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254――动静只是一个

    阳明心学254――动静只是一个

      今天,读《传习录》五十二篇,感觉“动静只是一个”与“善物只是一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中指出:“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只是存天理,即是如今应事接物的心;如今应事接物的心,亦是循此天理,便是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心。”三更时分空空静静,可用万籁俱寂形容。这时,人的心也容易沉静下来。这是因为外在的环境静下来了,从而心也随之而静。这个静只是外在环境的影响的静,自己的心真正的沉静下来,还是因为缺少了外界的诱惑,而让心不起波澜才显得静。

      这并不是真正的静,真正的静是存天理的静。人的心一旦存天理,毫无杂念,就是一心致良知,是极其纯粹的。

      比如,在人群中捡拾一块垃圾,如果心静不下来,就会担心别人笑话、担心别人笑话说我别树一格、说我出风头等,这些私心杂念一出来就不好意思去做了。别看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反映了一个人的心是否纯粹,是否真正的致良知?有一颗纯粹的良知之心,就会一如既往,毫无顾及,也不会考虑这考虑那,这不是静心的力量吗?这不是达到了圣人的标准吗?

      哲学上的动静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的东西,所谓的静也是相对来说的。但心上的动与静却是真正的、纯粹的。如果心静不下来,浮浮躁躁,思想就凝聚不起来,就干不好事情。静不下心来的最典型表现,就是考虑问题浮于表面、沉不下去。人一浮躁就难以深入思考,对于人和事思考不深不透,又怎么能做好事情呢?

      凡事只有沉下心来,当心慢慢沉下来以后,才会思想清晰,思路也就慢慢出来了,做人做事也就有章法了。

      就像一杯泥沙浑浊的水,让人一看脏不可见,弄的“恶影”得很。当这杯水慢慢的沉静下来,泥水泥沙就会下沉,水也就会变得愈加清澈,泥水格外分明,人的心不也是如此吗?

      我就有一种感觉,凡是做过的事情,事后后悔的,都是因为自己当时头脑不冷静导致的。特别是在个人生气时,心会很焦躁,急急躁躁的,做事情往往考虑不周全,头脑会发热,只顾当时的情况而不顾全大局,造成事后后悔[流泪]。要想不做后悔的事情,就要在每时每刻沉下心来,让心静下来后,作的决策,做的事情,往往就会问心无愧。

      树欲静而风不止,是心被外界牵动了,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动静只是一个,就是心。外界再动,心不动,一切不动;外界再静,心不静,一切皆不净,动静自在人心。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心学254――动静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