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为妙

一个人,你不能说太多话,不能表达太多的观点。你说的越多,喜欢你的人就越少,讨厌你的人就会越多。

所以人们常说,好朋友之间的交往,是要保持距离的。即使聚在一起,也不能乱说诚恳的掏心话,什么“你这个人不行,你这个人缺点太多,你这个人的性格要改一改了...”试试看,立马翻脸变成仇人,不管多少年的友谊,顷刻间荡然无存。

你到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正在打骂自己的孩子,你是不能插嘴的,好好旁观得了,只能等着他尽情地打累了,你们再去聊其它的开心话——这就是好朋友。你动动脑筋想想吧,每一样事情,具有多种的看法,千人千面。比如孩子犯了轻微的错(谁知道是不是错),有人认为:1、不打不成器,狠狠地打。2、对孩子恶狠狠地咆哮,不吼一顿孩子不长记性。3、好好地说教,逼着孩子接受自己的大道理。4、不理不管,孩子的天性本来有顽劣的一面,十分正常。

你看,问题来了吧,不管你使用哪种方法,出于好心干涉别人,都会有75%的机会得罪别人。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你对各种问题都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结果一定是75%以上的概率,你把人得罪了。

谈论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无论老丁看了多少牛逼的教育学家的书,他们说的越多,你不同意的观点越多,你越是心烦,你越是不喜欢他们那一套。从一本书中,精选出三五句自己喜欢的认可的教育格言,就够了。人就是这样,喜欢寻找和自己看法一样的人,遇到不一样的观点,就会产生反感的的情绪。

学校教育也是一样。你不说主流的,大家都一致同意的东西:今年期末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会提高,你说什么话题都是白搭。对考试分数不能立竿见影的闲话,少说为妙,你说的越多,讨厌你的人就越多。

你说,幼升小的衔接班,小升初的衔接班,初升中的衔接班,上了也是白上,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你看,肯定把焦急的父母,还有全部的辅导机构立马都得罪了。

你说,可能这样做对孩子有好处,但是,也许5年后才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假如你这样说,会不会有90%以上的家长把你当做白痴。你说,那样做,10年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大幅的提升,会有几个家长能有这样等待的耐心,他们认为你是在痴人说梦话。

你引用一个教育学家的话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不是被大多数家长笑掉大牙地耻笑,嘲讽:社会和学校有何关系?社会实践体验对考试有何帮助?

不说那么多了,说一句实在的话。有空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教育培训机构吧,他们是冲着你的需求而成立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说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