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应该加入空门吗?

        年级不大的子贡就成了一位十分成功的商人,他不仅口才好,在外交上也很有办法,但是这样成功的商人为什么会拜如孔子门下呢?因为他渴望追求除了外在的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或者说他想知道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孔子说子贡是一个器具,而且是一个如此精美的器具,就说明子贡的学问已经不弱了,孔子也十分认可这一点。但是子贡还没有把自己装满,它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但是不管怎么说,子贡自己能成为器了,虽然肯定与颜回完全比不上。但也不是一般的学生可以做到的。但是这个已经成为瑚琏的子贡找到了他来孔门的目的了吗?或许没有。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孔子说,赐啊,你来怎么这么晚?其实就是在告诉子贡孔子想让子贡传到。子贡听了这些,他说了点什么吗?没有,他什么也没说。这不是因为子贡没话可说,而是子贡自己觉得说这些都不是发自内心的。其实在这时子贡十分清晰自己应该说什么,此时对孔子最大的安慰就是子贡告诉孔子自己与其余底子们会把大道推广下去。但是子贡没有这样说,因为子贡内心其实对于大道是否能够实现并没有充满着自信,甚至连想去传道的心都有些缥缈。

        孔子去世后,其他弟子们都守孝守了三年。这原本是对父母的礼仪,是不需要对老师做的。但是就连认为自己父母都不需要守孝的宰我都为孔子守了三年。其他弟子在守孝三年后就相继离开了,但是子贡又在此独自守了3年,3年后才离开。那么这在这六年中子贡都干了些什么?他还是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去传道。

        子贡当时其实是想去传道的,就不过被自己对道德理解和外在的因素所克制住了。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贡当前的阶段,还需要通过孔子的言语来领悟大道。而现在孔子本身不在了,子贡就只能靠自身了。而子宫自己深知自己对大道的理解还不够,要是去传道的话,会不会就错了?但是这只是一方面。

        子贡内心里是知道大道是肯定传不下去的,孔子与那么多优秀的弟子耗费孔子一生的经历都没有把大道推出去。子贡没有孔子,也没有了大师兄颜回与子贡,道怎么可能传的下去呢?但是自贡的这些看法都是因为他对大道的理解还不够深。

        如果我们用心传到,但是国君不采用,那是有国者之丑。但是要是我们自己不努力,反倒怪罪外界太过于黑暗,那就是我们的丑了。大道是否能被接受,我们管不了。但是不能因为外部没有收容我们的地方,我们就停止对道的修炼。但是子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作为一位商人,子贡其实更注重实效性。但是自贡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对商业的理解直接搬到了对到的理解上。子贡认为传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世界中的更多人学道,但是这不是传道的本质。传道是需要先内修,再传道。但是传道不是本质,内修才是本质。在外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如家。但是子贡还没有完全领会到这一点。

        孔子去世后,子贡没有去传道,也没有再做出任何出色的外交,再也没有做出任何被后人记在下事情。而这在某原因上都是因为子贡加入了孔门,那么如果当时子贡不加入孔门的话,会不会过一个幸福的人生? 我觉得可能不会。

        当时子贡加入孔门肯定不会是因为钱不够才来的,那时的子贡已经是一个不为钱发愁的人了。子贡加入孔门是为了去明确己的方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说明子贡对产生了过道的渴望,产生了对生命意义的寻找。而这也许注定了子贡不会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一生,不会仅仅满足于本能的层面。子贡看到了生命意义的光芒,但是子贡看不到也罢,一旦看到了就再也回不到原先黑暗的洞穴。见过光亮的人绝不会忍受黑暗。质疑过意义的人绝不会再次满足于本能满足。

        一但产生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也许子贡加入孔门就是一件注定中的事了。但是我觉得加入孔门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如果子贡当初有了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而不追问下去的话,子贡很可能会像很多富人那样有很多钱,但是生治并不快乐。而这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期待很久的一件事情 比如去一个心仪的地方旅行,但当你看完景点,在返程的路上是,你突然问,我想象中焕然一新的感觉在哪呢?我期待已久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吗?这就是意义的问题,我所有梦寐以求的事情当发生以后就结束了吗?

        而如果想出这个问题,那么在意义与财富之间的选择就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选择生命的意义,因为一旦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你也就已经不会对外界有任何满足了。如果你内心不知道意义什么?外在的钱财现在又有什么意义?而子贡现在面临的正是个问题。所以现在对于子贡来说道路也许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加入孔门。

        在给孔子守丧的六年中,子贡聚一直在纠结自己到底是去做官还是传道。我觉得如果子贡想让自己在后生有更大的作为的话,他的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传道。

        子贡最初加入空门就是因为子贡遭遇了意义问题,而现在他想明白了吗?没有。从子贡对道的理解就可以看出来。那么此时的子贡再做官还可能成大事吗?不太可能了。如果子贡去传道那么子贡必然会产生对没有传道的,没有完成孔子托付给自己的使命。而且子贡也已经抛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但被抛出来就不会轻易的被放回去,何况子贡对道的理解还是有的,而且不浅。已经感受过温暖的人是不会愿意再次回到阴暗之中的,而如果子贡放弃传道,放弃修身,那么就相当于退回了黑暗潮湿的洞穴。但是这注定会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明确生命的意义,那么就只能去传道并且去修道。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某种重程度上解决意义的问题。因为意义就是在不断探索中产生的,而学无止境,传道修道是没有边界的,对于生命意义探索也是没有边界的。

        所以,子贡最后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加入孔门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最重要的是子贡最后有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有没有想清楚自己方向与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应该加入空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