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如人生

本文系原创不是首发,文责自负

家乡的小河,昼夜不息,潺潺的样子就像诗文一样悠美和谐。

(一)

干农活累了,走进沟叉小溪边,用手挖出个小坑,待泉水澄清后,掬一捧,清凉沁脾的泉水真让人疲劳顿逝,精神倍增,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无私给予了这里人们天然纯净的干醇。

小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过去农村人洗澡基本就是河套,更早些时候,包括洗衣。小溪秀丽蜿蜒,还是孩子们嬉戏的好地方。伙伴们在清澈的小河里放送纸船,望着鱼儿跳跃的河面和悠悠东去的纸船,潺潺流向远方,承载着他们的梦想,点点远排空。

小河滋养万物。河里有鱼,一般不超过十厘米,如果挤出内脏,洒盐晒干后用油一炒,会格外地好吃。捞鱼前他们要做网,先买来纱窗,做成筒形鱼网,再用粗铁丝围成四方形的进口。到河里,将鱼群驱赶至上游,然后在不远处的下游开始下网,往往由一人逆流将住鱼网口,另一人绕岸跑到鱼的更上游,边走边往下游轰鱼。这时,鱼群就会顺势而下,直入网中。这时拎起网口,拖到岸上开始倒鱼,然而捡入水桶中。有时捞的鱼很多,晒干后送给亲朋好友品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二)

河也有一个带来美好的同时,也遵循大自然辩证法。小时候的一个非常燥热午后,一晌贪欢。醒来时发现自己在被垛上躺着,屋门口还竖起一个大木板,屋里已经进了好多的水,大人们正拿着脸盆匆匆地往外面舀水。情急之下,抬头望望屋外,天色很暗,地上全是积水泡,不断狂下的雨水激起了无数个箭头,不知是谁家的柜子正飘在街上,有人正骑在柜子上强摁着,样子极其的努力……

上小学的时候,要穿过两条小河。平日里潺潺而流,淌水摸鱼,带给我不少欢乐。而到了雨天,河水暴涨,哞叫如牛,看了叫人眼晕、胆寒。这时,我们成群结队滞留在河对岸,学校分派老师领着过河。时近傍晚,饥饿、寒冷、害怕,我们站立都很困难了。河对岸,不时有家人们匆匆赶来,把学生接回家里。那时,最幸福的事是不再过河。

村里人把河水暴涨叫做“发水”,每次“发水”,离老远就能听到水的咆叫声,河岸的沟沿不断地坍塌,轰隆一声掉进河里,掀起一片泥土和水沫。雨停之后,村民们走出家门,有的到地里看看庄稼,有的出来看水情,有的赶到河边掏水柴。那个时候,烧的东西还很匮乏,由于“发水”,能从上游冲下来一些树木柴草,大人们往往抓住这个机会,从家里拿来钩杆铁齿,冒着生命危险从咆哮的河水中拉回飘流物,以解燃物之急。那时彻知:幸福和温暖是靠付出和劳动获得的。

(三)

隆冬腊月,在个别小河的拐弯背风处,总会氤氲着一团雾气。河面处有没结成冰的地方,缓缓凉凉的水,那是暖泉。四季不歇地从河床深处往外冒水,即使是严冬也是如是,这里是散放牛羊喝水的天然水池,也是山野里各类动物栖息解渴的地方。

有水的地方必有山,水流的地方,林绿草茂、畜旺粮丰。一些珍奇动物纷至沓来:沙棘林里獾狐出没,花果沟中野鸡打鸣,水田边天鹅理翅,甸子里水鸭戏波,家乡一片郁郁葱葱。

(四)

后来有机会在整个县的版图上跑,发现儿时虔诚的小河,竟然东去不久就直插北面而来,并在最东端奔汇形成一条浩荡的大河。家乡的小河九曲回还,经历了孱弱和曲折,终究还是找到归宿。

而我们呢?农家子弟,童年的眼界只有无边的山岭、清瘦的小溪;伴着功课和玩耍,一路走进青年。时光悄然,载着读书时或多或少的专注,客观上禀赋、性格和家庭不同,导致有的去了远方,有的留在了家乡。但彼此都在寻找着幸福,像河流一样根据地势、地貌迂回前行或纵横捭阖,执著地追逐着各自人生的归宿。

哦!河如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