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佳佳每次考试都能考到第一名,但她却总是担心早晚有一天会被别的同学超越。在她家隔壁住着一位刚上七年级的大哥哥。这位大哥哥原本学习成绩还不错,而且,家长从大哥哥三年级开始,就给他报了补习班,确保每次考试都能保持在前十名。可是现在,进入到初中后,学习成绩却一路下滑,已经滑到二十名以外了。
于是,大哥哥的妈妈便撤走了电视,扔掉了电脑,把手机和游戏机都砸了。前几天,大哥哥在房间里独自大喊,和妈妈激烈的争辩。大概的内容是说:要是一个人学习成绩不好,就一定是失败的、无能的家伙吗?
面对这样的大哥哥,佳佳很是忧虑。一方面她觉得大哥哥说的话也没错,一方面又觉得好好学习真的很重要的,那自己是不是也要上补习班了呢?
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都特别大,成绩已成为判断个人好与坏的重要标准。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去上补习班,去上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只为孩子在升学的时候能有更好的成绩。孩子们从小被戴上了高分的紧箍咒,他们为了一纸分数拼搏着。于是一句调侃的俗语流传在校园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湖南邵阳某中学一名女生在期中考试中因作弊受到监考老师批评,留下遗言后从五楼教室窗户跳下死亡;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高三学生小薇被同班男生殴打至休克;广东省某中心小学的老师经常罚学生抄课文,少则一两遍,多则六七遍,有时候甚至抄到晚上十点也没抄完;某私立学校直接在电子屏上“温馨提示”: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学历之学生……
一直以来,关于学习的最流行的概念就是“学习要刻苦”。不少家长从上学前就唠叨,要用功学习,孩子上学后就不断教导孩子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以期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
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用功勤奋是必须的,但用“刻苦”的言语和思路来要求孩子,则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把“学习”这件事和一种令人不舒适的“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它会使孩子在想到学习时,就有微微的不快。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孩子更如此,感觉“甜”的东西他就喜欢,感觉“苦”的东西他就讨厌,我们原本想要孩子喜欢学习,却把学习过程做成苦馍馍,只把结果设想成遥远缥缈的甜馅饼。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而“吃苦”,必须基于他有足够的理性和毅力。这种理性和毅力,连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来要求孩子,就更不适合了。
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学习也可以在快乐中进行,而且在快乐中进行的学习会让孩子学的更好。
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在自己年龄段里应该知晓的知识也都具备了,家长就不要过分苛求孩子的分数。比如孩子最好的成绩也只能考到班级第15名,却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那么不可避免会对孩子造成过剩的压力。在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前提下,家长再帮助和引导孩子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才是对待分数的合理态度。
如果一定要与孩子谈学习与未来的关系,那就从孩子了解的、有兴趣的东西出发。只要孩子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家长可以完全好好支持鼓励他。他未来在感兴趣的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远远高于被逼无奈而选择的事业。就如同那句俗语所说,孩子再聪明再勤奋,也比不上真正乐在其中。让他做他喜欢的事业,不仅更容易成功,也更有幸福感。
许多孩子都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教的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能不能让孩子信服,得到孩子的喜爱。
记得我高中有段时间,非常崇拜记者,特别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媒体人”。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想要进入自己非常喜欢的报社工作,必须是名校毕业,我马上查了下杂志中提到的几个名校的录取分,和自己当时的成绩还有一定的距离。那段时间我突然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似乎只要成绩好一点,我的梦想就会离我近一点。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本杂志是我妈故意偷偷放在我床边的。
很多父母会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有的吃,有的喝,不用他干家务活。他只用好好学习,考出一个好成绩就好了,他还有什么担心和压力的。我们这么说,往往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孩子的问题。如果我们这么做,不了解孩子,只会和孩子的心灵产生隔阂。
就拿考出一个好成绩来说,要了解孩子身体特征,还需要培养孩子的一些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孩子难免因为学习成绩彼此之间竞争,做家长的也要让孩子明白,孩子是要和过去的自己比较,而不是和别人去比。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比我们更优秀的人,如果只是和别人比,只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一直这样下去,孩子就会产生无力感,无价值感,做家长都要正确的引导孩子。
其实,大多数家长狂热追求好成绩的背后,隐含着两个推理:成绩好就可以上好大学,上好大学就可以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会有好前途;而如果成绩差就会意味着考不上大学,然后就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任何前途。这两个推理,其实都是伪命题,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例证来推翻它们。
一个小孩6岁才会说话,10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你能说他是差生吗?他叫爱因斯坦。一个孩子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语只有33分,后来他开了家名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学校。他叫俞敏洪。一个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他叫马云。
这些针对性举例,并不是说低分的人就一定有前途。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存在差异的。成绩若是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帮助。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真正成长了,成绩的提高也许就不再是难事。
朱自清的《儿女》中有这样一句话“近来与平伯谈起教子,他却答得妙,总不希望比自己坏啰。”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坏”就行。教育不是禁锢,而是放手。我们无权将孩子塑造成另一个我们,而是引导他们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