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自由,镜子反观,一般化,平静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网络初级第30期班学员代艳5月28日第63+64+65次约练分享(33次来访者,5次咨询者,27次观察员)

角色:1次来访者

因为两位老师都没有话题,所以自已申请做来访者,随机找了自已的一个感受来聊,没有想到一深入下来还是和前两天的那个话题类似的。再次看到一个人的所说所想所为都是和自已深处的那个自已紧密链接的,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一个再次呈现。但是经过再次梳理,也看到了更深层的自已了,不再是简单的需要一个答案,而是上升到了向答案要答案的一个节奏。归于一句话:在一个轻松自由的心态下,紧湊的安排自已的时候,在行动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内观自已,不断操作,不断实践,不断提升。不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和家人的互动还是在学习平台和老师的互动。把每次生活和互动当作一种体验,在体验中不断让自已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日趋成熟起来。希望,方向,落地+创造小爱,大爱,博爱,从而不断扩大自已的容器和耐受力。

咨询师的问题,通过你自已的心历路程,收获了什么?这个问题让自已看到了自已一路的变化和前方的希望,动力和方向。也感谢观察员的一个好问题问咨询师的一个感受,也谢谢咨询老师的一个自我感受的剖析,让我学到一点,做为咨询师不一定要不断的和来访者澄清确认而完全可以跟着来访者的感受来走的,只要来访者还是围绕着话题在展开,有时看似无关的一些内容实际上也是话题的一个散发性问题。第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和视角不同,有时过多的澄清反倒是一种纠缠。也谢谢咨询师的一个反问,让我看到了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也让忽略掉了观察员在进入时的一种模糊的状态,可是当时的我就认为是观察员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大智若愚的状态,不管事实如何吧,反正对三方的成长都有益就是最好的一个效果,也让自已对观察员这个角色赋予更高的格局和更谦卑的一个咨态。

角色:观察员

第一场观察员的咨询再次让我看到了关系第一,关系好了,事儿都不是事儿。也让我看到了技术就是一个工具,看人如何用他。而只有情感链接了才会将技术得到一个充分的利用和展现。再次想起读书会上老师说的那句话:情感要自然流淌出来,技术也需要自然流淌出来的,而不是提溜出来,不然就生硬而且只是一个工具而矣。

角色:观察员

第二场观察员做的有些不是那么投入,还是缺乏了耐心和预设,这场咨询由最开始的一问一答,实际上就是咨询师陪着来访者感受爱和陪伴的一个过程,做的最好的其实就是这一部分,而自已直到峰回路转的那个时候才看明白。再次看来目标的呈现前面是需要一大段铺垫的,这一大段铺垫就需要咨询师摆正自已一个正确的位置,紧跟来访者走。也有可能一开始咨就有了他的一个思路,找到了目标后后面整个过程就是来访者自已一个跳着一支优美的独舞,而咨在只是在需要时给予不断的正向解读。作为咨询师不一定要帮到来访者,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帮到哪里是哪里,帮不到也很正常,这样才能放下自已做为专家的姿态从而真正的能从来访者的脉中找到他的语言,从而得以继续下去。看似聊到最嗨的时候就结束了,实际这样是给到来访者一个更好的思考空间和成长空间。作为观察员,我只是借由了来访者和咨询师的语言来表述了自已的一个感受,从而让咨和来感到我发自内心的一个赞美和欣赏。“来”说这场咨询自已是“咨”,而“咨”是自已的督导,而“观”是“咨”的“督导的督导”,可能这也是对整场咨询的一个最后的一个结果的认可吧,三专家结果吧。看来“观”如何做也如同咨说的那样,每场咨询都不一样,每个角色只是在自已的正确位置上发挥一面镜子的作用,你说,我站在这里,把我能听到的反馈给你。而我听到的则取决于本人的一个自我内观和自我感受。

今天总体的感觉是更多的真实,更多的轻松,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一个自我反观的呈现。两个人的对话,实际上是六个人的对话,你以为的你,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他。可况是3全人的对话呢,就是9个人的对话,何其之难啊。我们主观了解观察到的,可能都只是真相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借用来访者的一句话来自勉:不断清空,不断打磨,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读书会收获:促进一般化,身心合一是每个人追求的一个境界,而往往因为外界的触发点让人产生分裂,这时有了不舒服难受的感觉,所以这时就需要自已及时反观到自已的内心,从而看到自已情绪的卡点,以终为始,以始不终,先暂停自我攻击继而将其转化为将情绪为我所用,不断积累成功经验继而走过一段又一段的心历历程,将所有的突发状态一般化,生活化,常态化,从而能将一连串的过往当做自已成长的基石而达成一个新的目标。个人如此,家庭成员如此,咨询的三人也如此,任何合作也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轻松,自由,镜子反观,一般化,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