节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但结果是闺女特别讨厌练琴,练琴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枯燥痛苦的事情。最后过完六级,也没有养成练琴的习惯。她还发誓再也不碰古筝。

从原文片段中可以看出,我就是错误地追求“暂时的成绩优势”,而忽略了培养孩子“潜在的习惯优势”。如果孩子能从学琴练琴中培养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这是每个妈妈都期望的。我们逼迫孩子反复练习,最终目的也是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但因为错误的做法,导致结果南辕北辙。

不厌其烦,反复练习,这有错吗?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练习,怎么出成绩?不练习,怎样养成好习惯?

朗朗小时候是被爸爸逼着练琴的;董卿的爸爸是逼着她吃苦的;徐静蕾的爸爸是逼着她练书法的……那些从小被家长们逼着反复练习某项技能的孩子,长大了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社会媒介对成功人士的宣传方式,给我们造成一个错觉,认为:只要反复练习,肯定会养成好习惯,肯定会取得成功。

其实,练习是要有方法的,无意义的重复努力,就是填鸭式练习,再多也是浪费。

原文片段告诉我们正确的练习方法:间隔练习。就是在学习和练习之间有个间隔。

间隔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休息,而是为了让你能够在下一次练习时能够回忆检索。通过回忆的方式,努力检索记忆里的知识,然后开始练习。通俗一点讲,就是练习时动脑筋思考了,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重复。

樊登讲他小时候学习,学过后,就玩去了,但是考试前,他会通过回忆检索学过的知识。考试得分很高。

他的方法就是学习和练习之间产生了时间间隔。

到底间隔多长时间好?

睡眠是记忆最好的助手,所以,睡一觉,再回忆,效果更佳。

间隔练习的好处:让记忆更加巩固;不会产生厌烦心理,有助于习惯养成。当然,想要的学习成果也更加显著。

我们不能为了间隔而间隔,科学家们不会交给你这样简单的方法。怎样做到间隔?那就是在练习之间穿插其他内容。

注意,是练习之间穿插其他内容,不是让这一项内容练习完成,再开始练习另一项,这不叫穿插。

穿插是一项内容练习暂告一段落,开始另一项练习,以此循环。

穿插其他内容的练习,就会出现多样化,这也是我们期待的。穿插多样化的练习内容,可以开阔学习者的视野。


穿插进行,学习和工作两不耽误

这一周,工作骤然增多,但是学习任务丝毫没有减少。无论学习任务还是工作,哪一项都不想掉队。只能穿插进行

白天工作告一段落,就赶紧看看便签内容,脑海里构思。工作来了,处理工作,告一段落,接着写自己的作业。

曾经,我叫这样做法是:见缝插针。其实,他真实的学名是穿插式多样化练习。



来来来,跟我一起学便签法

设计方案:一周学习时间结束时能够看到原文片段,写出自己的I和A1,A2便签。

具体:周一学习A1便签。周二学习A2便签。周三学习I便签。周四练习A1,周五练习A2,周六练习I,周日能够完成写出三张便签。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学习力】《认知天性》NO.4,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