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学习,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表弟和表妹今年高考,均被重点大学录取,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和姑父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人问姑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姑父说,他们家的教育方式,就是培养孩子对知识的热情。
表弟很小时,姑父便鼓励他对感兴趣的东西尽情探索。
表弟喜欢上天文,姑父就带着他去自然博物馆,买天文书,到郊外的山上观测流星。
姑父充分保护着孩子的好奇心,因此,表弟一直用儿时探索宇宙的热情对待学业,学习积极性很高。
心理学家文迪·奥斯托洛夫说:“好奇心是一个儿童应该尽情发展的天性,它能逐渐发展为求知欲,也能避免儿童在成长中走向智力平庸化。”
简单来说,培养好奇心,能唤起孩子的学习热情。
被网友称作“博物君”的80后青年张辰亮,不仅是一位拥有900多万粉丝的微博运营者,还是《博物》杂志的策划总监和科普作家。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是好奇心塑造了现在的他。
他从小在郊县的姥姥家长大,郊野有河沟、芦苇、田野……
他喜欢到郊野里玩,喜欢在家里养各种奇怪的虫子,观察它们的生长习性。
当妈妈发现家里的鱼缸里养着蜈蚣、蝎子时,并没有斥责他,而是肯定了他对于昆虫的热情。
受到鼓励的他,一发不可收拾地钻研起这一爱好,才有了今天的“博物君”。
张辰亮说:“好奇心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对万事万物,你深刻参与进去时,就会本能地想把它弄明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尔·福克认为:“大自然是孩子的教育之神,孩子可以在一草一木、一花一土中孕育出智慧和敏锐的感受力。”
一个热爱自然的孩子,必然能领略到自然中蕴含的美。他会逐渐培养起对万物的好奇心,也在自然的熏陶下塑造开阔坚毅的心胸。
科幻作品能激发人无限的想象力
在英美发达国家的精英教育中,科幻作品一直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近年来,北京很多知名中小学也把科幻读物作为推荐孩子阅读的书单之一。
作家阿西莫夫鼓励儿童尽早地阅读科幻作品,以激发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对于求知的渴望。
《三体》作者刘慈欣,就是从小阅读科幻作品,继而萌发了写作的念头。
他自称是“新中国第一代科幻迷”,十几岁第一次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便被深深吸引住了。
他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自己的写作生涯来自对科学的热爱,对宇宙的好奇。科幻作品看得多了,就跃跃欲试地尝试自己写。
“我从来没有长大过,但是从来没有停止成长。”美国科幻作家克拉克墓碑上的这句话,对刘慈欣的一生都影响深远。
年少时对宇宙的好奇,对新世界的渴望,会激起一个人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长大后,他们富有创新意识,在工作领域专注躬耕又充满着大胆的质疑精神。
与父母的互动对人影响深远
《好奇心》一书中说:“儿童的好奇心离不开父母的参与。”
书中举了一个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的育儿现象。
在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他们喜欢用手指东西的方式来提问。
如果父母认真地回应孩子的问题,给出鼓励性的反问,孩子的好奇被心会激发出来;
如果父母采取不理睬或者乱说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的好奇心就会被打压。
研究表明,儿童的大脑发育在三岁之前形成,三岁前与父母互动得越多,孩子越聪明。
但是孩子所有的好奇心都要鼓励吗?
心理学有「良性好奇」和「恶性好奇」的说法,良性好奇能帮助孩子勇敢地探索世界,促进新技能的学习,但是恶性好奇比如吸烟、赌博是需要家长规训的。
一方面,在孩子表现出对知识,对其他正向领域的好奇时,抚养者给予良好的互动和鼓励。
在孩子对一些不良行为表现出好奇时,抚养者及时制止和规劝,这样既能让孩子逐渐适应社会规则,又不打击他们正向探索世界的热情。
实践是成长最好的方式
美国当代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启蒙,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她的父母会带她看展览,一起用纸笔绘画,做手工,解决数学问题。
她在采访中,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年幼时,用中国丝绸做室内配饰的画面。童年的启蒙也影响了后来她在建筑上的审美理念。
自成立工作室以来,她一直没有停止复杂数学和流动形态在空间上的创新,她的作品也因此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享誉全球。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阿塞拜疆
费诺科学中心·德国
一个人动手能力强,也意味着这个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差。
探索问题的过程,就是好奇心被激发的过程。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发展的刺激物。”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伸手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小手越灵活,越能刺激大脑的发育。
等过孩子长大几岁,开始搭积木、做手工,拆东西时、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逐渐得到锻炼,探究事物原理的好奇心也被激发,这些都会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写在最后: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希望孩子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这时,好奇心就是一剂快乐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