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山游记

图片发自App

(之一)

  去年十一月的一天,日近中午,天气晴朗。叮铃铃,一个电话。这是我的一个学生打来的。“赵老师,忙不?我们到户外走走,到始祖山一游。”我说:“快中午了。”他说:“没事,我们常下午去。饭后休息一会一点多出发。”这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小张,现在是私企一机械厂的老板。中秋节前他与几位同学看望过我。我非常感激。这些学生待老师真好。

  十三点多,他开车带着他爱人接着我和我夫人,从长葛西站上郑尧高速,新郑西站下,直奔始祖山。

  停车后向游览区走去。

  高高的牌坊上,书写着“黄帝文化游览区”。进入览区,我们沿着宽阔的水泥大道穿涧盘旋而上,注目四望,周围是深绿色的山。边走边看,小张介绍说,“现在,许多人都在寻根问祖,以孝当先。”我说“是啊,一路相隔的新郑拜祖大奠,每年阴历三月三成千上万人拜谒炎黄二帝,海外华侨争相競往。泌阳盘古山每年三月三也是几十万人朝拜。向东几里的歌舞之乡、编衣织布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故里陉山常年香火不断。这都说明华人寻根问祖、不忘根本、返璞归真的优良美德得以发扬光、正在传承"。高速公路的这一边就是轩辕丘,始祖山。这里是可以大开发的。”这时,我们看到了景区管理处的排排房子,一边的水塘正在建设中。机器也在隆隆作响。

  往前走,我们看到了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这里还有着光荣的历史记载。

  突然,醒目的标牌指示着“黄帝屯兵洞”。小张解释说,“向前去绕弯太大,开车可以盘旋上到山顶。由这儿向上路近台阶多而陡。”“我说,就抄近路走吧…”。

  往上一看,呀!!弯弯曲曲盘旋而上的台阶简直就是“天梯”,有不少行人正在来来往往。这天梯水泥建造。就连两边扶栏也全是水泥仿木质纹理建造而成。若不细看,你会以为真的木质栏杆。我们沿阶而上,不一会走的气喘吁吁。走走停停,歇歇再走。穿过两个、凉亭看到一片平坦地。前边有陡峭青石台阶。有一二百台吧?我突然想到我曾涉足的中山陵也是这样陡,台阶还多。好不容易爬到顶大家都累坏了。刚好这里有个小摊位。卖饮料、女人头上插的花什么。我们是带的有饮料,只坐在小摊贩备的小凳上歇歇。我问摊主离山顶多远,他说,“远呢,你们走的三分之一不到。”呀!这时我才感到登山多艰辛。“人生就这样,明明知旅游很艰辛还偏要去。走着呢又觉累。当你完成行程,回头感悟到的又是一种特殊的幸福。”这就是人生中旅游的感悟。这时我们看到前边有一建筑、甚是雄伟。问摊主人,说是要建“大雄宝殿”。没钱停了。我们走近看,立柱、骨架是都搭起来了。顶棚也都起来了,但仅是坯子成了。没有几十万是建不成这样的。真可惜。再往前走,都是青石条砌的台阶。小张对我说“这好是好,就是太单调。”我一看这石条都是凿锻而成,又经磨合。从外边咋运?抬上来的?我不由赞叹那些为景区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劳动者。他们默默无闻。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

  标牌显示:黄帝屯兵洞。走近看,一个小院,三面墙,一面靠山。小圆圈门上标着“黄帝屯兵洞”。院内立一士兵塑像,靠山的地方有一洞门,被大树笼罩,树枝上挂满了红布条。洞门上雕着五个篆字。门右边墙上有一石上雕刻着:黄帝屯兵洞是士兵训兽的地方,深10多米,洞两侧有雄,狮、虎、熊猛兽像。深处有黄帝风后大鸿塑像。看完出洞我们继续前行。

  转过身去站在悬崖,脚下是山庄,小丘,小路,农田,我们拍下这一幕幕仙景。

    正往前往,看到一石碑,这是一九九0年十一月新郑县副县长霍秀珍题写,嫘祖娘娘洞简介:位具茨山主峰风后顶东麓绝壁之上,洞外搭有十余米的铁梯可攀登。史书记:黄帝居轩辕丘娶西陵之女为元妃,她教百姓育蚕、治丝、织帛做衣服,从此天下百姓称他先蚕。古传,螺祖娘娘洞是织帛的地方。我们到洞看,洞门口介绍:洞里供奉的是黄帝元妃螺祖娘娘的塑像。因她教百姓育桑、养蚕、织帛,故此百姓无冷冻之患,人称“先蚕娘娘”。

  前行是:“力牧峰”。不高的院墙,水纹状起伏。洞口三个字“力牧峰”。墙壁上、雕着简说,中、英文注。“当年黄帝为表彰作战有功的大将力牧,将其峰命为‘力牧峰’。这也是他的封地。"

  好容易又爬到一个平缓地带。问摊贩说才七百台阶了。直上到顶两千多台阶。呀!咋办?已够累了。退也退不得,进也更加累?志伟问“老师咋办?”我夫人看了下边陡立。说“上,往上还能看着台阶不玄晕”。红说“伟:你下去开车到山顶接我们,别让老师,师母累着了。”听了红的话,我挺感激。伟下去开车了。我们继续上。走走停停,歇过再走。没有退路时,人就不再犹豫。看过一景又一景。卖东西的摊位一个又一个。前边的阁己经看到。就在山顶。转身东南看,闪闪发光。红说“那就是龙头。”

(之二)

上到山顶,小张电话联系:接住了我们。山顶好阔。很大一个停车场。有一牌坊。左边是“轩辕庙”国务院2006年5月25月命名的“全国重点文明保护单位”。右边是“中华文明始祖山”标牌。前望是“中天门”。

  “中天门”左边立着一块“拜祖纪念碑”。正面是“中天门”。要上去,中间是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盘龙图案。两边是徒步登高的台阶。

图片发自App


  我们从右边拾阶而上。进入院内,看到很大一个圆池,中心立一小圆石柱写着“天心”。围绕“天心”,用长条滑石排列成放射状光柱,真似霞光万道。“天心”是天之中心,中原之中,中州之中,五行之中,四面归宗,八面来朝之意。走过“天心”池,是轩辕祜,内边立一石牌,“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东北角是高高楼阁。有小角门一一“朝阳门”可上。我们绕“朝阳门”而上。看到“黄帝迎日峰”。一边有石雕方位仪,有铁栏扶。我们在这合了影。向东看可以早早见到日出。向西转是“轩辕祠”。

  “轩辕祠”,两边对联是“始祖山吞云吐雾缔造东方大地,姬秀河含阴吸阳孕育炎黄子孙”。这祠内中天阁是记载黄帝功德的。高299米,西面看四层,东面看五层,南面看六层。是不同底座所致。是我国名山主峰上规模最大的建筑。进祠,西边是“人文始祖祠”,对联:“功大乾坤山,德高日月地”。院中立一“具茨山主峰风后顶”标柱。

图片发自App


“轩辕庙”,中国现在最古老的石庙之一。始建春秋时期。距今已有几千历史。历经汉、清修复。庙中供奉黄帝老年时期坐像。是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嫘祖宫”的对联是“功过千秋岁,德润四楼春”。有一小角门是通经碑林的。这里碑林是纪念历代为始祖山建造有功之臣的。

  看完祠内各处,向南走下台阶。看到天中石才知这也是通向祠内一个门。

    出了:“中天门”门口,才细看两边许多卖小吃、卖东西的。两边有帐篷,也有房子。我们走进停车场。这山顶停车场好大。会停几百辆车。回眸山顶,高高的电讯信号塔,巍巍的中天祠,浓绿的树木把个始祖山衬托得庄严,肃穆、神秘、多彩,让人神往。转身见到夕阳,一轮圆日西坠,我站在“奥迪”边,咔嚓嚓,伟为我拍照。留下了永恒的难忘的留念。

图片发自App


  伟说,“老师,进山来必须品尝一下山味。走,到白龙潭饭庄去。” 

  我们趋车下山,一路上,两边不少饭店。到山半腰绕道进入山涧,就在龙头的对面山涧。

  这饭店房舍简陋,砖墙石棉瓦。吃饭地儿是钢架网棚,有十几张桌。有五六桌上有人吃饭。没有围墙。西边大树枝叉上窝着鸡,吱扎乱叫。伟报了饭。炒鸡蛋,炖柴鸡、炒肉丝、炒焖子、炒辣椒。…烙馍,手工面条。炖鸡是现杀现炖。要四十分钟。不一会,小菜上来了。炒柴鸡蛋喷喷香。真的很香。吃饭余,我问老板的父母,养多少鸡?他母亲说一次养三四千只,一年养三季。呀!不少呀!怎么养?她说就在沟里,一个人专业饲养,喂时一敲铃,鸡都飞过去。吃饱就散,就在山沟乱飞。养猪也是,散在山沟里两道山沟都是猪。多少只不好说。一人专门饲养。有时猪跑外边了,也有好心人送回。有一个母猪都生过二百多头。“怪不得猪肉很香。”一会儿炖柴鸡送上来了。喷香喷香。也就二斤多吧,贵是贵了点。真是好香。原汁原味。只有那些才能吃到的。

  夜幕中我们细细品完了野味,开车亮着大灯下了始祖山。

今天的收获颇多:“浓浓的师生情意,重重的追踪寻祖的思绪,体味辛勤登山的艰辛,恭敬的尊祖敬先的情愫,仙境般的美景的赏识,返璞归真的美餐之飨,这才是始祖山游之真啼。”

        赵志敏

        :2018,02

 


 

   

       

     

     

你可能感兴趣的:(始祖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