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喀斯特听石与水的故事

“因水而生,由水而塑,随水而逝”

对于喀斯特认识始于一篇《桂林山水》,此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称颂时常听见。宋代黄庭坚也有诗云“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嵯峨。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千峰百嶂何。”这里的“千峰百嶂”说的正是桂林的喀斯特地貌。

图为桂林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意思是岩溶,因为那里发育有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就成了岩溶地貌的代名词,而对我们来说,最熟悉的喀斯特地形,莫过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的万丈峡谷。而造就这种雄伟瑰丽景象的力量正是平淡无奇的水。


图为云南石林

喀斯特地貌实际是含有碳酸钙的石灰岩,当它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就会变成碳酸氢钙被溶解,溶有碳酸氢钙水遇到压力或热,就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这样,在水的化学溶蚀、冲蚀和崩塌等一系列地质作用下,就形成崎岖的峡谷,秀美的峰林,壮阔的天坑,幽深的洞穴,湍急的暗河等各种喀斯特景观。


图为地下喀斯特地貌示意图


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几乎全国各省都有分布,出露地表的总面积就有13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埋藏地下的则更为广泛,被誉为是“喀斯特的博物馆”。而关于喀斯特的研究早在明朝就已经开始,《徐霞客游记》系统记载了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与区域特征,可以说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貌最早的一本书。


图为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图


在这个庞大的世界喀斯特博物馆中,最耀眼的地区在中国西南。这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貌连片区,面积共达55万多平方千米,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有最秀美的峰林峰丛景观桂林山水,最俊美的喀斯特峡谷长江三峡,地上地下,美景俯拾皆是,各种动植物隐身其间。


图为广西乐业天坑景观


喀斯特地貌区曾经是穷山恶水的典型代表,石漠化,岩壁渗水,地面坍塌都是他的代名词。道路阻隔,闭塞落后,曾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就有3个地方位于这片喀斯特集中分布区。“要想富,先修路”,改变这种闭塞的状况,交通是关键。

图为宜万铁路

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区的宜万铁路70%地段位于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在世界上属于地质复杂的铁路。全线桥梁、隧道的总长度约278公里,有34座高风险的岩溶隧道,全线建成时是2003年中国修建难度最大、公里造价最高、历时最长的山区铁路。


图为北盘江大桥

北盘江大桥更是修出世人惊叹的高度,从桥面到河谷,垂直距离565米。这个高度,比国外最高桥梁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吉焦峡谷大桥高出近100米,:这里是喀斯特地貌区,沿江10公里的山体地貌石灰岩密布,山体硬度极差,为躲避遍布山体的溶洞和裂隙,设计人员不断将桥的位置往高处移,最终将桥面定在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


图为坝陵河大桥

坝陵河大桥同样是交通史上的一个盛举,它是沪瑞国道主干线上跨越坝陵河大峡谷的第一座特大型桥梁。该桥为主跨1088米的单跨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梁全长1564米,桥面至坝陵河水面370米,建成时是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是贵州有史以来修建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

科技和智慧将曾经人迹罕至的地区变成人声鼎沸的旅游胜地,但喀斯特作用从来没有停止对工程师的考验,在喀斯特地貌上,他们的考卷同时肩负着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的伟大使命,面对大自然提出的一个难题,人们用智慧将其变成馈赠。


更多喀斯特地貌:

1、石林:


重庆万盛石林
湘西万丈红石林

2、峰丛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峰丛


桂林阳朔峰林

3、钙化堆积地貌


四川黄龙钙化池


云南香格里拉白水台

4、天生桥


重庆武隆天生桥


广西布柳河天生桥

5、岩溶峡谷


长江三峡


湖北清江峡谷

6、洞穴地貌


贵州毕节织金洞


重庆武隆芙蓉洞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喀斯特听石与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