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回校

离家回校

        离家回校,大概是一件既带着不败索求又掺杂淡淡忧愁的难忘舍吧,一是对懵懂理想的冲动遐想和追求,另一是对那不变的期盼和永远的守候的稍作停留和守候。

我的求学生涯中经历过无数次的离家回校和回家离校,有些记忆在时光印记中冉冉淡了,有些依然记忆犹新——淡了的是塑造你身上每一处血肉的建材,尽管你不知道它们分布在哪儿;记忆犹新的是不舍的或是深厚的难忘与珍藏。那些淡了的我当然很难与你相谈,尽管它们曾经存在过,但我还是忘了;那些记忆犹新的有些我想分享给你,有些我想珍藏,因为它只有我知道。

        我人生中有四个离家回校的循环经历: 一个是小学,小学的时候家与学校大概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邻里的小孩年纪都差不多大,大家上学放学都约着一起。不过在这不到三百米的路程上,有件事情让我格外恼火,我们村里的人都养狗看门,而我其实有点怕狗。大概是一个天还蒙蒙亮的早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我那时候鞋子特别大,路上遇到狗的时候鞋子被它叼走了,我那时候大概特别伤心吧,站在那哭了好久,后来狗狗的主人把我的鞋子拿出来给我了。这真的是我小学时期离家回校印象最深刻的事了,那时候真好啊,觉得连想的事情都不用那么复杂,有悲伤有喜乐。其实我现在还是有点怕狗,但我是把它当作时间对我的记忆塑造和心理打磨,小学的事记得的很少了,但我觉得那段时光一定特别快乐。

      等到再大一点的时候,就是初中了:初中的时候我们住校,每周五放假回家,周天收假,这时候家与学校的距离大概3千米左右,但也不是特别远。我记得那时候放假的时候,我特别爱把所有的书都装进背包里,好像这样就把整个世界都背在背上,回家的时间也是难得的休憩时间,写写作业,看一会儿电视,和朋友出去玩玩。这时候不论是离家还是回校都带着一种特别的期盼,期盼回家,因为家永远是最轻松的地方,期盼回校,因为喜欢学校的氛围。与家人每周两天的会面,与同学老师每周五天的相处,也在这往往返返中明确自己的理想与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期待。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学期的始末都会有家人接送,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大概是轻松和亲昵吧。这个时期的离家回校带着一种无畏,青春的无畏,专属于我们的无畏。

        再后来,就是高中时期的离家回校了。这时候家在村里,学校在县城,每次去上学都要走很久的路,坐很久的车,花很多的钱;这时候学业很赶,假期很短,回家很少;这时候理想很远大,思绪很悠长。但也还好,还好一个月就能回家一次,还好这不是一个无休止的奋斗过程,还好老师同学都很好。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带点吃的给家里的弟弟妹妹,回校的时候家里又会让带些东西回学校,真好,这个时期的离家回校虽有羁绊,但还是因此而无比勇敢。

      大学时候的“离家”的意义好像更广阔了,四五十多公里的距离,半年回家一次,电话是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提前收拾行李,更将忧伤与不舍蔓延。幸好,大一开学的时候,是爸爸送我去的,一直送到学校。我那时候也在猜想他会是什么心情呢,我觉得他会骄傲又期待吧,也想看看女儿要住四年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惜因为疫情原因难以实现。这次离家回校的时候,妈妈一直送我到车站,不住的叮嘱,“要照顾好自己,没钱打电话说,不要饿着”,直到上车,还不断地回头。喜欢待在家里,因为在家里“被爱”“被关注”的感觉真的真的特别特别清晰,也想去面对风雨,因为想为爱的人遮阳打伞,至少能够独立向前。

      小学的时候离家回校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初中的时候是规律的往来,高中就是无数次加速度的时间穿梭 ,大学是难舍的此心安处。 每次离家回校的时候舍不得,感觉哪里都没有家温暖。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淌,我们与家的距离会越来越长,在家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但这都抵挡不了爱的传递。

        用一句话来概括离家回校,大概就是,或许人的伟大理想有时候也会停滞,因为会顾念家中老小,会乐于有人照料,有人关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家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