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大多数人都会沿着“求学—工作—婚恋”的路线成长,随着生活的惯性一直往前走,迷迷糊糊到了某个年纪,才发现对这个世界无能为力了。
我亦是如此,近期读了好几本关于认知的书,包括这本书,自己脑中模糊又迷惑的地方才豁然开朗。
以前就像是“醒着的睡着的人”,这般年纪才开始苏醒。不过没关系,因为“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01.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成长其实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人类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理智脑源于灵长类时代,主管认知。
从出现的年代看,本能脑已经有近3.6亿年的历史情绪呢,情绪脑有近2亿年的历史,而理智脑出现的时间只有250万年不到。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
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
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
人,生来混沌,根本原因在于出生时我们的理智脑太过薄弱,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和掌控,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
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因为单纯的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
通过赋予理智脑智慧,让它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干活”。
02.焦虑有很多形式,但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你一定有很多焦虑的时候吧,它总像背景音乐一样,伴随着我们虽然对她极为熟悉,却从来不知道它究竟是谁?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而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差距过大。
人类的天生属性就是趋难避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结果;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
焦虑是因为我们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所以面对焦虑,我们保持耐心就难能可贵了。
03.提高耐心水平,克服天性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所以总是拿着天性这把短尺到处衡量,认为做成一件事很简单,事实上,我们如果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改用理性的客观之尺,则会极大的提升耐心。
我们通常在算投资收益的时候用到复利这个概念,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也有复利的效应。
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一个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在选择正确的方向的前提下,并在积累的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的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舒适区边缘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
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人类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在行动上避难趋易。如果我们学会在舒适区边缘努力,那么收获的效果和信心就会完全不同。
04.成长的权重比: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
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
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自己不够努力,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如果单纯的保持学习输入是简单的,而思考、行动和改变则相对困难,在缺乏觉知的情况下,我们会本能的避难趋易,不自觉地沉浸在表层的学习量中。
表层学习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比如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习了5个小时,结果都能立即看见,而底层的改变则不那么容易发生。
停在表层我们就会陷入欲望的漩涡,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却收效甚微。若能深入底层,盯住实际改变,我们就能跳出盲目焦虑浮躁的怪圈。
比如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与意义比读很多书,但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
时常以这样的标准指导自己学习,我们的收获就会越来越多,焦虑就会越来越少,耐心自然也就越来越强了。
05.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的上升曲线。
而在学习的这个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个平台期。
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了一个平台,期间在平台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展,甚至可能退步。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的巩固,到了某一个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的上升阶段。
比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过滤器”,通常需要6个月才能突破平台期,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努力坚持了5个月,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就摇头放弃了。
因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神经元连接,会在放弃练习后弱化、消失,下次学习就得重新开始。
当我们清楚了上述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
同时我们不会因自己进步缓慢而沮丧,也不会因别人成长迅速而焦虑。毕竟各自所处的阶段不同,只要持续创造价值,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眼光的结果,这也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
06.意识分层有好处也有副作用
意识和潜意识的的说法并不陌生,有时候总是会做一些让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
既有理智脑和本能脑的区别,人类的意识也有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
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行成了人类意识的分层,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
如此分工,意识便得到了解放,可以全力投入到高级的社会活动。
然而,进化是一把双刃剑,意识分层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
因为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左右意识。
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比如明明想去学习,结果却转身拿起起手机,明明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
就像背后有个影子,它能影响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回头一看,一片模糊。
这种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而迷茫和恐惧又使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继而影响人生的走向。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认知能力也就越强。
认知能力越强,消除意识分层的能力也就越强,正如你知道了“元认知”,就知道了该如何反观自己。
知道了“刻意练习”,就明白了如何精进自己,知道了“运动改造大脑”,就清楚了如何激发自己的运动热情。
各领域内的精英不是比其他人了解的知识更多,而是他们盲区更小,认知就更清晰,因而也就更有影响力。
但不幸的是,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生命的首要任务是生存。
于是,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则是节能,能耗高的事情都会被认为是对生存的威胁。
而潜意识没有思维,只有本能,它会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诱导我们娱乐享受,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碍学习的。
而人若不学习又无力克服本能这个怪圈,使我们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必然陷入混沌往往很难跳出。
07.努力做高耗能的事
很多书中、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进而感悟和行动。
而现实中,很少有人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总是习惯在舒适区兜圈,重复已经掌握的。
对真正的困难,视而不见,这背后都是潜意识在操控,因为基因认为这样做耗能更低。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
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更喜欢勤奋的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真正的困难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希望能够搪塞过去。
结果模糊点越积越多,以致无力应付。
不难发现,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08.直面困难、情绪,它终会消散和解决
海灵格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这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动脑,享受幸福,也需要动脑平衡各种微妙的关系,而承受痛苦则只需躺在那里不动。
正如美团创始人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
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并不明确。
痛苦的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
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轻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
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把它挖出来。
一层一层地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坦然地承认接纳那些难以启齿的想法,让情绪极度透明。
虽然去直面情绪,不会让痛苦马上消失,甚至短时间内还会加剧痛苦。
但这会让你主导形势,至少不会被情绪无端的恐吓。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一旦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你的生活将会舒畅无比。
09.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
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于环境干扰或者意志力弱,其实,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所谓选择模糊,就是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
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你的心中有很多欲望,脑中有很多头绪,或者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就会进入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的状态。
就像自己始终站在十字路口,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不确定性中。
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的逃避。
我们从远古时代进化的过程中,本能的一个反应就是为了活命。
逃避不确定性被写入我们的基因,所以当我们的头脑中有很多模糊的选项,我们就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个最清晰、简单和确定的选项。
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学会花费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思考。
如何拥有足够清晰的目标,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
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这注定是一条更难走的路,不过也无需害怕,鼓起勇气面对就好了。
10.潜意识和意识就像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读书如果单纯运用理性,我们通常会在看完整本书后花大量的时间梳理作者的框架、思路,以此来表明自己读懂读透了这本书。
如果顺从天性,看完书我们可能会放下书本去玩手机了。
更好地读书方法或许就是你在读完整本书后,过几天再问自己,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
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就会获得最大的收获,其他的内容可以放到一边。
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
因为在拉伸区内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见效也最快,很容易产生心流。
可见,学习虽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在合适的区域内,我们依旧可以体现到轻松和有趣。
如果你感受到的总是痛苦和无趣,那十有八九是感觉不对,要么在困难区挣扎,要么在舒适区打转。
似乎工作之后,持续地保持专注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事情很多,干扰项也不少。
总是干着这件事情,脑子突然想着另外一件事,脑中的意识想法仿佛在千头万绪中跳跃。
专注的做一件事越来越难,保持一定的专注力成了一种稀缺能力。
11.行动和感受是统一的
分心是司空见惯的,可能你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甚至还对自己一心二用而沾沾自喜。
但这种行为模式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渐生愚钝。
刚开始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很投入专注,但随着行动越来越熟练,我们在行动上集中的注意力越来越少。
不再耐心地去感受行动,分心代替专注,身心开始分离。
缺少感受的行动,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缺少感受的人对凡事都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在行动中失去了感知,注意力也因为缺少了感受而无法形成反馈闭环,因此身体和动作开始不自觉的变成麻木或走形。
就身心分离这种模式来说,身体上的影响实属小事,真正严重的是他对我们的情绪状态和能力提升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觉的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二是觉得当下太难,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
因为身体受困于现实,只好让思想天马行空。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经历着什么,只要现实中稍不如意,我们就可以让思绪上天入地,瞬间逃离困境,享受想象中的舒适和快感。
但我们得承担走神后带来的各种损失,走神时我们要么沉淀过去,要么担忧将来。
要么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生命是由当下一个个片段组成的,身心合一的片段组成幸福专注的高质量人生,身心分离的片段组成低质量人生。
分心走神,还会造成拖延和低效,因为情绪总是滞后于行为,所以人们做事时进入状态往往很慢,需要情绪过渡。
分心走神的背后是逃避,面对困难时,身心分离的人总会不自觉的退回舒适区,而身心合一的人则更容易跳出舒适区,直面困难。
但我们无须为自己的分心走神过于自责,因为从微观上来看,分心走神原本就是我们的天性。
在进化当中,每次提取信息就像在我们大脑的数据库中挨个搜索一遍,背景关联搜索的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能耗。
但是它的副作用是我们的感官所听到、看到、摸到、尝到、嗅到的任何信息,都会引起其他记忆内容。
又因为感官受潜意识控制,而潜意识永不消失,所以我们只要醒着,这种分心走神,随时可能发生。
让感受回归行动,专注身体的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
而感受身体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比如冥想,就是让我们感受注重我们身体的每一个感受,也是锻炼身心合一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2.用正确的方法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因沉浸能力不同,人类最终处在了不同的层次。
如果我们希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刻意磨练这种品质,或许这正是改变你我命运的金钥匙。
虽然很多人能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能放弃娱乐,甚至能大量练习,努力到感动自己。
但他们就是无法让自己变得卓越,这世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然而这种深度沉浸的专注力,不能仅靠热情,它更是一项技术,是有方法论的。
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
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只靠重复的“埋头苦干”和“正确的方法”相比较,两者相去甚远。
“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几个特征,
第一,要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目标定义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就越精进。
如果目标太大,也可将它分解成小目标。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谁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沉浸的关键是要做到极度专注。
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
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极度专注不仅是学习的关键,也是灵感的来源。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一般而言,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通过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不足,。
缺少反馈,我们极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
因此,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模型:
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灵通道,沉浸其中。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
这样我们就能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通过正确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专注沉浸能力,也就是提高学习力。
13.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的边缘
蔡垒磊的微信公众号叫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一个和第三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
也就是说,要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再学习。
所以说学习不是一味的努力,目标很重要,学习方法同样很重要。
就是说你学习的内容和你自己是匹配的,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
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才会让学习能够坚持下去,才进步最快,最有效果。
匹配原则不只适用于学习这个领域,几乎所有的领域都遵循着这个规律。
这让我想起来登门槛效应,说的也是要循序渐进的发展成长。
我们不能和别人去比较,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比如说学习这件事情,成绩不好的同学,想要奋起直追,想到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努力比拼。
于是他们也和成绩好的同学一样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结果人家学得挺轻松,自己却觉得很痛苦,差距越来越大。
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成绩好的可能刚好在拉伸区,而自己可能在困难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沉得住气,主动降低学习难度,循序渐进的成长。
从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的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会不断扩展。
原来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当然速成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一点的扩大,所以我们只要遵循匹配的规律,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
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成长自己,重塑自己。
14.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现今学习已经不必那么费劲,人们有太多的方式让自己可以轻松地获取知识。
比如每天听一本书,参加名人的线上课,或者是参加某某学习社群,轻松获取高效干货,以为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就肯定有所成就。
可惜这只是一种错觉,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地损耗着人们深度学习的能力。
一部分知识精英依旧直面核心困难,努力的进行深度钻研,生产内容,而大多数信息受众始终在享受轻度学习消费内容。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人才。
以阅读为例,由浅到深依次为听书、自己读书、自己读书+摘抄金句、自己读书+读书笔记、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输出教授。
当前有很多听书产品,读书达人用十几分钟解读一本书,假设我们一天听一本,一年就能听300多本。
这种便捷、浓缩干货的学习方式,看似轻松高效,实则处于被动学习的最浅层。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让别人知道或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信你可以试着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向别人清晰的陈述,你会发现这并不容易。比如说你想把你知道的东西写成一篇文章,这也并不容易。
明明心里想得挺明白,写的时候,讲的时候就不知如何下笔或者开始语无伦次了。
遇到这种困难,才是深度学习真正的开始,因为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
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用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的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起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可见,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
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
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
《好好学习》一书中的作者成甲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深度学习,除了能让我们不再浮躁,能磨练意志,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跨界能力的提升。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提到,人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层次。
知识是最不具有迁移能力的,你成为医学博士,但也照样不可能会做麻婆豆腐。
技能通常有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迁移性要好一些,而到了才干层面,职业之间的界限就完全打破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能够轻易的跨界?因为他们通过深度学习,已经拥有了某些才干,而这些才干在其它领域同样适用,所以他们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熟悉知识与技能就玩得转。
15.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我们学习成长的目的不是把其他人的知识搬过来。
我们无法寻找到和自己非常匹配的一个最优认知体系,并能全部学习。
因为别人的认知体系和我们自身的实际需求有差异,因为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而是“判断和选择”。
正如万维纲所言,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点正是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区别。
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换句话说,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
这部分有效的知识是能帮助我们判断、选择、行动,改变和解决实际问题。
认知是一种能力,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的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
可以想一想,他人的认知体系中,很多知识纵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
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最近的知识体系。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不断收集该领域内触动自己的信息,然后加工整合,形成独特的认知体系,所以我们也要尝试建立独一无二的认知体系。
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所以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
然而,光触动仅仅不够,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作出反应,那么,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
而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获取反馈,正向积极的反馈是促使我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16.要想具有行动力,你必须要清晰自己的目标
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知道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光知道很多真的没有用,如果把知道的不缝接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用于在人生过程当中的判断和选择、行动。
知道再多有什么用呢?因为从知道到做到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你的目标清晰,你才会更专注。我们把要做的事情排个序,要事是第一。
这样可能会使自己的目标更加清晰,但是并不够。
比如说读书或者是锻炼,你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想法,但是你并没有想清楚,明天起床后是先跑步还是先阅读?
即使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了,也不确定要去哪里跑,跑几公里,跑多长时间,穿哪套衣服,万一天气不好怎么办?
不知道到底要读哪本书,从哪里开始,读多长时间。
一切都只知道了大概,这对于提升行动力来说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目标细致化、具体化,这是一种能力。
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如果说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比较多,那我们可以每天写一个计划本。按照重要的权重列出顺序每天进行看。
这样做的目的呢,并不是让自己非常严格的去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避免遇到干扰。
避免我们把自己真正想要做的要事忘记了,遇到干扰我们也能及时调整计划。
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自己热爱的事,比行动力本身要重要的多。
因为一旦有了热情,你就会自带“要事第一”和“提高清晰力”等各种属性。
你如果陷入了怠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动弹不得时,往往是因为你的大脑处于模糊状态,大脑要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么同时想做的事太多。
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他们比任何人都愿意花时间在想清楚这件事情上。
而普通人似乎正好相反,喜欢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洪流中随波逐流,因为这样似乎毫不费力。
所以在普通人眼中是“知易行难”,而在聪明人眼中是“知难行易”。
17.想清楚重要,而行动力更重要
虽然想清楚很重要,但当我们绞尽脑汁去想,却仍然想不清楚的时候,那就依据前人的假设,先行动起来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接近目标的本质,才能想的够清楚。
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更是一事无成。
事实上,你只要做上一次就会发现,做成一件事真的是很不容易。
那么就有了一个悖论,当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以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于是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和想法,而欲望越多就越做不成事。
打破这些悖论的方法,就是不计得失的先行动起来。
但是,任何行动只有积聚了足够的量,才会突破发生改变的“阙值”。
你在看行动之后,看不清结果,体验不到好处的时候,你就想象一下自己的行动量够不够,你只有突破阙值才会真正的发生改变。
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
当我们进行认知学习的时候,却会产生一种天然的错觉,认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好像掌握了一项技能。
比如,当我们学会一个知识,明白一个概念,在想通一个道理或在知道的那一瞬间,我们确实提升了认知,甚至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到。
但道理再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不去刺激相关神经元的强关联,这些美好的认知将永远不会真正对自己产生影响。
所以从现在开始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者想通一个道理后,不要高兴的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当“改变”成了我们读书学习的最高目的,那么我们的学习量还有可能下降。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当你凡事都以改变为标准时,你成长的路径就会更加清晰。
18.问题很多,增加自己的心理容量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家都听过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
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背后C的间接原因,而引发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B。
简单说就是,A是某个事件,B是个体对这个事件的看法,C是由这件事引发的结果。
同一情境下(A),不同人的理念以及评价、解释不同(B1和B2),那么就有不同的结果(C1和C2)。
因此,事件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和解释。
正是由于我们常有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我们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会不断地遇到问题,人生似乎就是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但我们一定不要陷在问题里,问题是解决不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之外。
《认知觉醒》一书中也提到心智带宽,心智贷款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
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前提下,贫穷确实使人变笨,这不是因为贫穷让人能力不足。
而是贫穷造成的稀缺俘获了人的注意力,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
稀缺只是“变笨”的诱因,事实上,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
比如明天的演讲、考试的期限、失业的担忧等等,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这个问题或者事情牵扯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或者说我们因此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甚至是我们产生了很多的情绪,比如紧张、焦虑。
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的“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心智容量增加了,以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早都不是问题了。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件事情在当时认为非常严重,让自己烦躁、焦虑,甚至不知所措。
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再想起来,竟然想不通当时为什么自己当时那般想法。
这就是自己成长了。
有句话说“人的心是被委屈撑大的”,意思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你的心理容量增加了。
另一方面保持觉知,学会做减法。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脑子里存在着大量任务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
真正的行动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19.提升自己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ABC理论解释了,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造成不同的结果。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我们每一次的观察、表达和行动,都只能影响这个多维世界的一个维度。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理解,这世上没有什么神奇的招数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接触到的观点方法通常只适用于特定的角度和范围。
很多领域的泰斗,再针对一个主题,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万字的论著之後,都会发自肺腑的在书中声明自己的见解非常有限。
比如德内拉.梅多斯在《系统之美》的前言中写道:我想告诫大家,本书和其他所有书籍一样,也存在偏见和不完整性,我在本书中阐述的内容可能只是系统思考领域的九牛一毛。
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成年之后,有时候会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有时候还看不惯老一辈人的言论、习惯,甚至接受不了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干涉)。
很多儿媳跟婆婆不和睦,在带孩子的问题上矛盾不断,也有很多亲密的夫妻常常因为对同一件事情存在分歧而相互呕气。
如果我们知道出现这种情况,仅仅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自己不同,就容易明白他们其实并非存心与我们作对,甚至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无论你当前处于何种情绪漩涡,只要自己愿意,总能找到更好的角度。
只是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时,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光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孰优孰劣,孰喜孰悲,一目了然。
(齐帆齐商学院年度品牌营第101篇,字数12396字,累计1950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