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世界本源的思考还有必要吗?(一)

“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庄子集释·大宗师》


在一个注意力稀缺、信息潮水般冲击的时代,对世界整体性的思考,似乎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笛卡尔式的追问,确立无可怀疑的起点,在今天似乎已经不合时宜;当尼采高喊出上帝已死后,人类最后一道防线——信仰终于崩塌后,信仰不再可能、怀疑不可能直接提供确实的基础,那我们该如何整体性的把握和认识世界,并由此建立起根本的人生价值呢?

索性就此破碎下去,在注意力被极度拧碎的时代虚度光阴?亦或在思想和价值的碎片中寄托蜉蝣一生?


这样看来,对世界整体性、根源性的认识,不仅是急迫的,这种根源性的思考和努力是每个人都必须的,也是在后工业化时代、碎片化时代缺失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世界整体性、根源性的认识,这种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应该成为充满知识焦虑时代里不可逾越的最后防线

当然,世界的整体性、根源性思考,中国自古有之。

无论《庄子》“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还是《周易·系辞》的“生生之谓易”,张载提出的“太和,浮沉、升降、动静。”在中国哲学里,世界的本源,就是作为一个整体,无时无刻不生生不息,无始无终,无尽无穷。


生生不已,造化无穷,这八个字,可谓把握了中国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哲学提出的世界本源和整体的解决方案。

生生不已的世界,是如何证明的?这是下一次和你分享的内容。


*引用资料:“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
*杨立华,《一本与生生》,新知三联出版社,第一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世界本源的思考还有必要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