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读书会第07期《读懂一本书》共读第3天收获

第二章工科男的讲路之路

一、 辩论队培养我正确发声和控场。

      樊登老师提到他人人中的重要阶段——加入交通大学辩论队。这段经历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他根据兴趣选择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也在辩论队里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发声练习。学会了正确发声。还有锻炼了时间掌控力。

      樊登老师说到这两者的训练奠定了他讲书的硬件条件,而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

二、 培养幽默感,吸引眼球。

      樊登老师在中央电视台受到的更重要的训练是学会幽默。作者认为能培养幽默感就去培养,如果不能培养也不用刻意去做。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

      第一次实战:三本书撑死一门课, 他当时是央视的主持人。有企业请他讲危机公关的课程。第一次讲课,樊登老师买了三本书,把书看透,总结归纳出要点,整理成课程,讲出去。他说每次讲课都能赚1万左右。读书的投资回报率超级高。

      他发现,人们愿意听这门课,是因为讲课的内容,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有价值,人们愿意为收获这个价值来买单。

      那么作为讲书人,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够挖掘出书本里的内容,提炼、内化,挖掘出价值,然后提供给听众。

      所以,讲书人要不断地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才可以。

三、刻意练习=时间×积累

      樊登老师告诉我们:大家千万不要着急,或者想走捷径,一定不要小看累积的过程,一个人读书绝对不是一下子读的很快。他也不是,他花了很多年才有今天的一点点积累,更何况有些书他都现在还不太敢讲。

      这对我的启发:写拆书稿的过程要比读书慢很多。但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拆书会让自己慢下来。慢下来就是专注下来。

四、学会讲书,为知识松绑

      樊登老师说:读书的时候花钱也好,做笔记也好,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大部分的内容。看似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实际上是偷懒的一种途径,不能解决阅读的根本诉求。 讲书不仅在数量上要比看书多。而且讲述在讲的过程当中除了会识别,解码,还会过滤,记忆,翻译,提取信息。

五、真正的读书学习,是要走出阅读的舒适区

    樊登老师认为讲书要经历三个环节。筛选,过滤,选择。首先看自己能不能准确把握这本书的真正含义。其次看自己能不能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本书的含义。最后是表达的内容,能不能让没读过的人觉得通俗易懂。

      这三个方面是每个读书人在读每本书的时候都要铭记于心的。

六、 讲书的五种必备技能

(1)逻辑思维能力。

归纳法——看了n个案例,判断第n+1的规律也是这样。

演绎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就是著名的三段论。

(2)大局观

一本书的框架,可以这么来分析:

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

它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它是怎么论证这个使命的?

它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

怎么验证这个假设?

推理的过程是什么?

怎么获得这个证据?

最后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这个结论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意义?

(3)语言能力

一、简洁。简洁是为别人和自己节省认知成本。

二、幽默。

三、说服力:可以看优秀的电影,看看主人公的表达方式。可以阅读好的文字作品,看看作者怎么讲话。

四、同理心。感同身受,换位思考。

五、爱。你衡量自己的讲书的价值、收入和损失不是用钱、演出效果。而是用爱,是不是有一个人,因为听了你的书,改变了命运,你的讲书就有了意义。

七、对待自己的能力,有一颗“将然”的心

      用一种“将然”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人的发展,很多问题就不存在了。这是梁漱溟先生常说的话,它是一种趋势,它是一种变化。所以不要抱怨自己讲的书没人听,或着自己讲的书让别人觉得很糟糕,而要找到自己的市场,慢慢讲,坚持讲,讲着讲着,你会发现听人出现了。 在讲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瑞士军刀” 。

      每个人,在自己专业领域,可能都是强悍的。但是不代表他在其他领域也一样专业。所以他需要“补课”。

      讲书,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像“瑞士军刀”那样的人才,本专业的刀刃很强,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弱。你自己的专业,需要你自己长期深耕。

【摘抄】

      知识不是零和的。当我拥有了一方面的知识,并且让更多的人也拥有这方面的知识时,知识的效用就会变得更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德读书会第07期《读懂一本书》共读第3天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