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精神病院!(1)

2021年6月11日,因为妈妈生病需要爸爸陪床,我被他们两人“托付”给了我们这里的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俗称的精神病院),开始了为期一周多的无陪护病房之旅。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带着一天前就准备好的两大袋行李,坐上出租车,向着医院前进。因为要抽血化验,所以我完全是空腹,连水都没喝,一路晕着车好不容易到站。

健康码,测体温,甚至还有新设置的安检门,经过了重重考验,我们终于进到了医院大厅。那天的人格外多,因为抑郁门诊只有一位z医生,我们足足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才叫到号。

值得一提的是,我已经生病五六年,也是个老病号了。从最开始看病拿药我就找的Z医生,他的门诊费从最初的五块,变成十五块,再到现在的十八块,我可以说是一路见证了他的“涨价”生涯。虽说我一直按时服药从未停过,可每月一次的复查倒是从没有带给我好消息,我一路从重度抑郁蜕变为了双相情感障碍。“减药”对我来说是从没有见过的传说级事物。

一听到我这次准备住院,Z医生简直热情极了,哐哐两下就鼓捣好了需要检查的项目还积极推荐我先去他的对门采集核酸。我和老爸天真的以为已经被包办好了一切,乐颠颠的下到一楼交好费,便回来准备检测。

谁知这个检测要我们去拿码,那个检测推脱还没办好手续,我和老爸被他们指挥的团团转,在门诊楼里爬上爬下,让我这个怕热体质搞得满身大汗。好不容易做好所有检测,我终于累瘫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了。

检测结果出来还要十二点半,一上午滴水未进的我终于可以吃东西了!还好收拾行李时妈妈和我塞了一些吃的进来,我一边大口吃着面包喝着水,一边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不止是我,旁边好多看病的人也都掏出了自己的“干粮”,看起来都打算“长期作战”。

终于,我的所有检查结果都出炉了!被Z医生叮嘱转交给住院部的Y医生时,我简直要激动的热泪盈眶,活了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这么盼望自己能住进医院。进住院部之前还要更精确的测一次体温,话虽如此,其实就是用水银温度计测一次而已。在我等待期间,旁边的一个男生好像也要住院,但他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打游戏的样子,真是有一种大佬的气场,让我自叹不如。毕竟我还是对无陪护病房有些担心的。

我的体温正常,被护士站的小姐姐指引着,我和老爸带着我的大包小包,跟在两个上班的护士小姐姐身后进了住院楼。令我意外的是,我们居然一直同路,直到我们在同一层下来是我才恍然大悟,她们就是将来管我的护士之一!

这个医院一共有三栋楼,分成A、B、C座,A座是门诊楼,B、C座是住院楼。不同的是,B座是有陪护的人住的,而C座则是无陪护病房。无陪护病房一共三个科,每科分男女不同区,每区都是单独一层楼。有意思的事,这三座楼地下都有餐厅,也就意味着每栋楼的伙食也不同。当然,刚住院的我还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有趣的事真是一件接一件,好不容易等里面的护士忙完给我们开门,但我又被拦了下来。原来因为我太热,体温一直在37度左右,达不到进门的要求。我只好一边疯狂扇风让自己凉快下来,一边一次次测体温希望自己达标。直到最后,我的体温还是在37度,护士姐姐也没辙了,只能通融一下让我进去,毕竟我这是天气热出来的温度。

住院之前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程序:搜包。

我和妈妈准备的两大袋行李和我背的帆布包都要被检查,然后让我爸爸带走不能留的东西。第一个被扣下的是我的单肩包,这个不能带!很快,水瓶、饮料、泡面等这些东西被清理出来。各种用电的设备也被扣下,其中包括了手机、充电宝和我的手持小风扇。

最令我费解的是连内衣也不能带,只能带内裤。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有人用内衣自杀过吗?扇子又有什么危险呢?

我的两大袋行李被扣住大半,而水杯和脸盆被护士姐姐要求到楼下的小超市买统一款式。同样,还要购买统一的黑色布鞋(我深刻怀疑是为了给楼下小卖部增加业绩)。我爸爸只好再次开始奔波。

牙杯和水杯是一模一样的普通白色带把杯子,水盆是蓝色的塑料盆。护士姐姐将所有我的东西装进一个袋子,都写上了我的名字。在这里,所有用品都是一个样,你所有的东西都要写上名字才行。

一切准备就绪,护士姐姐掏出一大圈钥匙,开了两道锁,打开了住院区厚厚的大门,和我带着仅存的一点“家当”走了进去。

我的住院生活正式开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里是:精神病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