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生活经验如何转化为阅读方法呢?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吃野菜这件事,我的学生说那多好啊,绿色无公害环保,这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不能理解的是在过去,灾荒时人们挖野菜吃是怎样的一种情景。所以老师可以采用背景资料链接,视频,包括一些影视剧的片段等,让孩子明白饥饿是什么!这样,老师就通过资料拓展,多媒体等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经验。

    比如对于什么是“工分” 这个概念的教学,如果是我,我会这样教:我们学习是不是要考试,那么如何知道谁学习好呢?那就要看你得了多少分!同样,大人工作是不是也得看干的多少,这就是工分。这是第一个教学方法,字面解释;第二个方法,联系生活。出示有生产大队时的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明白在我国刚建国时集体劳动的场景,让他们明白,那时候人的收入就是按工分算的。比如电视剧《老农民》;第三个教学方法,阅读拓展文本,比如《平凡的世界》中对工分的有关语段。这样就用三个阅读方法弥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缺失。

    有感于教师的三种身份:1.要会常态阅读的读者。——说明老师首先要是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要会用心抚摸文本,不功利,不急躁,关键是不能直接看教参!2.要知道一篇文章重要的地方在哪里,必须理解、感受的地方在哪里关键要会理性分析。——理性分析的关键是老师要具备分析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足够的语文专业素养,丰厚的文学底蕴。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3.要教孩子学会阅读的语文教师。——要想教会孩子,自己要有阅读方法,方法哪里来,站在语文的角度大量阅读,看出来,自己能看出来才能交给学生。任何方法论再好,都需要自己有砖有瓦有操作!

      对于理解文本,我的感觉是老师先要自己读透文本,找到自己认为的重点与关键所在,然后站在教学目标的角度读文本,让自己的理解和目标的要求碰撞,这样不但可以发现教学的难点所在,也可以很好的检验老师阅读文本的能力。如果我们自己读到的内容每次都和文本的教学要求差别大的话,也可以考虑要改善自己的阅读了!

    关于教师如何阅读文本:作者说老师要用心阅读文本,我的理解是作为专业的阅读者,老师用心表现在读透课标的基础上读通文本,教师个人理解文本的外延一定要大于课标要求的内涵,这样既不会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教学随意化,而且会用个人独特的理解魅力征服学生,让孩子喜欢上文本,在老师的带领下读懂文本。读到这里,感觉到如果想走向高效的阅读教学,老师们要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文本,心中有学情。有目标,不会随意解读文本,过分解读文本;心中有文本,读出专业阅读者应该读出的内容。心中有学生,准确把我孩子学习的起点和终点!

      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作者提出不是设计教师要做什么,主要设计学生做什么。这一点自己体悟特别深刻:教学活动的设计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白一个教学目标需要几个相关教学活动的支撑,每个教学活动之间有什么样内在的逻辑顺序,这样些逻辑顺序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比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教学活动:1.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2.把一些难读的长句子、特殊句子拿出来读;3.读一些精彩的文段;4.最后再让学生整体朗读,读出感情,而不是通篇的整体阅读。

      在制定教学环节时,作者提出了四个固定的模式,这是我们语文教学设计的误区:一整体感知;二文本探究;三品味语言;四应用拓展。看到这里突然想到,现在的招教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着语文教学走向误区。为了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招教考试,辅导时往往会把教学设计做成模块,让考生死记,这四个模块就是比较常用的。上岗后新教师往往也会采用固定的套路进行教学。有人把他们领进去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人把他们引出来。

    读到怎样教一部分时,特别有感触,就如同《道德经》中的道,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但是如何用生活中的象来诠释道,这才是最主要的。教什么虽然很难,但是因为有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的大致界定,还是可以把握的,但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怎样教就难了。看《呐喊》的设计,惊叹执教者的用心,能从文本的外延入手突破内涵的教学设计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们往往把眼睛盯在仅有的文字上,试图从其中挖出宝贝来,就像是面对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如果没有大量的营养学、美食学、烹饪学的知识打底,你又怎么知道这道菜的好处在哪里呢?老师也应该做到利在课内,功在课外。说白了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是重要的一环。否则再多的理论、再多的方法也是空架子,即便是找名家设计出教案,我们也未必能教出味道来。相同的食谱,不同的人做出来的菜绝对是不一样儿的,看的就是个人功底。

读《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有感

    50个人六个小组的备课竟然是不同的,这让我们的老师如何思考语文教学呢?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可见一斑了。但是对于文体的把握也确实是一大难点,如果我们仅仅聚焦在课内是不可能做好文本的解读的,比如作者所说的《黄山奇松》一文的出处也是决定解读文本的关键因素。这样解读文本就有了以下几个方向:课程目标;学生学情;文本相关背景和资源。不由得想到了赵志祥老师主讲的《狐假虎威》一课,赵老师介绍说为了备课,他阅读了上百本和狐狸相关的书,才备出了一个教学设计。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用一生来备一节课。由此可见,要想更好的解读文本,老师的大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大量的阅读才会让老师打开眼界,从文本根本特点入手解决问题。

阅读《花脸》的课例有感

      通过备课小组与专家互动分析教材,把我课堂上到底要教什么,在专家的引领下抽丝剥茧,自己似乎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有了一些体会。我们通常也是先看课文讲了什么,然后再看怎么讲的,殊不知这样第一个环节基本就成了空架子。作者对童趣的分析特别扎实,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为什么选这篇文章,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文章本身,而不关注编者为什么选,这就是所谓的解读教材要和编者对话的意思吧。想起了自己2011年写的文章《教材解读的三重境界》,现在看起来还是有偏颇的,尤其是在第三重境界里,似乎也犯了教学随意性的毛病。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自己或许在阅读教学上会产生更科学、更深刻的思考吧!

    读《端午的鸭蛋》和《回忆鲁迅先生》两篇,于我而言,我的更关注如何教散文、教语言。1.文章的写作内容、写作方法、作者情感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是不可割裂的。但是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板块式教学方法却把这几点割裂了;2.汪曾祺先生对语言的认识的那段话特别中肯,值得语文老师细细体味,并转化为我们的教学自觉;3.作者分析周作人的写吃的散文,传达的是一种士大夫身份,是雅文化;汪曾祺写吃的散文传达的是生活的趣味,是趣文化。特别喜欢这样的说法。我们往往读散文就是分析语言形式,却很少关注作者的风格。前段时间读周作人、季羡林的书,特别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是要大量阅读文本,感受文本风格。4.教学方法的选择隐含了阅读取向,这是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问题,平时我们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一样的。

    听南京大学的一节公开课时,对于如何理解文本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莫教授讲的是如何理解陶渊明的作品。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都选录的有陶渊明的作品,一般情况下很多的教参或者教学设计都是站在陶渊明那种闲适、淡泊名利的角度分析鉴赏的。但是今天听了讲座才知道要像更好的理解陶渊明,一定要理解晋当时的社会风气,陶渊明的辞官、种地、穷到要饭等都是他的理想于现实的一种较量。站在社会这个大圈子里读陶渊明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他作品的内涵。比如《五柳先生传》,为什么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都是以前所不知道的。再次提醒我们解读教材还是要由点及面,再由面回到点。

阅读《小猴子下山》和《一起看声音》两个课例,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关于低年级识字: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用一体话的,所以老师在教汉字的时候就要关注到这四点。但是根据每个字的情况不同,这四点的着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注意音和形,义和用要弱一些。另外就是由于部编版教材识字量大,老师们很容易采取集中识字的办法。在低段教学中,可以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正像书中说的那样,课前就要确定好哪些字该怎么教,什么时候教。

知道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平时的教学中,我更多的是把它们当做一种虚实转换的表现手法来教,不知道是否正确。

    读《陋室铭》的课例,首先就被“陋”还是“不陋”的思辨征服了。自己在读这篇文章,理解这篇文章时也都是抓住陋字的,要么是自己理解文本不深入,要么就是望文生义的思维定势影响了自己的理解。不过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望文生义的现象也太多了,我们的老师似乎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板了。现在感觉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望文生义而缺少主动深入的阅读理解。——观念好可怕啊!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要改变自己的阅读观念。

    读《孔乙己》课例,多经典的课文!但是留在自己记忆里的只有一句“多乎哉,不多也”和“茴”字的几种写法,根本就没有想到“手”这样一个细节的处理。在教学行,自己也经常讲关于细节的概念,比如《刷子李》中的小白点,但是却没有把细节读细,只是停留在概念的教学上,明显是把语言的学习和文本的理解割裂了。如何实现文本理解与语言的有理联系,值得下功夫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