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日 咨询师三 作业二

生命陪伴师进阶(三)

今天的课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少也比较轻松,上午讲到了认知行为流派,艾利斯和贝克两位先生,也就是之前在很多地方看到有运用的ABC理论,即事件——信念——结果,原来就是认知行为流派的内容啊。事件本身并不会对生活产生大的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信念,同样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也是在于信念。疗法会对旧有的信念进行检视,辩驳,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系统,进而产生新的情绪,行为结果,这个过程也需要练习和迁移。重点在于对认知,对信念系统的调整。

这个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长大后的另一半,很多时候都是在无形中运用的这种方法改变我们的认知。包括有些书籍,像读书会里读到的书。对我而言,生活中印记最深的应该是Z阿姨对我的影响,她当然没有这些专业的词汇,但无形中就是典型的认知行为疗法。每当我陷入到自己狭隘的认知和固有的习性里出不来时,她总是可以帮我指出我的误区不足和怎么做更好,为我的每一点点进步点赞,给到我的支撑和指引真的比我妈妈还多。

认知行为疗法和我们的冲突疗法有一定的异同之处,顺便复习了一下冲突排列:红尘我——事件——信念系统——想法分析判断——情绪感受——产生的力量——表面言行——对关系的影响——呈现出的冲突模式——真实的需求期待——回过头来,在红尘我的背后,回到内在受伤小孩——回到原始场景——连接生命本源。重点在看到背后真实的需求期待,看望内在受伤小孩,最终回到生命本源,道的空间。一次次的感受到,老师的东西真的很回归本质,很到底,我想老师所创立的这一系列体系,同样应该被记录下来,载入史册。

接下来是打磨在看美剧咨询过程中,如何运用我们人本心灵回归流派的方式做回应,我的感受是课堂上这样对来访者语言,非语言类全面细致的回应是我们在练习中的重点,包括下午对我们所作网络咨询记录的映照还原法,都是在做一个动作,不断的练习,加强熟练听全听清不漏不偏的基本功,但实际上在现实的接访中,很多时候还是在回应重点的。就像是战争片里无事时勤加练兵,练习各种规定技术,等到真正上战场了,才可以更加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下午我们就上周课程中摩擦的文章案例,经过同学间的讨论,老师的详细讲解,时隔一周重新再来判定时,看看自己真正掌握了多少,全部做对的只有YX一人,我错一漏二,感觉有些打脸,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真正掌握,熟练区分运用各种技术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定是需要多加练习的。

最后体验了映照还原法,就我们课后网络咨询练习的记录,抹去分享者部分,通过陪伴者的回应内容,辨别,整理,还原出分享者的内容。这个时候,陪伴者这面镜子的功能就显得特别清晰了。我还原的是LS的记录,确实忠于原著做得好,是可以很轻松的还原出分享者的内容,连断句都是一样的,也可以感受到分享者当时的状态。有同学也分享到了还原起来比较困难的记录,确实是可以借此检视出陪伴者自己的状态和问题。讨论时,我的陪伴记录里面是有掉内容的,回想在当时,这些内容是被我过滤掉的,因为自己觉得不太重要,不必都回应。正如老师所说:你认为重要的事一定是分享者认为重要的吗?我内心有时还是不安于这样忠于原著的回应,总有个想简明扼要一点,不要太啰嗦的自己,我想到可能和之前有人说我没有条理,没有方向感,只会抓细微末节有关,所以我总是有意识的想去提纲要领,删繁就简,理出条理来,想去补我缺的那一块。是的,写到这里,我发现自己就是这样想的。这个地方需要我去看一下,因为老师布置这样练习的目的,以及反复强调的重要性,我是知道的,却依然不能做到,还是需要去看看自己内在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年9月4日 咨询师三 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