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体会九:认识共同体

——《教学勇气》学习体会九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97天(加上打卡鸭21天),开始阅读第五本书《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的《共同体掠影》、《现实是群体共享的》、《重温真理》三节。

■ 共同体掠影■

      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共同体模式 (而不是共同体本身)在社会上就像野草丛生。我会先考查一下治疗、公民和市场这三个当今十分显赫的模式,希望能为教育所期望的共同体提供更清楚的认识。

      最常见的是治疗模式。由于亲密往往被视为治疗分离带来的痛苦的最佳方法,所以这个模型使亲密在人际关系拥有最高的价值。

      共同体的公民模式具备教与学的重要特征。在一个被竞争、种族和性别分化的社会中,在多个场合,我都为高中和大学教室里更多元化群体的共同工作所感动,尽管我们观察到,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共同工作伴随着彬彬有礼,相互发表着“决策正确与否”的论争,当我们要重新编织破烂的公民关系网络时,教育机构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织布机。

      市场模式的基准很简单:教育机构若要改良他们的产品,就一定要加强与消费者的关系而且要对他们更负责。一定要把付出学费的学生和父母看成是消费者,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机会去批评他们所购买的东西。这些批评一定会传给那些产品的制造者,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改革下一代的教育和满足更多消费者。

      学生可能要过许多年才会感谢一位曾令他不满的教给他真相的教师。当教育共同体的市场模式假定顾客永远是对的时,无论它的问责伦理标准怎样恰当,它都不能达成优质教育的初衷。

现实是群体共享的■

      我们寻求的共同体模式是一个能拥抱、指引和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也就是认知、教学和学习的使命。我们将从最具挑战性的教学概念的核心:教学就是开拓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来寻找这一概念多方面的线索。

       真正的共同体的特征体现于这一主张中: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

        走向了解真正的共同体的第一步是理解共同体是现实的必然形式,它是一个所有生物共存的矩阵。下一步把我们从现实的本质带到我们怎样去理解它: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之中,我们才能理解现实。

      真正的共同体是这样一个认知形象:既拥抱所有事物所依赖的生存巨网,身陷网中,又拥抱那些恰好对我们认知事物有益无害的事实。这个形象不但托起了人类的存在形式中显见的联系——不论亲密性、公民性还是责任性,还包括了我们与非人类的存在形式的隐性联系。它是一种有能力担负认知、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使命的共同体模式。

■ 重温真理■

      真正的共同体代表着相当不一样的认知。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犹如真实的生活,不存在纯粹的知识客体,也没有绝对权威。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犹如真实的生活,真理并不生活在假设之中,而教育要远胜于把假设运送给消极的听众。

      当我们试图去了解真正的共同体的主体时,我们就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分享观察和释义,互相纠正和补充,一时因论争而分开,但接着又因达成了共识而结合。

      跟客观主义者不同,我不明白真理存在于我们就知识客体所得的结论之中。既然结论不断改变,怎么可能?我所理解的真理是激情和有原则的质疑过程与对话本身,正如不断挑战旧结论和产生新结论的共同体中的动态对话。

      随着我们的认识日益深入,主体最终得以命名,我们也得出结论,我们认识它了。但是超验性的主体随时会给我们惊奇,呼唤我们开始新的观察、解释、命名,进入永远无法完全说定的神秘世界。

      超验的开放性把真正的共同体与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区分开来。在这个共同体里,认识真理和陈述真理的过程既不是独裁式的也不是无政府主义的。反而,它是一场亲和与距离、说话与聆听、知与未知间复杂而永恒的共舞,令求知者和被知者成为合作和共谋的伙伴。

      现实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在这种紧密联系的大网中才能认识现实。共同体是个体内部魅力外见的标志,是自身认同和完整与世界联系中的交融,它能帮助我们从内心世界融入课堂以及更大的世界。共同体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它在形成之前,一定要在完整的自我中生根。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后才能与别人和睦共处。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教育共同体是我们教学所需,能够帮助我们更新和实现教育之本。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认识了解教育共同体,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勇气》体会九:认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