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慢慢来,比较快”

有些人,特别是那些行动力强的人,经常会告诫其他人:“慢慢来,比较快”。

很多人把这句话奉为圭臬,认为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稳妥,进步才会扎实。那他们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以后多少年能够做成什么事情呢?

实际上,有的人确实有行动力,却心中没有数,他们看到周围的人进步很快的时候,会安慰自己,慢慢来不要急。他们其实根本没有高瞻远瞩的能力,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与其说一步一个脚印,不如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想到什么做什么。

行动力强的人说:“慢慢来”,不单是三个字那么简单,他们心中有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路径,有属于自己的做事节奏和速度,全心全意地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奔跑。疑问知道自己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并不会被周围人影响。

而那些把这三个字奉为圭臬却心中没有数的人,虽然有行动力,却做着很多无用的事情,并且是踏踏实实的在做。他们不明白的是,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当下最值得做的事情。

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有一个法则叫作“重要少数法则”。

这个法则是由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提出的。他认为,大多数品质不良的问题能够形成,可以归因为重要的少数,其余的小瑕疵,才是属于不重要的多数造成的。

所以我们在处理质量问题的时候,应该先处理重要的少数。

在大学期间,我比较迷茫,觉得自己处处不够好,处处是问题,所以总是盲目要求自己去关注很多消息,那个时候信息还不算发达,互联网还只停留在拨号上网阶段。我还是用自己的可以想到的方法去获取一些信息,从政治到娱乐,从经济到军事,仿佛每天看这些就可以打开所谓的格局,拓宽所谓的眼界。

我还要求自己学习很多东西,寝室的墙上贴着“要学英语”,但其实不知道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再加上学校在那个时候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加没有什么目的性了;

要求自己读书,可是读书范围不确定,在图书馆只要看到好书,就觉得对自己有用,借回来之后乱看,并未形成知识体系。

关键的在于,自己在学校里完全自由,完全没有生活的烦恼,一阵胡乱操作以后,还不忘记叮嘱自己“时间多,慢慢来。”

一直这么慢慢来又毫无突破,一转眼就毕业了,这个时候才发现,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做,能欧改善未来命运最关键的20%的事情没有做。

那就是寻找未来的职业方向。

在这个完全自主又单纯没有压力的几年里,本应该多尝试,了解和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定未来的职业道路;为自己的选择做充分的准备。

这个问题留到大学再解决实际上已经很晚了,然而有大多数人仍然没有意识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当我开始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和刚进大学的时候相比更迷茫了,本来专业性很强的大学毕业的我,最后找到的工作却是一个边缘学科,而且属于那种进去就能看见退休的工作,毫无前途可言。

为什么同样是“慢慢来,比较快”。我的努力和别人的努力总是有差别呢?

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它重要的20%,二八原则告诉我们,80%的成果都是由20%的努力产生的。

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环节,就可以以更少的投入,收获更大的回报。

在有限的专注力、时间、精力的条件下,追求有效才是目的所在。

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种有节制的、更专注的努力方式,去追求更高的效率,追求有用功。带着这个思路去做事情,就能排除那些不重要的事,甚至排除很多根本没有必要的事。

只剩下那有效的20%,我们确实可以“慢慢来”,从而能做到“比较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慢慢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