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本事练成记,跟吴承恩学写小说系列之二

点击上方“俊斋说书”,关注后重温经典名著小故事,记得分享噢!

导读:孙少不自量力,试图用全新的视角解读西游,是从小说的行文逻辑和做人做事的启示等方面入手的。

今天我们来谈谈《西游记》第二回的读书心得。

原著第二回的题目叫“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这是四百多年前那会的人写小说最流行的起名方式。

时移境迁,到今天我们基本上已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孙少根据第二回的主要内容给它起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悟空本事练成记”。

这一回,孙少将分成六个小故事来具体说明,悟空一身的本事是怎么一步一步练成的,同时也讲讲吴承恩在头脑中是怎么构想这一回的故事情节的。

六个小故事依次为:猜透暗语、长生不老、七十二变、筋斗云、逐出师门、降魔救子,最后这个降魔救子也可以叫初试牛刀。

好,现在进入第一个小故事:猜透暗语。

在这个小故事里,吴承恩采用的详略得当的书写手法。详写的是悟空与祖师的对话,这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悟空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法术,从祖籍东胜神洲出发,登陆游方,经过南赡部洲,来到西牛贺洲,找到老神仙菩提祖师时,前后已经过了十多年。见到祖师后,本以为马上就可以学习长生不老了,哪知道祖师只给他起了个名字,就叫他一边凉快去了。这一凉快,好家伙,又过了七年。

这一段绘声绘色的对话,就发生在悟空到了菩提祖师那里七年后的某一天。

这一天祖师又登上高坛开始上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终于想起了悟空,于是就问悟空要学些什么本事。悟空一开始的回答很有意思,也许是在人世间混了十几年,学会了做人要谦虚的道理,做猴更要谦虚了,于是他的回答只有一个意思,即一切听师父的。

但等师父真的多问几句,狐狸尾巴,不,应该是猴子尾巴就露出来了,悟空后面的回答同样也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可以长生么?

到这里,我们先停下来思考几秒钟。吴承恩其实是教给我们讲了两个道理,一个是做人要谦虚,一个是做人要目标坚定,他也正是抓住了这两个基本点,来组织这一段对话的。

这一段对话,十分生动形象,大家不妨去看看原著,当然也可以看看孙少翻译的普通话版本。猴子一连说了四个“不学”之后,祖师终于生气了。

注意!祖师看似生气了,但孙少要说,这个地方才是这一段小故事最妙的地方,它是详略转承起合的地方。

对的,之后就是吴承恩略写的孙悟空如何猜透暗语。

祖师为什么要设下一个暗语给悟空猜?孙少以为其实通过前面的一段对话,祖师心里已经决定要把长生不老的法术传给悟空了,但这个法术是非常之道,夺天地造化,侵日月玄机。用祖师自己的话说,叫做“不遇至人传妙诀。”

唐朝有个修仙的人,叫吕纯阳,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也说过一句修仙的话:此身未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

祖师最后设下一个暗语,他的本意就是要对悟空再考上一考,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至人?有没有神仙骨?

当然悟空一下子就猜透了菩提祖师的盘中暗谜,这也证明了他确实是一个灵明石猴,有修仙的根骨。

古人写小说,很喜欢用一个“妙”字,什么是妙,妙到极致又是什么?孙少要说,妙到极致,就是不可说,不知道,所以有个成语叫“妙不可言”。

没错,吴承恩正是化用了“妙不可言”这个成语来写第二个小故事的,悟空辛辛苦苦地等待了差不多二十来年,终于祖师肯教他长生不老的法术了。这个法术怎么教,吴承恩自己也不会长生不老,于是他极其简单地说祖师传了口诀给悟空,然后悟空恍然大悟,习练口诀,就学会了长生不老。

到这里,悟空终于完成了自己发下的大愿心,求得了长生不老的法术。就在我们松一口气的时候,突然吴承恩,眉头一皱,又心生一计,讲了第三个小故事:七十二变。

这个故事的讲述方式跟第一个猜透暗语是一样的,也是通过师徒俩的对话来进行的,最让人佩服的,是吴承恩通过自己的描写,硬是把一篇胡说八道,讲的跟好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吴承恩通过《西游记》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神仙系统,直到今天大家头脑中的神仙社会还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就是通过一个一个小片段,就像建房子所用的一砖一瓦,慢慢地䢖立起来。

具体来看看七十二变,吴承恩突然就引进了一个严密的“三灾”系统:五百年一雷劈、五百年一火烧、五百年一风吹。

通过原文我们知道,悟空一开始是不知道世上还有七十二变这一个本事的,也的确,七十二变只是长生不老方法的一个辅助功能,它一开始的作用只是为了躲避三灾,真正实现长生不老。但后来七十二变的运用,却远远超过了长生不老,后面孙悟空的各种变化都是通过七十二变来实现的,实在可以说得上是喧宾夺主了。

如果说七十二变的引进,跟长生不老还扯得上关系,第四个小故事:筋斗云,则完全是硬生生配置给孙悟空的一项技能,它来的很突兀。

原著里面的描写如下:

忽一日,祖师与众门人在三星洞前戏玩晚景。祖师道:“悟空,事成了未曾?”悟空道:“多蒙师父海恩,弟子功果完备,已能霞举飞升也。”

翻译成普通话如下:

忽然有一天,祖师跟弟子们正在三星洞前观看傍晚景色。祖师问:“悟空,我教你的功课都学成了没有?”悟空说:“多谢师父教导,弟子的功课都做完了,已能腾云飞升了。”

筋斗云的引进,往不好的地方讲,你可以说它是缺少铺垫。往好的地方讲,你也可以说它是奇峰突出,让人始料不及。

孙少更愿意用奇峰突出来看待这个问题:长生不老,是吴承恩一开始就赋予孙悟空的一个目标,所以学会这个本事,是大家都能猜到的,然后吴承恩在长生不老的基础上引进了一个七十二变,这个本事的出现,叫人有点小小的意外,等到筋斗云的出现,则是叫人完全猜不着了。

你看一下他的写作逻辑,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但事不过三,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写文章也一定遵循这个道理的。

吴承恩奇而又奇地给孙悟空配置了三项技能,到了第五个小故事,他突然笔锋一转,让孙悟空的修行之路戛然而止。

来到第五个小故事:逐出师门。

吴承恩抓住的一个中心点是悟空爱炫耀爱显摆的性格,这是一个要不得的性格,悟空付出的代价是被祖师清理出门。后面在观音院,悟空的这个毛病又犯了,把唐僧的袈裟拿出来显摆,也引出了一场大祸事。死了老院主,丢了佛袈裟,最后还是请观音菩萨亲自过来才了结此事。

孙少在看《西游记》的时候,本只想就抱着一个看故事的心态去看,但他实在又是在讲道理的,第五个小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不要到处炫耀。

吴承恩呢,既讲了道理,又推动的故事情节的继续发展,不能让悟空一直留在祖师那里学艺。学海无涯,怎么能一直待在三星洞做徒弟呢?

悟空离开祖师,回到花果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第六个小故事,吴承恩写的是降魔救子,也可以叫初试牛刀。孙少不得不感慨吴老的写作是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这个小故事,同时让孙少想到了近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亢龙有悔的写作手法。

在这一回之前,郭靖先是吸了参仙老怪梁子翁的腹蛇宝血,然后被梁子翁一路追杀。终于阴差阳错,郭黄二人偶遇了九指神丐洪七公。

七公吃了人家的东西,教了傻小子郭靖降龙十八掌里面的一招亢龙有悔,这一招学完后,你看金庸怎么写的?他本来是把梁子翁晾在一边的,这会突然就让他出现了,于是郭梁二人再一动手,立马就让读者看出了这一招的厉害了,进而大家就可以自行脑补,降龙十八掌是一套什么样的武功了,省出去了多少自吹自擂的闲工夫。

什么叫做四两拨千斤,这就是!

是的,小说人物的出现,每一个故事情节的描写,都是有目的的。

《西游记》第二回第六个小故事,混世魔王的出场,也只是为了说明悟空学艺归来,已不是从前的那个毛猴子了。所以孙少说这个小故事也可以叫初试牛刀,其实混世魔王很晕的,为了剧情的需要,一集的都没活过,就收工领盒饭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返回《西游记》的第一回看看,第一回的第二小节(当然这个是孙少根据原著自己细分的)石猴称王,在这一节里,孙少说了,吴承恩赋予了石猴一个敢为人先的性格,然后围绕这一个性格,就变出了一段逆流寻找溪水水源的故事。

大家不妨再往深的地方想一想,为了突出石猴敢为人先的性格,难道就只有一个寻找水源的故事吗?当然不是的,故事可以有千千万万个。

另外要让石猴称王,也不一定非要突出他敢为人先的性格,还可以是作为一个领头人所具有的其他性格。

说到这里,又让孙少想到了《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分”所说的成佛法门在于“善护念”。

而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对凡人成佛法门“善护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它认为成佛需要自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涅槃是没有方法的。

所以第三品说“善护念”对于成佛只是过河的船,河过了,是不必背着船继续往前走的,甚至过河也不一定非要乘船,也可以修桥嘛,也就是说“善护念”只是凡人成佛的一种方法而已。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我们再回到《西游记》石猴通过寻找溪水源头从而称王这一节,你就会发现,孙少并没有在胡扯题外话,孙少要说的是,石猴寻找水源这件事,也只是让其称王的一种写法。

而吴承恩之所以选择这一条路让石猴称王,孙少以为是很恰当的,因为这件事对于刚出生没多久的石猴来说,是在其能力范围内能办到的一件事。再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吴承恩就弄出一个会点法术、手拿武器的妖怪来欺负猴群,再让孙悟空挺身而出,赶走妖怪,然后称王,那就是很不合理的一件事。很明显,因为那时的悟空还太弱小。

而到了第二回的第六个小故事,混世魔王的出场,悟空就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了,并且这样一种设定是合情合理的。

看小说,我们不要被其花里胡哨的武功和法术所欺骗了。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可以被那些东西所吸引,长大后,我们就应该看到更多的东西。

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说过,他是想通过小说来写人性,只有揭示出人性,无论是光辉的、阴暗的、龌龊的,小说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至于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武功,仅仅是为了让其小说更具观赏性而已。

孙少不自量力,试图用全新的视角解读西游,是从小说的行文逻辑和做人做事的启示等方面入手的。​

哈姆雷特可以有一千个,孙悟空也可以有千千万万个,理解有失偏颇处,还望方家予以指正。孙少在此先这厢有礼了!!!


俊斋孙少呼吁,支持原创,弘扬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通俗化。

同时孙少将以小故事的形式直译全本《西游记》,每日一更,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悟空本事练成记,跟吴承恩学写小说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