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掐架哲学(上•武林高手)

《明朝那些事儿》这是我第四、还是第五次温故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本人以前一直是很少看书的,唯独这本书看了好几遍,春节期间又选择性地听了一遍孙一版的评书。每次讲到王守仁剿灭江西土匪和镇压宁王叛乱的章节时就会兴奋不已。这些战争场面虽远不及朱元璋时期,徐达、蓝玉灭陈友亮,荡平漠北时那样宏伟惨烈和意义的远大而名流千古,却足以让人拍案叫绝,不战以屈人之兵乃“上武”,即最上层的武战!

如果王守仁生在了崇祯年代也许大明王朝还可以再延续个一两百年,不是说王圣人的聪明能抵得过大明王朝“气数以尽”的种种不幸,自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能量,我们还是先从王先生的军事事迹开始先入手了解一下吧。就像史书记载的那样,王守仁喜欢玩“阴”的,初任江西巡抚剿匪便一战成名,十多年的匪患问题,在王大人手上就轻描淡写地解决了。先是就具体问题分析,投石问路搞定内奸,再出个“十家牌法”保甲连坐,解放初期王震将军整治新疆治安问题估计也是跟这位王家先辈学的。然后就是能打伏击打伏击,能围个半死就绝不正面冲锋,招安再选择性的杀鸡儆猴,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彻底扫平。王守仁先生连打带拉,连蒙带骗,几个月时间就这样解决问题。

如果说消除匪患王守仁用的是智慧,那么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除了守仁兄过人的智慧,还有他的隐忍、蛰伏、悲愤、冷静、果敢、残酷。。。(只是这一系列的情绪描述,我都将在后面的总结中进行数据化分析。),从手无一兵一卒,到一个月的时间,召集几万匪众平定宁王的10万匪众,除了优秀的战略制定,更有坚定,破釜沉舟的执行力。关于平叛的过程就不细讲了,总之王司令优秀的军事才华又被展现得淋淋尽致,由于心里战用的好,南昌城几乎是打的空城,而最后的决战,在没有重金重银的奖赏下,也是众志成城一举击溃叛军。王司令也一跃成为战神级的人物,以致在他年迈去平叛广西叛乱时,叛军一看是王大人来了,直接放弃抵抗投降了,古今中外何人能居此之事。

图片发自App

王守仁是一个非常瘦弱的人,并非关羽、赵云之类的勇猛无比,除了驰骋沙场,还要提防随时会降临的政治迫害,但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忠厚(战场上除外),不拉帮接派,不受贿行贿的老实人,却成为那段历史时期谁都惹不起的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首先一点,能够玩哲学,至少说明王守仁是一个无比聪明的人,大脑运算处理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运算速度再快,要得出想要的运算结果,你也得有充份的数据参数支持,也就是说有天份也不能忘了学习,而学习的过程就是给大脑输入更多的运算参数。当然学习的方法很多,有一种学习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的,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所面临的环境都会不一样,借鉴可以是一方面,但自己的路只有自己才能走出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智慧才是对自己最有效的。正如小说里提到的王守仁的哲学发展过程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整天谈论“心学”并没有什么效果,“心学”并不能打跑土匪。他隐约地感觉到,要想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那就是实践中的智慧。你不实践就无法得知。

当你得知智慧并能融汇贯通之后,你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可以起到很神奇的效果的做法,其实就并没有那么神秘了,只是你懂得如何去解这一道题了,掌握的方法越多解题的方法就越多。王司令在战争中喜欢玩阴的,就是用你不知道的方法来打你,同时通过计算也是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比较合理的方法。

这种智慧的累积会不断成就着王守仁的传奇,并让他能够一呼百应,甚至让更多的人自发慕名来拜在他的门下。但这不是王大人哲学仅仅的智慧,前面这些只是说到了做事的智慧,还有做人的智慧,而这种做人的智慧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也是并非刻意联系所得,即便如此,却在无形之中成为了最上乘的智慧。。。(下回接着分晓)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守仁的掐架哲学(上•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