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与我们的区别
这段时间看了一部记录片。
叫做《人生七年》
1964年开始记录14位英国的七岁儿童的生活,每过7年记录一次,该纪录片已经跨越63年。
当初拍摄这部影片时是为了看英格兰的缩影各个阶层的小孩都有。
但是当导演迈克尔做到了每隔7年就拍摄,记录一次的时候,这部纪录片早就超过了人们预期的意义。
其中小伙伴就问老6为什么总有一些突破困境非常厉害的人?
厉害的人和普通的人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种哈姆雷特。
人有所长亦有所短,没有一个人是普通的就像没有一个人是厉害的一样。
正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脾气、思想各不相同,这是先天的不同。
再加上经历,理想,挫折等各不相同,所以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就连双胞胎也会有不同的性格。
李白曾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看你从什么方面来看待普通与厉害的关系,不同的立场可以看见不同的价值。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不管是在学习上、成就上、眼光、能力上会远远地拉开像老6这种普通人。
了解厉害的人,总能找到一些规律。
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老6很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现状。
迷茫,老6随机采访了不同阶段(20;25;30岁)的年轻人。
对未来的迷茫,对踏入社会的迷茫,对工作的迷茫,甚至对人生充满了迷茫。
其实古代先贤很早就告诉我们:
“志不立,如无舸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
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王阳明从小的志向就是成为圣人。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志向,期间也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在其志向的引领下一步步达成。最终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曾国藩在给弟子的信件中告诫弟子: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立志,有志者 则段不甘为下流 不甘居于庸碌者也。”
从古代圣贤的身上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人没有立志,这里的立志,可以理解为目标。
当一个人没有目标的时候,其状态犹如大江上的小船随波逐流。
不知道要做什么?
所以时常迷茫,犹如你我目前的状态。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以目标为导向做事情,这个目标一定是清晰的可以量化的,不然你的目标就是模糊的。
当你的目标是模糊的时候,你的行为就是迷茫的。
这样立下得的标其实也只是骗了我们自己而已,让自己心情愉悦。
我们拿“开心”来举例。因为“开心”是一个抽象的词语,我们要弄清楚什么能让我们开心,是财务自由?还是朝九晚六的工作?还是那该死的成就感?
最终拆分出来都会非常清晰的数字化。比如我需要刷多少题到什么程度才能考上公务员,要非常具体的数字才能给我们行动指导。
心胸宽阔,
人生逍遥。
心胸狭窄的人永远看到当下的情况,每天都会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心胸宽阔的人并不会为当下的困惑苦恼。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
“心只有拳头那么打装不了多少东西”
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装的东西太多了。自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别的事情了。
为什么北大韦神有那么高的才华?
每次看采访的时候我观察到韦神,手里总是一瓶白开水与几块馒头。
因为在韦神的心中装下的大概就是数学了。
不畏惧当下的困难,把时间线拉长往回看。当时的困惑回忆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将无序,
排列与消除。
“完成”大于“完美”,只有当你完成了一件事情,不管做的多烂,能让你成长的速度都大于“完美”。
世界上最畅销经久不衰的游戏,不知道到大家猜到没有?
是上世纪的俄罗斯方块。
科学家对这现象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得出。俄罗斯方块为什么畅销就是因为它可以让无序的东西有序的排列和消除。
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有自己的一套处理事情的逻辑。
将复杂的混乱的知识进行排列的能力。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不断地“完成”每一件事,只有当你“完成”,才能对整件事情进行总结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优化。
所以我们只需要完成与记录然后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地球。
保持学习的能力与热情。
莫言老师在《不被大风吹倒——致年轻朋友》一书中告诉如果我们想要撬动自身十倍,百倍的力量的方法。
只有读书,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撬动杠杆的唯一办法。
商业大佬雷军,俞敏洪等都有每天固定时间看书的习惯。
读书是让你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你所面对的困惑,迷茫,疑惑。你放心“巨人”们也会有,看他们是怎么面对的。
读书可以明智。
持续学习,投资自己,让自己保持竞争力,是可以让我们普通人撬动杠杆的唯一方法。
当我们一听见学习,就不愿意再继续下去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失去了杠杆优势了。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种哈姆雷特,有句话说:不幸的人有一百种不幸,幸运的人总是相似的幸运。
祝大家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