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总要买东西呢?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大板块。第一个是为什么要跟孩子谈钱和怎样谈钱。第二个是关于零用钱作为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工具的方方面面,我们学习了零用钱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如何跟孩子讲清楚“需要”跟“想要”的差别,探讨了家务和报酬的关系,以及压岁钱怎么用。

那么从这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三个板块,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主义、节制消费等概念。毕竟,孩子的财商教育不能只有存钱的理论,花钱也是有讲究的。

一、孩子的消费动机是什么?

那首先呢,我来讲讲,一个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消费动机。家长经常抱怨孩子喜欢消费,花钱不知道心疼,耳朵根子也软,别人说什么东西好,就回家跟爸妈要钱买,而且一旦遭到劝说和阻拦,就觉得爸妈是对自己不好。家长真是有苦说不出。

那,孩子到底为什么乐此不疲地跟家里要钱买东西呢?有些商品明明只流行一阵,或者干脆只卖一个季度,没有它们,孩子的生活本该完全不受影响,可是为什么孩子还是着了魔一样地渴望拥有它们呢?

在给出这个答案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讲一个不用钱买东西的孩子的故事。

1998年的时候,有个叫小岛的男生,正上初中一年级。他学习成绩优异,跟大家的关系处的也很好,在家里,也是个听话的儿子。那个时候,学习之余,同学们除了踢踢球,还很喜欢聊音乐,讨论明星的八卦。有时候,小岛看到身边的同学带着随身听来学校,相互交换磁带,他就非常羡慕。

可是,他的父母并不同意给他钱让他去买明星的专辑磁带。他都是用废旧的英语课磁带把广播里播放的歌曲转录下来听的。但这毕竟不能替代每次音像店新上的专辑。有天下午,他跟一个同学路过一家音像店,就随便进去看看,当他看到王菲新发行的专辑《唱游》时,眼睛就直接挪不开了,他站在那儿,就幻想着,晚上把磁带放到自己听“李雷、韩梅梅”的录音机里,自己在被窝里听歌的样子,简直不能更开心。

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他的同学在音像店的另一个角落,而唯一的店员跑到门外去倒茶叶了,你猜怎么着,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一咬牙,把一盒磁带,塞到自己外套里面的口袋里。他胆战心惊,恐怕比以后初恋的时候心跳还要快。

结果呢?他还真就顺利地带走了这盒磁带。晚上,他百感交集地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听这盒磁带。从这以后,他又偷过好多次,而且,他也很喜欢拿磁带跟同学交换,跟大家高谈阔论。直到有一天,他被店员抓到了。他吓得不知所措。店员看他恐惧的眼神,相信他以后不会再犯,也心软了,就放了他一码,而这个人生污点才没有被彻底留在自己的档案里面。

听到这里,大家能不能体会到,对于青少年来讲,他们并不是享受消费本身。消费也好,购买也好,对他们来讲只是一个方式,甚至连偷窃也只是一个方式。他们需要的是通过这任何一种方式获得东西。而他们渴望的东西,既不是当年的磁带,也不是现在流行的运动鞋或者各种电子设备。那到底是什么呢?

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阿莉森·皮尤有一本著作叫《渴望与归属感》。她在这本书当中提到了一个新概念,就是“经济尊严”。她认为,孩子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这里面,大家会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标准,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才是酷酷的体验,而孩子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就取决于是不是能跟上这个标准。换句话说,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

孩子比大人单纯,他们更纯粹地需要被认可和接纳,所以,他们真正渴望的东西,就是归属感。家长总是搞不懂孩子为啥喜欢些花里胡哨,或者喜欢一些交智商税的东西,原来,在这些渴望被集体接纳的孩子当中,这些东西非常有价值。拥有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就是拥有了归属感。

二、如何建立孩子的归属感?

那既然消费的动机是归属感,我们今天就要从财商教育的角度,说一说孩子的归属感应该怎样建立了。

与孩子们对归属感的认识不同,真实而持久的归属感,恰恰不是通过消费获得的。消费共同的事物,只是让孩子之间可能有共同话题而已。我们都知道,穿着风格相同的人、消费品味相似的人,不一定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真正的友谊,也跟消费没有直接关系。

新南威尔士大学精神病理学研究及教学小组的杰西·贝克尔(Jess Baker)曾经做过一个重要的实验。她带领团队募集了一些7-12岁的儿童演员,让他们练习以两种方式朗读《哈利·波特》上面的一段话,以及发表一段认识新朋友时想说的话,然后录像。其中,一种是充满自信的方式,另一种是显得很焦虑的样子。然后,他又把这些录像给了其他96名相同年龄段的孩子看,让他们判断自己有愿意跟哪些小朋友交朋友。

不出所料,显得焦虑的小朋友,明显不如表现得自信的小朋友更受人喜欢。

这个实验的数据分析里有三点格外值得人们注意。

第一,显得焦虑的小朋友,他普遍不愿意跟别人进行眼神交流,而这样的焦虑感,让这些孩子缺乏吸引力。因为眼神闪烁或者躲避的孩子,让别人觉得不可信。所以研究团队的建议是,父母应该做出表率,并且多多地鼓励孩子跟别人讲话的时候,看着对方。

其次,表现得焦虑的小朋友会显得特殊,别人会觉得跟这样的人不是一类人。而小孩子最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交朋友。因此,这些充满焦虑感的孩子就不受人喜欢了。对此,研究团队也给出建议,就是家长应该协助孩子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比如加入一些俱乐部或者兴趣班。同时,应该多去了解孩子当中流行什么游戏。适当鼓励孩子跟其他同学一起玩,哪怕这个游戏你本身并不感兴趣。因为有共同话题,才能聊得下去。

第三,不管有焦虑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这么想,但是观察者的感受很明确,那就是,他们认为焦虑的人比起自信的人更保守、更不愿意结识新朋友,也就是说,他们觉得焦虑的人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这个时候,专家们的建议就是,向孩子示范如何热情地跟别人打招呼;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也要向他们微笑。对别人发出赞美或者给些小恩小惠也是表达友善的绝佳办法。

通过以上三个分析,相信各位家长都能体会到,要让大家喜欢并接纳自己,其实靠的是良好的举止和性格。我们早就说过,谈钱就是谈价值观,财商教育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品行发展。

所以,我们也同样可以给出一些财商方面的建议来帮助孩子变得更受人喜欢。受人喜欢了,有自信了,孩子就不需要用不停的消费来为自己建立脆弱的安全感了。反而,他们会逐渐培养自己真正的购物认知,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以及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提高孩子归属感的财商建议

那从财商教育方面来说:

第一,对于不敢进行眼神交流的小孩子,父母可以带他们去观察服务行业的人的工作状态,并且引导孩子在家里角色扮演。爸爸妈妈可以先跟孩子体验不同层次的服务,比如说,普通的饭店和高档一些的酒店,或者经营不景气的老百货商店和高档一些的奢侈品专卖店。爸妈可以跟孩子做一个游戏,就是让孩子回家之后给爸妈表演他眼中的普通服务和优质服务。通过这种模仿和表演,孩子自然能体会,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受到别人的认可和欢迎。

第二,可以带孩子一起研究小朋友们普遍喜欢的商品的生产公司背后的历史。无论是零食,还是玩具,还是动画片,或者运动用品,他们既然流行起来,一定有大量关于公司的背景介绍我们是可以查到的。让孩子了解这些公司,一来是个极好的谈资,二来也让孩子从根本上去明白,这些东西的本质还是用来获利的商品。就像郭德纲说的那样:“那些神佛塑像,在工厂叫活儿,在商店叫货,到了自己手里,才被供起来。”但这样做,家长放心,其实并不会影响这些商品本来具有的美感,因为他们具备的这种精神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不是有些孩子特别爱吵着让爸妈买这买那吗?针对他们,其实可以把买这买那的钱拿来当作“社交基金”,拿这个钱,给他的朋友们买点好吃好喝的,或者请客吃饭,或者用心留意大家的生日,给朋友们精心挑选生日礼物等,如果孩子之前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零用钱,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钱完成这些所谓的“小恩小惠”。而且,爸妈还可以灵活配合,出一些专项基金,增加孩子的兴趣。比方说,孩子如果愿意拿零用钱买礼物,父母就可以添加等额的钱。孩子愿意拿出100元来,爸妈就再额外给孩子100元。这个做法,实际上,从成本上来讲,比孩子没完没了地要钱买衣服、买电子设备,要经济得多,而且,实际效果也会好得多。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如果孩子真的追求好东西,其实没问题。但是像今天我们分析的这样,有些孩子,脱离实际地、甚至不顾一切地沉迷于物质消费,本质上,往往是需要被别人认同甚至钦佩。他们依靠着自己的本能,跟爸妈要钱,以为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可是当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就从本质上去着手解决问题。集体是否接纳孩子,从来不是看他是不是穿得时髦,这些都只是一个敲门砖。真正接不接纳他,要看他是否值得信赖,看他们是不是能够给人能量。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做个诚恳、大方、热情的人,做个慷慨、随和、细心的人,幸运的是,这些品格都能培养,而且,同样可以通过财商教育来帮忙。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咱们下次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为什么总要买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