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年近晚,就是形容旧年与新岁交替的这段时间,由于这段时间值大多数人闲下来准备迎接新年之际,所以人们在这期间的各项活动都会异常频繁,有的活动还是从古老习俗中延续下来的。那么,在粤西云浮的挨年近晚这段期间,多数人又会在忙什么呢?
第一章:举家出游
正所谓“终日昏昏醉梦间”、“偷得浮生半日闲”,好不容易到了年末,劳累了一年的人们终于有了几天休息的时间,离开了逢场作戏的职场,剩下的是家庭的闲逸与温馨。所以每到挨年近晚,许多云浮人都会选择举家出游。
正如歌词云:“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这样飘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我才发觉。”相信这就是当代不少人的真实生活写照。每当正月以后,每个人都奔赴到自己的岗位上,之后就是家人在一年中的聚少离多,除了几个重要节日之外,估计就很少有机会和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好不容易忙了一年,到了年尾家人都放假了,有了短暂几天的团聚时间,所以人”们除了在家与家人闲话家常,都会选择短期出游,以慰团聚之情。云浮人在年尾的举家出游最频繁,因为年假时间不长,另外还要准备过年工作,所以举家出游又基本是短期、短途出游较多,较短的会在市内一些景点游玩,较长的也会在外市一些景点游玩,省外、国外游则会相对较少。其实,云浮人选择在挨年近晚举家出游也不是没道理的,除了有时间上的方便之外,主要还有天气原因,因为此时已届深冬,温度相对平时会降低很多,但由于地缘之故,广东有冬日暖阳,在室外活动就会尽情感受到“暖冬”的温暖,而这种老少咸宜的温暖又不同于此前盛夏、深秋时的烈日炎炎,所以这也是很多云浮人选择在挨年近晚举家出游的原因。
忙碌了一年,是时候休息、游玩了,这不但可以放松人的心情,还可以增进家庭的感情,每到一个景点,都是留下了欢声、带走了记忆。
第二章:迁墓
在云浮农村的挨年近晚之时,人们不但会忙着各种准备迎接新禧的工作,还有人会进行一项特殊的活动——迁墓。
迁墓,顾名思义,就是迁移坟墓,这里说的迁墓一般都是为自家先人迁墓。迁墓的原因各种各样,有因为地方开发原因要进行迁移的,有因为方便祭扫而进行迁移的,有因为受风水学说影响而进行迁移的,有因为为大葬“拾金”而顺便进行迁移的;总而言之,迁墓的原因是有多种的。但迁墓向来是一件大事,尤其是一些年份过久的古墓,属于宗族性质的祖墓,此前更加要全族人员进行商议、确定的,一些比较讲究的宗族,还会请地师择地、择日进行安葬,反正就是马虎不得。而迁墓的日期一般都会有所规律,除了部分人是择日而迁之外,还有部分人会选择在每年清明、重阳、冬至、大寒这几个节气时进行迁墓,据说是这几个节气迁葬、下葬是不论日期、时辰的。因为清明节时人人都忙着祭祖,所以很少时间会在这时迁墓;而到了重阳节,秋高气爽,刚好这天又有登高、思亲、孝敬、修阴积德等文化元素,所以最多人选择在重阳节进行迁墓。而有些人因为时间不允许的原因,只好将迁墓事宜继续推后,而冬至这个节气于云浮人而言是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冬大过年”的说法,所以这一天云浮人都忙着过节,很少会在这天迁墓。于是,迁墓事宜又会继续推后到大寒这天,所以一年之中没有时间迁墓的人就会选择在这天迁墓了,而大寒也是一年廿四节气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了,所以说云浮人在挨年近晚之时还会有迁墓这样的习俗。
当然,迁墓也不一定要在清明、重阳、冬至、大寒这几个节气进行,正如前面所说的,这几个节气迁墓只是百无禁忌、不用另外择日而已;如果真的是有需要非要迁墓不可的话,那么在平时也是可以进行的。
第三章:趁墟
趁墟,是云浮人挨年近晚必不可少的重头戏,特别是挨近过年的最后一个墟期,更是多人聚集。
趁墟即赶集,岭南人习惯将集市称为墟市,北方人称赶集,南方人则称趁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岭南谓村市为虚......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也就是说,岭南的集市是设在平时人少的空旷地方,到了市期有人到此进行买卖就人多,不少市期没有人到此进行买卖就人少,而岭南的村市是平时人少、到了市期时才人多,人少即“虚”,所以岭南人就谓集市为“虚”,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墟”了,这就是岭南墟市的由来。在云浮的各地乡镇,还会保留墟日,每当墟期,则有不少人到集市进行买卖,场景十分热闹,尤以繁滚墟最为热闹。繁滚墟又称饭滚墟,是一年当中各处集市的最后一个墟日,所以每到繁滚墟时云浮人无论男女老幼都爱去趁墟,感受一下新旧交替之际的热闹气氛,新春的喜气亦随之而浓。
在平时,人们都为了生活奔波而顾不上趁墟,所以平时的墟市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在进行买卖,而到了挨年近晚之时,年轻人也放假有时间了,所以也会上街趁墟去,街头巷尾之间的生意由之而兴旺。
第四章:置办年货
前面说到,云浮人在挨年近晚之时都会上街趁墟,而多数人趁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置办年货,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做准备。
在“趁墟”一文中说到,多数云浮人会选择在繁滚墟这天趁墟,但这只是一种昔日的说法,现在每到挨近过年的这几天,各地乡镇墟市都是一贯热闹,平日与墟日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挨年近晚的这几天,街市上人头涌涌,大路两旁都是地摊、档口,各种年货都有卖,而购买年货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这是粤西地区常见的街头经济模式。说到置办年货,就不得不说云浮人过年基本上都有哪些年货,云浮人的年货有挥春(对联、年画、利是钱)、红包、盆景、茶叶、烟酒、糖瓜饼以及各种特产食品等,另外还有过年特殊用品,如男人要准备过年迎财神的鞭炮、烟花等,女人则要准备过年拜神用的元宝、蜡烛、香、灯油等;总而言之,就是过年所需的一切用品,都在要置办的年货之列中。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盛大节日,大多数中国人都有欢度春节的传统,而在春节到来之前,人们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置办年货了。
第五章:理发
在云浮,人们在挨年近晚之时还会普遍做一件事,这就是理发,因为在临近过年时理发就是寓意“新年新气象”。
在民间,流传着“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意思就是不管你在当年挣到钱与否,都要在岁末之时去理个发,准备迎接新年。为什么人们要在挨年近晚之时理发呢?其实除了要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年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新年期间是不能理发的。为什么新年期间不能理发?因为过去的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在重大传统节庆时除非是遇到父母或者是至亲去世,否则是不能理发、剃须的,女人甚至不能洗头,否则会被视为不遵礼法。而春节是我国最重大的节庆,人们在这期间自然不能礼法,所以说遵守礼法的人在正月是不会理发的。既然正月不能理发,那么人们就自然会在临近春节之时去理发,而云浮农村很多中老年妇女则会让村妇为其简单理发,以此迎接新年。
不过时至今日,很多人以“新时代,新例规”的理由谢绝了传统礼法,包括理发在内的诸多行为已不再受到传统礼法的约束,所以很多人已经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理发了。
第六章:亲友联谊
在云浮,挨年近晚之时,除了一些个人性活动之外,还有很多大众性活动,其中就包括亲友联谊的活动。
亲友联谊,顾名思义,就是亲人、朋友之间的联谊活动,由于大家平时工作忙活了大半年,好不容易在岁末之时有休假,所以亲友之间难免就会有各种的团聚活动。而近几年来,云浮人亲友之间的聚会一般以同学聚会、外嫁女回娘家等方式进行,同学聚会就是当年的老同学在一起聚会,而外嫁女回娘家则是一条村的外嫁女返回娘家村庄进行聚会、联谊。外嫁女回娘家活动是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大型乡村联谊活动,它的范围很大,大至一乡数村,小至一村一姓,基本上都是在重阳节或岁末之时举办,届时,本村宗族主办会场活动,而外嫁女子则结队返村,场面十分热闹、嘘撼,特别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已经多年不与兄弟姐妹相见,而正好能借这个活动和兄弟姐妹团聚、联谊,更是人生一大快事,此生便无憾矣。
总而言之,云浮人挨年近晚的亲友联谊活动,能够大大地拉近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常年忙于工作的云浮人而言,也是一种别样的情怀了。
第七章:准备节目
在云浮,在挨年近晚之时,人们在置办各种年货的同时,还会准备很多过年时的节目,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在过去,人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忙碌的,就连春节期间也很少有休闲的时间;而到了现在,人们有了年假,春节期间除了探亲和接亲之外的时间相对悠闲一点,却又嫌过于枯燥乏味,遂又产生了许多娱乐节目迎春,而这些节目基本上都是在前年岁末之时就已经准备好了的。而云浮人一般都会在岁末之时准备新年打牌、对弈、拔河、结队出游、集体联谊、舞狮拜年等节目,提前准备好计划、工具、场地以及前备工作,保证新年期间各项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当然,在挨年近晚之时,云浮人除了准备过年的娱乐节目之外,还会准备探亲和迎亲的工作,毕竟在新春佳节期间,探亲访友才是最大的节日主题。
第八章:种菜
在每年的挨年近晚之时,许多云浮人还会在自家菜地中种各种过年所需之菜,这样到过年时这些菜就能起到各种作用了。
或许有人看到标题时会疑惑——你是不是没东西要写了?种菜这么一件平常的事,还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其实不然。种菜虽是寻常之事,却不是寻常之景,特别是现在很多人已经弃农从工,就更少人种菜了。而在云浮,每到了挨近过年之时,人们很多人就会种生菜、葱、蒜等农作物,这其实不是过年吃的,而是专门等到除夕夜做“意头”用的。何谓“意头”?其实就是指好的兆头。每到除夕之夜,云浮农村妇女都要祭祖拜神,并且在各处神位香炉边放上一对“意头”,“意头”是用生菜、葱、蒜放在红包里组成的,生菜寓意“生财”,葱寓意“聪明”,蒜寓意“会计算”,这些都是好的兆头,就是希望通过在神位前放“意头”而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所以,这就是每到挨年近晚之时很多云浮人会突然种菜的原因。
当然,有的人并不止就种生菜、葱、蒜这么简单,还会种上其它一些菜,以备过年食用。而有一些到年尾仍在繁忙的人,自然是赶不上种菜的,所以到菜市场买菜也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第九章:小年祭灶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廿三日,俗称“小年”,是岁末之时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到这天,很多云浮人都会晨早就起床,祭祀灶君。
在云浮,有“年廿三,打薄撑”的说法,意思是每到每年腊月廿三时,就要做薄撑糍,以此祭灶。为什么要祭灶?因为按照云浮民间传说,灶君 是天帝派到各家各户察善恶、主祸福的神祇,每到腊月廿三日早上就要回归天界向玉帝奏明主家一年的言行,以此来判定主家来年的福报,所以灶君就被称为“定福灶君”,到了除夕这天灶君又会返回人间接受祭拜。所以,每到小年这天,很多云浮人都会早早起来,用米粉揉成粉团,然后放进镬里加油加糖“打”成甜味薄撑,然后供奉在灶君神位前;这样做,就是寓意让自家的灶君早点吃上薄撑,然后早点返回天界占个好位置,由于灶君吃了甜味薄撑,就会变得口甜舌滑,在玉帝面前尽说好事,到了除夕这天就会带着大量金银财宝下界返回主家,所以灶君又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说法。
当然,云浮人小年这天不但要祭灶,同时还要祭祀祖先和其他神祇,只是这天的主题是灶君上天,所以人们就干脆将小年和祭灶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了。
第十章:清理污秽
在云浮,于挨年近晚之时,人们还会忙着清理各种污秽,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多数没有实现全水泥化路面的农村,很多地方都还是泥土,所以人居前后难免会有各种杂草、泥尘、垃圾等各种污秽之物堆积交错,平时人们没有时间清理,所以到了挨年近晚之时就会集体清理。除了自家屋宅前后的污秽物之外,还有村中庙宇、祠堂、社坛、风水树等各处的污秽物需要处理,而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村中的热心人士所做的。因为在人们看来,只有在新春期间以崭新、清洁、干爽的形象接待来访的亲朋好友,才是最大的体面。除此之外,云浮人还会清理各处神位香炉中多余的香灰及香根,只留些许香灰及香根在香炉里,以便来年上香用,因为平时不时不候的话是很少人清理香灰及香根的。
挨年清秽,体现了云浮人的好客之情、待客之谊,虽说这几天的迎新工作会比较繁忙,但是人们还是乐意为之。
第十一章:还福
在云浮,每到挨年近晚之时,很多人还会有一项特殊的传统活动要进行,这就是所谓的“还福”。
所谓“还福”,说简单一点,就是答谢神恩。在云浮农村,很多人都信奉各种神明赐福的说法,所以每到年初起福、年尾还福,就是他们信神的重要表现。那么,什么又是起福、还福呢?起福一般是年初正月或二月进行的,就是人们用各种方式向神明祷告、祈福,并将祈福的吉祥物带回家中作镇宅之用;而还福则是在岁末冬月或腊月进行的,就是人们用各种方式向神明答谢一年的庇佑之恩,并且将本年的吉祥物处理掉,到次年年初再起福请过新的。而起福、还福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是自己一家到附近十方人处拜祭神明然后请十方人代为起福,有的则是一条村的人请法师到本村社坛处开坛起福,届时人们都要拿上等的供品去荐神,然后将起福时所赐的灵符、红包等吉祥物请回自己家中贴上或安置在中宫神位、神像下方,然后上香,以祈求一年平安顺利;至年尾 人们以同样的方式还福,或单独至十方人处还福,或集体请法师到村社坛处还福,以各种供品酬谢神恩,然后又回到家中上香,并处理好吉祥物。这样,年初、年尾的起福、还福活动就完成了。
其实,起福、还福之说尽然是信神之说,也是农村人自我心理安慰的一种表现。但笔者认为,在农村普遍流行的酬神活动亦不失为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以重视和保护,其个中所蕴含的文化也是有待挖掘和宣传的。
第十二章:练狮
有粤海民的地方就必然有广府文化,有广府文化的地方就有醒狮。在云浮,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舞醒狮助兴,而在岁末,人们就开始练习舞狮,为来年迎春做好准备。
据资料显示,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在云浮地区,同样盛行舞狮活动,特别是春节期间,更会有不少醒狮队过村过围去拜年助庆,舞狮也成为新春期间一大景色。南狮一般分为黄、红、黑、蓝、白等色,黄色狮称“刘备狮”,象征尊贵,红色狮称“关羽狮”,象征胜利,黑色狮称“张飞狮”,象征勇猛,另外还有蓝色狮为“赵云狮”、白色狮为“马超狮”等等。逢年过节或遇喜庆,多舞“关羽狮”;而“马超狮”因其素色,故被定为孝狮,即吊丧、吊孝时用,用完即焚。而南狮以其体积大小不同又会有不同名称,如大狮称为“太狮”,小狮则称为“少狮”。每到挨年近晚之时,云浮人就会开始练习舞狮(因舞狮非专业,故平时少练),等到熟练之后,在春节期间就会过村过围去拜年。
另外,春节舞狮也有诸多禁忌,比如两狮相遇不能作闻对方臀部状、不能对对方起单脚、不能对对方眨眼等等,而经过别人村的村口、社坛、祠堂、庙宇、风水树、祖堂前还要表示谦恭、祝拜等,这是传统习俗中的基本规矩。
第十三章:洗邋遢
在广东地区,有“年廿八,洗邋遢”的说法,意思是到了腊月廿八日这天就该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年了,但其实在云浮地区,人们早在年廿八之前就已经开始洗邋遢了。
在云浮地区,人们有“灶君升天就能大扫除”的说法,即每年腊月廿三小年祭灶之后,就能进行家庭大清洁了。家庭的大清洁基本上都是一年一次或半年一次,因为人们平时都忙于生活的奔波劳碌而很少有空在自家搞大清洁,所以一年或半年下来,家里平时没有清洁到的窗台、角落基本上都是厚尘一层、蛛丝一层,又或是烟囱积了一层厚厚的烟灰,又或是水池积了一层厚厚的青苔,总而言之,长时间堆积下的脏物,都要在挨年近晚之时一次扫除干净,然后又要清洗窗帘、家私、灶台、烟囱等,确保能在新年时以最“新”的形象示人。另外,神像、神位、神台、神楼、香炉等则需要用柚子叶水清洗。
按照云浮人的说法,到了除夕这天拜了神证明灶君已经下界返宫之后,就不能再搞清洁了,即使是有什么杂物堆积在地上也不作清理,寓意“年年有余”、“越积越多”,等到次年正月初二日开年之后再作清扫。
第十四章:包粽
很多云浮人逢年过节都会包粽,而新春佳节这样的重大节日自然也少不了,所以每到挨年近晚之时,包粽也是不少云浮人的重头戏。
广东人对粽情有独钟,因为粽又有“高中”之美好寓意,所以每到重大节日时,包括云浮人在内的很多广东人都会包粽应节。由于人们讲究吃新鲜的粽子,所以一般都是在春节的前一天或前两天才开始包粽。包粽的流程也很多,要先采摘芒叶、冬叶洗净,芒叶还要预先煮熟,然后又是洗米、淘豆、用五香粉炒猪肉,接着米和豆都适量放盐,就可以进行包粽了;包完粽子之后,就要放进煲里煮,水开之后大概煮三个小时,即可起锅。云浮人把小型粽称为“粽仔”,把大型粽称为“裹蒸”,合称“裹蒸粽”。粽子刚起锅时,热气腾腾,据说此时的粽有很大的火气,不宜马上食用,须待之温暖时方能食用。另外,云浮人在挨年近晚之时除了包粽,还会炸角仔、打米饼、做茶果、炊糕等等,这是挨年时的一大乐趣,洋溢着满满的喜庆气氛。
挨年近晚之时做各种特色食品,并非都是为了解口馋,而是传统中人们拜神祭祖之时也要用上这些食品,届时神前的食品须越多越好,如果自 家没有做的话还要购买,这就体现了人们对于祖先神的崇高敬意。
第十五章:除夕习俗
除夕,可以说是挨年近晚的最后一天了,也是迎接春节的最繁忙的一天了。每年除夕这天,云浮人都要根据习俗做很多活动,例如贴对联、拜神、守岁等等。
在云浮,除夕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着喜庆气氛的重大节日。按照每年历数的不同,除夕的日期也会不同,有的除夕在腊月廿九日,有的则推迟一日,实际上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每到这天早上,人们就要早早起来忙活,或杀鸡宰鸭,或撕旧年画、对联(有的人会提前几天就撕好),或预备各样菜式。午后,人们就要开始给自家房屋贴上新的年画、对联、利是钱等,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同时,妇女们还会捧着各种供品去拜祭祖先、神明,并在各处神位前点燃油灯、放上“意头”,祈求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庇佑;这天还是传说中灶君下界回宫的日子,所以当祭祀完灶君之后,家里就不能扫地、搞清洁了,这是基本的风俗礼仪。贴完对联、拜完神之后,人们就可以开始吃团圆饭了,届时全家老幼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说笑,很是热闹;而团圆饭的菜式也很讲究,一般都要有美好寓意,如“金鸡报喜”(鸡)、“横财就手”(猪右手)、“一本万利”(猪脷或猪横脷)、“年年有余”(鱼)、“喜气洋洋”(羊肉)、“和气生财”(生菜)等等,菜的数量一定要是双数,寓意“好事成双”。除夕的菜式一般要预多,因为第二天正月初一是不能杀生的,要吃除夕的剩菜,这也寓意“年年有余”。吃完团圆饭,人们就要守岁,至是夜子时,即辞旧迎新之时,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此迎接新年到来,并“接财神”到自己家中。
总的来说,现在很多乡村还保留了除夕的许多传统习俗,每年辞旧迎新活动,都充满了新春的喜气与热闹,这是最为珍贵的集体记忆。
部分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