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兵视角

嗨,你好!

今天是你陪我走过的第733天,感谢一路有你。让我们一起终身学习、运动,不负时光、不负卿!

ps:本记录了我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以来所有的文章。我相信:这就是存储,就是一个仓库,只要不断的用时间和行动耕耘,将来也一定能成为自己的资源---马琛。

生命不止,运动不息。

学习笔记(图文无关)

侦察兵和司令员的差别如何避免认知谬误

1⃣️   价值中立

德国人在一战失败后总结原因,有一个著名的判断就是:

做决策的人中间听的到炮火声的人太少了。

其实,听得见炮火的人很多,前线的将领、士兵,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侦察兵。侦察兵的作用就是以各种方式获取敌方阵营的实际情况,帮助指挥员做决策。

准确来说,侦察兵所做的工作是决策中重要的一环。

严格意义上说,侦察兵看到的情况也是一个把事实变成认知的生产过程,但是侦察兵没有决策功能,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哲学上所说的“价值中立”状态。

“价值中立”的英文是value free,value是评价、价值;free是不让评价,不让价值在中间干扰观察。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的智力和认知能力不一定比当局者高,但是他拥有一种认知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旁观者所处的场景,最重要的是,旁观者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价值中立的

推上去难,不推更难。

2⃣️   动机性推理

当侦察兵和司令员碰到同样的问题时,相对于侦察兵,司令员无法做到价值中立,或者说,司令员根据材料进行推理的时候,无形之中受到了一种力量制约,这力量叫“动机性推理”

柏拉图说:“感性时马车,理性时马车夫”。“动机性推理”就像是马车夫在驾车,而各种材料就像是马车。马车时整个行走的基础,但确定走到什么地方的不是马车,而是马车夫。

“动机性推理”理由一个特别不容易察觉的东西——维护自身的正确性和一贯性

正确性:人在形成认知时的一种近乎本能、没有意识到的冲动——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一贯性:也是一种冲动,时我们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时候身不由己遵循的一个规律,甚至可以说,这种一贯性时我们认知的一种原罪。

我们的认知自带某种傲慢和偏见,当你处在当局者或决策者位置的时候,你不可避免地会受这种力量的制约。

至理名言

相对于司令官,侦察兵的预判很少,他没有明显的动机,不像司令官有明显的指向。侦察兵唯一的动机就是,尽可能的多收集信息,即便这些信息之间是矛盾的,是无法解释的,都不会有偏见,因为他的功能就是收集这些信息。

侦察兵和司令官最大的反差是:侦察兵有一种自然的谦卑,他没有动机性推理,没有认知的傲慢和偏见,他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材料。

可怕的数据:信用卡逾期

3⃣️   社会学意义的“蠢人”

这里说的“蠢”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蠢,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蠢。

朋霍费尔所说的“蠢”是由于一个人处于某个场景,某个他不得不坚持的立场时,他会被这种场景格式化。

跟这种人打交道,实际上时跟一些既定的标准、标语、口号、模式、说辞在打交道——哪怕是面对面说话,也没办法跟他推心置腹的交流。

朋霍费尔也说过:“与这样的人争论既无用又危险”

无用:只要你的观点和材料跟他既定的东西不一样,他的感知系统就会自动关闭;

危险:如果他是你的上级,那你就会处于非常危险的位置;

和对的人一起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今天说的“司令官、蠢人”,跟我们说的“中年油腻男”之间有没有相通的地方,为什么说“要想活得不油腻,就应该像侦察兵一样,虽然地位不高,身份不显著,但内心是开放的,身体是充满活力的”。

拒绝成为“中年油腻男”,决绝和蠢人同行,保持价值中立,谨防动机性推理。

愿你成为真实的自己。

                   郑武林   2019年3月26于广州

我女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侦察兵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