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轻微剧透
但不影响观影体验
原因如题
在一片广袤无垠的荒漠,有一座遗世独立的小镇,镇中心乌烟瘴气的小酒馆里,杀戮和狂欢轮番上演……
说起西部世界,自然会联想到上述画面与情节,这是众多西部影片给观众带来的思维惯性。
然而在今天要介绍的电影中,这些熟悉的元素虽然一应俱全,却被赋予了全然不同以往的风味。
它就是科恩兄弟的新作:《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没错,就是无论什么题材都能玩出新花样的伊桑·科恩和乔尔·科恩俩老男孩。
虽然两兄弟最近几年的作品口碑有点参差不齐,2016年交出的《凯撒万岁》甚至招来一片嘘声。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曾经贡献出诸如《老无所依》、《醉乡民谣》、《大地惊雷》以及《冰血暴》等一众佳片的好业绩。
还记得《老无所依》中面瘫的冷血杀手和随机领便当的主角们吗?
或者《醉乡民谣》中郁郁不得志的歌手,以及那首余音绕梁的《500 miles》?
血腥暴力和诗意浪漫,这两大电影美学特征,在科恩兄弟的新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里完美融合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科恩兄弟和网飞的首次合作,阵容非常强大:哈利·米尔林、佐伊·卡赞、连姆·尼森、詹姆斯·弗兰科、大卫·克鲁霍尔特兹、汤姆·维茨等。
虽然同类型作品中,已经有了北野武和昆汀·塔伦帝诺这样的翘楚,但看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之后许多观众都忍不住惊呼:
这才是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影片以富有文学性的讲述方式展开,首先出现在画面上的是一本陈旧的绿皮书,书名就是《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它由六个发生在美国西部早期探险时代的故事组成,“巴斯特·斯克鲁格斯”是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
每个故事都以讲述者朗读小说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作为开篇和结尾,分别配以简单点题的插画,此外再无多余的背景信息交代。
观众则随着讲述者翻页的动作进入电影中的西部世界,一个看似寻常,却处处有惊喜的所在。
这些故事相互独立,风格不一,但在情绪与主题上却有耐人寻味的顺次渐进。
一开始是科恩兄弟惯用的荒诞手法,而西部的狂野随性显然无比适合这种风格。
第一个故事《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拥有美妙歌声的神枪手巴斯特独自游走在西部世界。
他总是笑意盈盈,俨然一个谦谦君子,但是杀起人来不仅快稳准狠,且花样百出。
看似所向披靡的巴斯特,不料却被不守规矩的挑战者轻而易举地 K·O 。
第二个故事《阿尔戈多内斯附近》,一个年轻牛仔决定抢劫荒漠里唯一的银行,他不但没有成功还被活捉并判处死刑。
突然杀出来的印第安人团灭了行刑队,年轻牛仔得以侥幸存活。
他加入赶牛者的队伍,不料牛群原是贼赃,青年再次上了绞刑架。
死亡在西部世界里,就是这样无法预料,又不足挂齿。
一个人倒下了,又会有新的胜利者崛起,哼唱着全新的歌谣,街道上也会流传着新的传说。
如果前两集属于轻松诙谐的黑色幽默,接下来的三个故事就沉重、悲伤且残忍多了。
《饭票》中,无四肢的说书艺人随戏班班主到处巡演,他反复表演雪莱、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时而慷慨,时而悲怆,仿佛自述身世和处境。
不料听众锐减,戏班无以为继,班主买下会算术的鸡,引来大批观众。在班主眼里,说书艺人作为“饭票”的价值,也渐渐不如这只鸡了。
BTW,饰演残疾人的哈利·米尔林,是《哈利·波特》中胖表哥的扮演者,瘦到只有小时候二分之一只的他表演功力已然很老到。
《黄金谷》,西部版老人与海的故事。
耄耋的掘金者经过不懈的艰苦挖掘,终于寻得金矿,不料却被一路尾随的年轻窃取者企图截胡。
但究竟谁是螳螂,谁是黄雀,不到最后一刻还真不好说。
《受惊女子》,跟着马车队跋涉的年轻姑娘,因为哥哥患霍乱死于途中而面临抉择,是选择眼前能为她保驾护航的牛仔,还是前方未知的相亲对象。
当她下定决心,不料却被印第安人的突袭打乱了计划。
到了最后一个故事《遗体》,这部电影也接近尾声。死亡的恐怖阴影,慢慢覆盖上故事。
气氛非常诡异,只有一辆马车和上面的5+1(尸体)位乘客。
其中三位滔滔不绝的乘客在获知对面两位死神使者的身份后,惊慌不已,不料一路沉默疾行的车夫这时骤然停车,宣布他们的终点到了……
这部新作依旧贯穿延续了科恩兄弟最爱的主题:新旧秩序的交替和那些还没做好被淘汰准备的无所适从的人们。
自信却死于非命的神枪手,他的灵魂插上了天使的翅膀,他的歌声终于可以响彻更辽远的天际。
反正世界终究被资本的洪水和贪婪的欲望重新洗牌,一切已不值得留恋。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就像一本寓言故事,它经由世世代代口耳相传;也像爷爷奶奶反复说的惊奇故事,让人将信将疑却不得不敬畏。
当六个故事娓娓道尽,观众也有如翻完一部精彩的短篇小说集。掩卷后的你,是否会思考自己的故事,走到哪个阶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