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情绪不能表达,转而通过身体来表达,叫做躯体化。最简单的理解是:我不能直接对你说“不”,可我还是想表达,那干脆用躯体出问题来表达。
父母或其他大人有时会攻击孩子,这很难避免,但父母要给孩子说“不”的权利和空间,并且要看到和承认自己有时候对孩子充满了敌意和攻击性,不要美化成“我对你的一切都是爱”。
每个人都想我的身体我说了算,我们要鼓励孩子和自己,谁的事情谁说了算,谁的身体谁做主。
我们搞不定世界时,就会去搞别人,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都忘记了,不应该允许别人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当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也就不会允许自己来搞自己的身体。
育儿
武老师的前女友是李雪,一位母婴育儿博主,微博叫“李雪爱与自由”,她有一个育儿观点,就是强调给孩子几乎绝对的自由,当父母做不到时,对孩子坦然承认就好。
她的这种倡导,曾引起武老师很深的不安,很多用户以为他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其实这是她的观点。
然而时间说明了一切,李雪一直这么讲,而她的很多读者用户几年来一直在身体力行这么做,结果很多人留言对她表达无限的感,感激,因为他们发现这样养大的孩子充满活力,充满人性。
这不是严格的科学研究,但武老师认为应该可以算作一次比较大规模的真人实验了,至少他很少见到,有人说这种育儿法害了他们的孩子。
而讲到的孙博的故事,是一个活生生的成年人的例证,所以武老师忍不住想了解她到底是怎样长大的,最终做了一个采访,希望孙博这样的故事,越多越好。
问答
问:很震撼,颠覆了我的三观,原来被宠大的孩子可以这么完美。可现实中为什么被宠坏的孩子有这么多呢?宠和溺爱真正的区别在哪呢?
答:宠和溺爱这类词汇,常是太要面子的父母为自己找的托词。意思是孩子之所以变得这么坏,不是因为我坏,而是因为我对孩子太好,结果把孩子天性中的坏释放了。要知道孩子天性就是坏啊。
武老师在咨询和生活中见过很多这样的故事,父母说我们的错误,就是太宠太惯着孩子了,可你真去了解情况,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从理论上讲,生命力本来只有一种,如果被看见,就会变成好的;如果没被看见,就会变成坏的。孙博的故事并不特殊,这是人性使然:当一个孩子的生命力被允许、被看见时,就会成为好的生命力。
问答一
问:武老师有三个问题想请教:
1.)如果养育者一直围绕着孩子的感觉,那会不会使孩子一直活在一元关系中,认为只有自己是好的,其他都是坏的呢?
2.)如果养育者的真自我本身就是没耐心、脾气暴躁,甚至不太喜欢小孩的人,要求他围绕着孩子的感觉,这会不会违背了他们自己的真自我,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无法培养出真自我的孩子了呢?
3.)对于这种围绕着孩子感觉来培养的方法,理论上是接受并且认同了,可依然觉得在做的时候,无法完全放心,总会担心孩子朝着不可预计的方向发展,会变得任性、自私,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怎么破呢?
答:这三个问题都是好问题,共同之处是如果养育着自己水平低,那么难以养出有真自我的孩子。
武老师认为这种时候,诚实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当养育者做不到时,坦然告诉孩子“我做不到”,甚至“我不想这样做”;而不是“你不好”,“你不该提这要求”等。
这方面的关键是控制,就是一个基本活在一元世界中的父母,当你试着不去控制孩子时,孩子就会按照精神胚胎的发育方式自然成长,这时父母就会生出各种担心,有时会有严重的失控感。
这个时候你可以强行控制自己,懂得尽可能地尊重边界,轻易不去侵犯孩子的边界,在孩子的事上,尊重孩子的感受。
特别谈一个问题,这里面有一个区别。“养育着围绕孩子的感觉转”,这的确可能造成孩子活在一元世界中。
真自我的表达准确表达应该是“孩子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而养育者最好也是出于自己的感觉而去做事。
例如前文提到的孙博的故事,她的奶奶辞职去孩子幼儿园做校医时,应该没有强烈的牺牲感和付出感,而是乐于这么做。
问答二
问:从小宠到大的孩子,想干嘛就干嘛,父母溺爱满足近乎一切要求,一般长大被理解为“熊孩子”。
会出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理解他人、自私自利,还会把这种关系模式投射给别人,难道这也算活出真自我?
没有独立人格,习惯性依靠别人,经不起风雨挫折,做事没耐心,追求即时回报,不正是从小就顺从孩子的弊端吗?
第2个问题,如果同样的例子放在其他小孩身上可能真会造就一个“熊孩子”,难道不想学数学就顺着不学吗?怎么才能既能宠爱又顺从,还要能保证孩子的真自我呢?这个度如何把握呢?
答:首先,我们需要相信人性自身的力量,也是相信潜意识深处真我的力量,每个人自己会去点燃它。
其次,数学学不学又如何?孙博后来还是让自己的数学成绩上去了,她继续不怎么学数学,高考吃了亏,但现在她依然活得很好。
再者,鼓励、允许孩子做自己,不是插手替孩子解决问题。请注意前者和后者的区别。还是讲孙博的故事,她本来在国家单位工作,效益非常好,但她觉得没劲想辞职。
单位领导很喜欢她,觉得她犯傻,不放她走,结果她做博导的父亲,给单位领导打电话说,我相信我们家孩子的选择,单位领导大怒,对她父亲说,真没见过你这种父亲。
问答三
问:今天的课让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我的宝宝,四岁半,男孩儿,出乎意料地能感觉到别人的感觉,特别是攻击或者爱。老实讲,大人所谓的爱有时是有攻击性的。
比如很凶地命令、不带理解的说教之类,他都能感受得到,他会说“你攻击我”,相反,仔细地聆听、耐心地交流,他也能感觉到,他曾经对我说“谢谢你温柔我”等等。
甚至体会到长辈、权威虚伪的爱,也是他提示我的,我在想是不是幼儿本来就是就有灵敏感的触觉,钝感是后天造成的。另外,幼儿是否有真我呢?
答:你的孩子已经向你证明,他天然有真我。
最后的问题,让武老师感到非常伤感,人常常是这样的吧,虽然睁着眼睛,却看不见显而易见的事实。
一次,武老师的一位朋友,从北京到他河北老家找他聊天,在他家只待了一会,她就说,武老师有几句话我不知道该讲还是不该讲。
她是一个观察力爆棚的人,武老师知道这一点,并且总是受益,自然就请她说出来。她说有两点:
一是你虽然貌似在认真聆听别人说话,共情能力很强,但你并不情愿,也常常听不见;二是你眼睛那么大,但你看不到。
武老师听了很是震惊。第一点,他的倾听能力最初是听妈妈诉苦开始,自然是有很深的不情愿;第二点,他妈妈说过很多次,你长着一双牛眼,但是让你找什么你都找不到。
我们可能就是这样吧,扭曲了,麻木了。那些能直接看到真相的人,也许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问答四
问:怎样做到身心合一,遵从自己的内心,同时又不伤害到别人呢?毕竟大多数人是不够身心合一的,有时他们会把别人非针对性的行为看作针对性的行为,那么身心合一的人,即使做出了非针对性的行为,也有可能引来敌意啊?
答:当我们心中没有敌意时,也就唤不起别人的敌意。孙博的故事,请服务员关门的事情就是一个例证。
这种境界太高,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时,武老师用了王小波的说法:
当我没有主动伤害你,我就是自由的,也就是,在纯粹是我自己的事上,我爱干嘛干嘛。如果你觉得受伤了,拜托,那是你的事,和我无关。
问答五
问:真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但如果这份感受会伤害他人该怎么办?而且这份伤害的错,很明显在自己,即便如此,我们也要释放自己的感受吗?
一直信奉一句话:自律带来自由。那么这份自律,是否又包含了对自我感觉的克制?时时刻刻活出真自我,真的是正确的吗?
答:问这类问题的用户很多,武老师讲了一下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最早是理论家梅兰尼 克莱因说:攻击性的发展有两个阶段:
1.)一开始我们是觉得自己是脆弱的,所以不敢发起攻击性,担心一发起,就会被惩罚,甚至被杀死,这是恐惧;
2.)当我们觉得自己强大后,就担心发起攻击性后,会伤到所爱的人,这是内疚。
当恐惧和内疚都被基本化解后,我们就深深地懂得,攻击性就是生命力自身,它无好无坏,它是一切,这时我们就能信任自己的自发性。
所谓自发性就是想干嘛,第一时间就干嘛。孙博的幸运之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一开始就让她体验到,她的攻击性不会被惩罚,也不会伤害到别人,因此她由衷信任自己的生命力,于是她完全活在感觉中。
如果你见孙博第一面,会发现她是一个谦虚低调、温婉如水的人,完全感觉不到她的犀利。武老师认为这就是,攻击性被驯服为生命力的原因吧。
问答六
问: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的真自我。我们要与之共存,当别人攻击你的真自我时,我们要学会接受,让伤痛穿过身体。那我们不是失去了攻击性了吗?如果我们攻击了别人那么是身心合一了吗?
答:武老师从来没说过,当别人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接受,也从来没说过,我们可以去攻击别人。表达攻击性,和真发展成攻击别人的伤害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简单来说就是,在自己的范畴内,我们可以做自己,这是我们的自由,但我们没有攻击别人、伤害别人的权利,这是武老师非常反对的,也因此不断地在讲界限这个概念。
事实上,很多人在追求肆无忌惮地对待别人,想以此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当可以做到时,他们会觉得特别爽。很多人也因此而伸展开了自己,但在心灵的深处,他们一样会有恐惧和内疚,只是被屏蔽了而已。
思考
我是不是也在变得迟钝?就像文中说的,耐心倾听,共情能力强,不代表愿意听。眼睛那么大,经常找不到东西,我也经常被这样训斥。
我想起了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当他双眼明亮的时候,重要信息都看不见,当他挖掉双眼的时候,看清了一切。可能生命就存在着这样的隐喻。
溺爱不是在满足孩子,而是在满足父母。潜台词是,父母表达的我对他太好了,所以放大了他生命中的坏。
我想到了武老师对“中国式好人”的定义。在十几二十岁时,他们普遍自我感觉良好,有高道德感,比较有活力。到了30多岁时,他们开始出现自我怀疑,并发现做好人反而会带来人际疏远、被剥削等,这是自我改变的契机。
如果还没改变,那到五六十岁时,怨气会凸显在脸上;等到六七十岁时,这样的人会比较容易生病,而且身上散发的怨气,别人都能直接感受到,于是更加疏远他们。
听完感觉脊背发凉,如果没有学心理学,我会不会也会变成这种好人呢?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