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不强大天不容︱醒醒吧,媒体人!

✨首发 2016-11-08

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播出的时候,在媒体圈掀起了一波小高潮。因为主角是个女记者,职场上风风火火,生活中磕磕绊绊,媒体人一看就有亲切感。大大小小的记者编辑们,看了个开头就纷纷出来站台,连转发朋友圈的说辞都像是商量好的:先是被俩女记者激流勇进湿身写稿一举戳中了G点,然后顺理成章地开始痛说大段ge命家史,我何年何月在何地采访何事一二三四,桩桩件件都是有惊无险血泪交织,再上升到专业层面讲讲媒体融合记者转型是大趋势,最后真情表白我在现场我在路上我不忘初心我没有节假日。

这样的套路在媒体人的朋友圈里随处可见,逢年过节更是刷一屏又一屏,其中不乏一些干了十几年的老记、名记——恕我直言,这么多年了您还没习惯?干这行最需要的就是平常心,几十年如一日24小时开机全年无休还不当回事的那种平常心。最不需要的,就是顾影自怜的个人英雄主义,常见症状为见缝插针的无病呻吟。很多老一辈ge命家不淡定,直接把新兵蛋子给带跑偏了,稿子没写几篇,总结倒是写了不少,一言不合就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以我在媒体20年目睹之怪现状,之一。

之二三四五六七,统统在《女强》里现了形。忙于工作的我,一直没有时间看剧,就先抽空看了书。这一看可把我给吓坏了!六六明明就没有媒体经历,写报社生活怎么就写得那么真呢?如何风光,如何改ge,如何nei斗,如何衰落,如何转型……那些都是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事情。关于报社的记忆一秒苏醒,在我眼前过电影。

虽然我才25岁,但我还真有20年媒体记忆,又叫家学渊源。我父亲在报社工作,我母亲在银行工作,我第一份工作也在媒体。所以我们仨的人生轨迹,简直和《女强》神同步。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比一般人和一般媒体人看得更清楚,《女强》写得有多好,不好的地方又有多少。

如果满分是10分,我给《女强》打7分。这7分全给《女强》对社会现实的还原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是小说的生命。但能把一个写新闻单位和新闻人的小说,写得像新闻一样真实,又比新闻好看,这不是一般写手能做到的。《女强》最真实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是凡人,有硬伤也有软肋,面对诱惑都会动心,碰到困难也都想逃避。虽然社会小说都这样,但是放在媒体行业,这一点就特别亮了。因为在吃瓜群众的眼里,媒体总是高大上的,媒体人总是一身正气的,ti制里的人总是有本事的,哪能跟咱一般见识呢?

而媒体人的自我感觉,也还是相当好的。“无冕之王”本来是外界对媒体人的赞誉,一到记者节就成了媒体人的撒娇用语,“无冕”倒好像成了“无形的冕”似的。恕我直言,每个饭馆酒店KTV的服务员都是越到节假日越忙的,每个钻井的挖矿的扫大街的盖房子的上流水线的工人都是有生命危险的,都是职业,都为社会做贡献,谁又比谁高尚呢。

所以《女强》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把媒体(尤其是体制内的传统媒体)身上那件金缕衣给扒了,露出了肚子里的败絮;把媒体人头上的那顶光环也给摘了,扔在了地下踩一踩。

《女强》里的报社,变成了四报一刊一网一个出版社还加一个印刷厂的大集团,采编发行压力越来越大,工资却越发越少,流失的人才也越来越多。这正是国内许多地市报社20年来的真实写照。是因为新媒体的冲击吗?不是的。新媒体那句话说得很对:我打败你,与你无关。那些死掉的传统媒体,都是从根上就烂了。

其一,遍地关系户。《女强》主角郑雨晴,写个稿子出生入死,孩子都流掉了,还写,还出生入死,这是什么精神,这必须得拿奖,当社长也是应该的,没毛病。但是,这就是公平吗?这是相对公平。为什么呢,因为郑雨晴的身上有原罪啊,朋友们。郑雨晴再怎么优秀,她这工作也不是自己找的啊,是她爹“仗着报社元老的身份”把她弄进去实习,挨个见过领导又亲自挑选老师啊!后来的90后记者右右,那就更厉害了,shi委宣传部长(后来升shi长了)的女儿,找工作也是一句话的事。这TM就很尴尬了,你们都是有本事的人,怎么就不能自己考进报社,非得拼爹走后门?

因为这就是现实,有关系就是好办事。什么原罪,只要你有本事,分分钟就洗白了。再说了,找关系还算个罪名?大家不都这样吗?

大家都这样,不代表这样就对。当然了,对不对我说了也不算。已经这样了,我们还是看小说吧。《女强》在关系户这个问题上,处理的还是很严肃的。关系户们犯了错误,该骂的骂,该罚的罚,气也没少受。这个报社也是运气好,这些关系户们一个二个,都是有真本事的,洗白了也就洗白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几个报社能有这种运气?关系户不可怕,可怕的是关系户混吃等死还占着领导的坑。几混几不混,就把报社给混垮了。

其二,一个媒体集团,N种用工性质。《女强》里有个年轻记者叫何亮亮,写的稿子能拿六七千,可就因为他是临时工,只能拿基本工资——两千。他就喜欢干这行啊,他就坚持,实在坚持不住了,就给郑雨晴发短信说,他想走了。郑雨晴这时候已经是社长了,就开大会说,咱们这个用工性质啊,太乱了!什么有编的没编的,在编的集团聘的部门聘的报社聘的,全部给我撸了,咱们看稿子发钱,同工同酬!全场掌声雷动。

这段情节的震撼指数,其实不亚于流产和跳楼。为什么呢,因为这不现实啊,朋友们。现实是:这不是一个报社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社长一句话就能搞定的,这是我们国家“事改企”十几年都没啃下的硬骨头。啃不下自然是有原因的,而原因是复杂的。

用工性质这个问题,在传统媒体是普遍存在的。《女强》提出来了,也给出了解决办法,严格地说,这不是不现实,而是超前于现实了。因为同工同酬确实是媒体改ge的必经之路,遗憾的是一些媒体已经死在了路上,更多的媒体还在起点苟延残喘。

其三,媒体是为谁服务的?为zf,为广告商,还是为吃瓜群众?这是一道送命题啊,朋友们。《女强》里的报纸,有广告就有钱,扩版扩到八十个一百个,变着法的发钱;有理想、拿大奖的记者,被领导使唤去写软文,车马费拿了也就拿了,公务餐吃了也就吃了;记者拿命换来的稿子,zf部门一句话,说不发就不发了;熟人的家里被洪水淹了,爱人的单位下宣传任务了,老人买保健品上当受骗了……全是新闻点,写个稿子就都不是事了。

几乎每个媒体人都经历过这些,但凡有点职业道德的,也都有过天人交战的时刻。应付考试和会议的那些场面话,在具体问题面前并没有什么卵用,马克思他老人家也说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怎么个分析法,我建议各位媒体人,在情理两难抉择之前,扪心自问三句:这都是为了谁呢?这样到底妥不妥呢?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那就找十全九美的,九全九美的,九全八美的……送命题也有送命题的解法,想明白了,自然能活命;想不明白,甚至想都不想,也就一条道走到死了——我说的当然是媒体。我还能说什么?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话语权是个好东西,我希望每个人都有。

那么还有3分扣在哪儿?

第一分扣在专业度上。郑雨晴第一次写检查,是因为一篇200多字的稿子——的标题,引发了qun体事件。标题是这样的:江心岛的化工厂是定时炸弹吗?

??????

她都工作两年了!是拿过奖的名记了!又是老记的女儿!还是新闻科班出身!这么大的项目,这么惊悚的词,这么多年的家学渊源,这点敏感性都没有?她当时着急回家为爱鼓掌没想那么多,还算合情合理;可她后来还一直委屈,这就是六六写得不好了。

更不好的是,传统媒体发稿是有三审责任制的。夜间、突发新闻,流程会适当简化,但也不可能不审就发。以郑雨晴的资历,值夜班或许够格,可谁TM给她发稿权了?谁有权给她发稿权?市里的大项目被闹停摆了,报社竟然没人下岗,念念检查就过去了。就算当年真有这样的事,那也是个案,一般报社是没这种命的。

第二分扣在主角光环上。郑雨晴实习半年就转正,各种奖金拿到手软,摔了几次都没摔死,顶风作案还不下岗,一夜之间领导全坐牢了,她就一步到位一把手了。这是一般人的上升轨迹吗?何况她并不是个伟光正的女强人,她只是个凡人,是个缺心眼的女汉子!所以她老公说得好:你的成功,不可复制。新兵蛋子们看《女强》学习她怎么吃苦还行,喝白酒也可以练练,但她那个人生巅峰,那真是坐窜天猴都上不去的。

第三分扣在爱情观上。郑雨晴跟她老公20年的感情,说散就散了;跟她老公的好哥们也是她的好哥们,说好就好了;又觉得俩霸道总裁在一块,日子过不起来,说走就走了;没走两步,又杀个回马枪,跟前夫合伙开店去了;店里还有个小姑娘呢,都快把前夫撩到手了,一夜回到解放前,又TM成了云备胎。

男男女女这些事吧,兜兜转转很正常。我也是个成年人,理解是能理解,但这一分我是非扣不可,不为别的,就为那个小姑娘——要走的时候,郑雨晴前夫说了两句话。他说:很多人这一生的承诺不一定是爱情,而是彼此依靠,你始终是我最可以依靠的人。

??????

然后郑雨晴说:你不能走,也撵不走我,我毕竟是娃她妈,你既然喜欢娃她爹,咱俩现在在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

小姑娘就很满意地答应了。三个人就很欢乐地合伙了。再往后没几个字就大结局了。

我就想问问,这一分该不该扣啊,朋友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不强大天不容︱醒醒吧,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