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分子》读后感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终于在本周读完了,该书由著名学者许纪霖所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从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出发,记录了从曾国藩、梁漱溟、胡适、林语堂,到沈从文、巴金、史铁生、王小波等六代知识分子的更替,下篇探讨了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

这本书的导读语很吸引人:“处在近代这样一个低沉与亢奋、忧患与通达、沮丧与自信错综交织的大时代里,知识分子何以安身立命?傅斯年曾对胡适说过:'我们的思想新,信仰新......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希望读者们从书中读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何为知识分子?百度百科给的解释是:知识分子是指有独立思考能力,以阐发或者运用知识为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太宽泛了,照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是知识分子,比如自媒体人,但他们中许多人真的配得上“知识分子”的称号吗?《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这本书中虽然没有给出知识分子的概念,但从列举的这些知识分子身上能够看到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虽然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思想、习性方面有许多不同,但许纪霖老师研究的这些知识分子身上都具有浓浓的家国家国情怀,因为以前的知识分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思想早已深入骨血,所以这些知识分子都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当这种担当和抱负在乱世时期无法实施或难以改变历史趋势时,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知识分子就会陷入迷惘和可怕的孤独中。“大凡一个智者,在他所生活的时代里面,大都是失败的、落魄的、不幸的,原因无他,因为他不合时宜。”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中晓——思想上的又一位先知》,张中晓(1930—1967/1966),中国当代学者、文艺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早年显露出文学才华,1952年至上海,在新文艺出版社任编辑,1955年5月因胡风冤案牵连被捕入狱——他给胡风的信件被断章取义,错误地被认为是“最反动的暗藏反革命分子”。在狱中服刑期间旧病复发,1956年保外就医,回到浙江绍兴家中养病,病中拼命读书,写了大量读书笔记;“文化大革命”中贫病交加,不幸离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胡风平反也得到彻底平反,他的生平和文学才能得到文艺界、出版界的公正评价。

关于他在病中读书写字,许纪霖老师的叙述非常打动人:“生活是异常地匮乏。每天的食粮定量非常有限,半饥不饱,连牙刷毛巾也买不起,只能用破布条刷牙、旧布片洗脸。然而,这还不是最恐惧的。对一个有着强烈精神关怀的知识分子来说,最恐惧的莫过于内心的那种孤独感,那种无所依傍、无所寄托、慢慢吞噬着灵魂的孤独感。在十年的苦难岁月之中,张中晓除了要与饥饿、疾病抗争之外,还要与自己内心的孤独搏斗。他写道:“贝多芬曾说过:'孤独、孤独、孤独……’”“在孤独中,人的内心生长着兽性;在孤独中,人失掉了爱、温暖和友情;在孤独中,人经历着向兽的演变……孤独是人生向神和兽的十字路口,是天国和地狱的分界线。人在这里经历着最严酷的锤炼,上升或堕落,升华与毁灭。”这是一种何等痛苦、何等沉重的感受!孤独可以使一个正常人发疯,可以摧毁强者钢铁般的意志,可以令高尚的人自甘堕落。为了与可怕的孤独做斗争,孑然一身的张中晓想尽一切办法了解时事,保持自己的精神关怀和知识兴趣。没有钱订报纸,就每天来回坐六个小时的手摇船,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在县城的报栏前站立几个小时;没有资格听广播,就每天晚上将一根铁管子通到阴沟里,以便从邻居家的有线广播中听到新闻;生活是那样的艰难,连饭都吃不饱,竟然还饿着肚子省下钱去买书,几年之中积累了满满两箱子;没有一个人可以交流谈心,就将各式各样的废纸裁成一般大小,钉成本子,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下读书的心得……

应对非人的逆境和可怕的孤独,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营造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仅仅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张中晓以自己顽强的求知欲望和人格尊严,营造了这样的世界。正如与张中晓同时蒙冤的王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人的尊严越是遭到凌辱,人的人格意识就愈是变得坚强起来。这是施加暴虐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在无尽的苦难之中,外表羸弱的张中晓竟然战胜了逆境,超越了孤独,他读了康德、黑格尔、罗曼 · 罗兰、孔子、荀子、朱熹等一大批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著,记下了三大本读书笔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无梦楼随笔》。”

“一个书生,可以被剥夺公民的身份,乃至求知的权利,却无法剥夺他内心的良知和对真理的执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张中晓只身坚守的,不过是一个知识分子最起码的道德责任,对知识的、真理的责任。这责任对于他来说早已不是外在的义务,而是一种自觉的内在信仰,一种只能如此的生存方式。是的,张中晓只能如此活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探求,成为他生命存在的唯一理由和意义所在。命运愈是坎坷,生活愈是艰难,就愈加显得这意义的沉重。”

何为安身立命?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关怀: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和知识(专业)关怀。这是三种不同层面的人生关怀,有着由显到隐、由外到内、由入世到出世的区别。作为任何一代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这三种关怀都是有可能且有必要同时具备的。

起初想读这本书一方面是想了解中国古代那些优秀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是通过了解那些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和命运归宿观照自己,处于重要但迷茫的阶段,我希望通过阅读此书更加了解自己,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且热爱的道路。现在看来,起到作用了,当时那种莫名的焦灼感和孤独感慢慢消失了,我似乎更加地了解自己,我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和一些习惯爱好与书中的知识分子非常相似,之前的一个困惑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化解了,因为我已经了解了自己是那种人、适合做什么,那么人生道路就相对清晰些了,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认识你自己”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大变局的时代下,想要认识自己,想要安身立命更是困难重重,既然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多尝试不同的职业和生活体验,那就多读书,通过别人的人生故事来观照自己,认识自己,进而为自己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因为我相信选择大于努力。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里面有太多有感悟的内容,尤其是关于国民精神文化的分析非常到位,只是由于我见识浅显、格局小解读不出来,推荐大家自己去看一看,相信每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有所收获,以下是关于此书部分内容的摘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分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