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1

“小威是一个小小的精子,它不擅长数学,却是个游泳高手,在数亿个精子的游泳比赛中,最终以第一名获得了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十个月以后,它消失了,它去了哪里呢?”

“它变成了妞妞的一部分!”

“你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妞妞不擅长算术,但却是个游泳高手!”

这是我和女儿读《小威向前冲》的时候的一段对话。这本绘本的主题本来是“性教育”,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却让我意识到:孩子原是带着自己独有的天然属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这个认知不算新颖,但总被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忽视。

1、被忽视和破坏的天性

促进孩子成长的力量有三种,第一种力量来自父母、家庭,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第二种来自老师、学校,它是孩子成长的雨露和阳光;而第三种力量来自孩子自己,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天性和内驱力。

按道理我们应该遵从“内因为主,外因为辅”的宗旨,帮助和启发孩子创造内在力量的驱动装置,让孩子自己主动运转起来,不断向我们共同期待的方向努力,最终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正如樊登所说:一切拧巴的教育,都是有问题的。

可现实是,我们总会和孩子产生各种“拧巴”:

1岁的孩子想自己走路,父母偏要抱;

2岁的孩子想自己吃饭,父母偏要喂;

3岁的孩子想自己穿衣选鞋,父母不给机会;

4岁的孩子要妈妈抱,妈妈说: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走吗?

5岁的孩子不能好好吃饭,爸爸说:不吃完,把你屁股打肿!

6岁的孩子赖在床上,等妈妈给他穿衣服才肯起来,妈妈说:我是你保姆吗?

问题出在哪儿呢?

问题就出在:我们亲手摧毁了孩子自然成长的力量。

换句话说,我们不但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保护好孩子的内驱力,还变本加厉地在破坏着它。

直到孩子到了应该自我运转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并没有把该技能的驱动装置安置到孩子的心智里!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到了这一刻,却不自知,还在问为什么?

2、热爱是启动孩子第三种力量的阀门

教育专家黄静洁说过: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走在我们前面。

什么是孩子的天性呢?就是热爱,就是孩子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事。

在广东湛江,10岁农家女孩韵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家住在海边,韵茹为了上喜爱的舞蹈课,每周需要五点起床,往返路程近300公里;每天在家还要坚持近3个小时的舞蹈训练。

由于发自内心地热爱,韵茹每天能做到高效完成课业,争取时间练习舞蹈,甚至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保持着练习基本功的姿势。

有网友发出感概: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发现和坚持心中所爱,真让人羡慕!

可不是么?

韵茹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也辐射到了她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她知道什么事情该优先完成,只有做了必须要做的事情,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她知道坚持心中所爱,不是玩玩而已,而是要付出持之以恒的汗水和努力——

这都是父母、老师绞尽脑汁想要说服孩子们去理解和领悟的道理,显然10岁的韵茹就已经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全都归功于孩子内在的第三种力量——热爱的内驱力。

3、你会让你的孩子享受哪一层快乐?

都说“双减”给家长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原因有三:

第一,以前只要花钱就能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托管班,家长偷得浮生半日闲,现在不行了,孩子待在家里,家长得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陪伴——“懒政教育”宣告结束。

第二,孩子回家作业少了,学习任务减轻了,看着孩子愉快地玩耍,父母开始陷入恐慌,他们责怪“双减”,“这么玩下去,孩子岂不是废了?!”

第三,很多秉持“学习第一”的“鸡娃”家长,依旧执着地给孩子增加学习任务,心想:我坚决不能在“双减”的潮流里,把孩子给耽误了。

于是6点才放学的孩子,还要赶往更晚的学习班,学到9-10点才能回家做作业,上床时间直逼12点以后。这期间父母得陪着啊,父母和孩子比以往更累了。

黄晓明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这简直是许多父母的内心独白。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半夜一个因为考试失利的数学系同学竟然裸奔在大学校园里,边跑边大声呐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

他真的是热爱数学,以至于一次考试的失利就让自己精神失常吗?不,他只是热爱自己身上的光环和瞩目的身份。当自己跻身在一群优异的人当中时,他不想承认自己的“落后”和“不行”。

是谁让他把成绩和高分看作唯一评价自己的标准的呢?

我想除了教育体系,就是父母灌输给孩子的“快乐观”。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说,快乐有三种层次:

第一层是竞争式快乐;第二层是条件式快乐;第三层是无条件快乐。

我们大多数人被灌输的都是“竞争式快乐”——也就是最底层的快乐:我一定要比别人强才行。

我是快不快乐取决于他人,如果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会感到快乐,但身边有同学竟考上了北大,我立刻就痛苦了。

上面那位“裸奔兄”就是深陷在第一层快乐里的典范。

“条件式快乐”,通俗点说就是“知足者长乐”。我心中有个目标,我通过努力实现了它,不管别人怎样,我都是快乐的。

拥有这种快乐的人,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和要求,并能通过努力获得心中的富足。

“无条件快乐”则被马丁纳称为“至乐”,它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充分享受着过程和沿途的风景,对所有幸福和痛苦都欣然接受,始终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至乐”的人,内心圆融、通透,有着强大的、不可撼动的磁场,一辈子都有事可做,有乐可图。

反观“第一层快乐”的人,他们凭借着外界的推力和压力,或许在小时候获得过快乐和成就,可一旦失去这些外力,他们便失去了生命的动力,变得颓废、患上“空心病”;

或则他们会不断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一路赶超,身心俱疲。

你想要孩子的人生拥有哪一层的快乐呢?

4、育儿的三大智慧

要想让孩子获得完全的“至乐”是挺难的,但引导并帮助孩子找到心中所爱、规避低层级的快乐还是有努力的方向的:

①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就像小韵茹的妈妈,她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既然孩子喜欢,我就支持她!

孩子每天要花3小时的时间“不务正业”,她为什么能够做到不焦虑呢?

我想她一定是特别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帮助孩子努力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点燃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心和热情。

她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包容和呵护着孩子发自内心的第三种力量。

当孩子有一天受挫了,她也能成为孩子心理层面完全的依托,让孩子有继续拼搏的勇气和斗志。

试想如果那个名叫小威的精子后来遇到的是一个“我要我以为”的父母,他们每天逼迫小威学数学,不赞成他游泳,我想小威一定会后悔当初那么卖力地“往前冲”吧。

②巧用过程,让孩子在错误里多“飞”一会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自发地做正确的选择,如果我们的孩子喜欢玩游戏、厌学……我们也支持吗?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如果我们强制干涉和禁止,孩子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改变,那这种短暂和不知就里的改变又有什么意义呢?

倒不如让错误再“飞”一会,让孩子多体验一下犯错的过程、承担一下过错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一天他“幡然醒悟”了,我们绝不能说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等落井下石、讽刺挖苦的话。孩子犯错,父母一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没有资格站在道貌岸然的高度去指责和评判。

“承认自己错了、想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必须珍惜孩子每一次对生活和学习的痛彻领悟,去帮助他们就像帮助我们自己一样。

③做孩子最坚实的领路人

那如果孩子“幡然醒悟”的过程太漫长,要为错误承担的后果也很严重,那我们还选择继续等待吗?

等待是必须的。一辈子那么长,到底什么错误是无法挽回的呢?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一有错误我们就马上制止,那还是“我要我以为”的育儿理念。

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去改变一个人,但可以通过自己去影响一个人去改变。

育儿最大的智慧就在于此。

正所谓:你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请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至少也要在不断努力的路上)。

从行动和体验上,我们要让孩子走在我们前面,但从思想和格局上,我们一定要走在孩子前面,做好他们的领路人。

5、写在最后

父母越弱,孩子越强。

让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我们做配角,这才是亲子关系里最正确的配位。

不要害怕孩子平庸,当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心中有梦时:

世界都已经为他做好了准备,就等他的本能排山倒海地涌出吧!“小威是一个小小的精子,它不擅长数学,却是个游泳高手,在数亿个精子的游泳比赛中,最终以第一名获得了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十个月以后,它消失了,它去了哪里呢?”

“它变成了妞妞的一部分!”

“你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妞妞不擅长算术,但却是个游泳高手!”

这是我和女儿读《小威向前冲》的时候的一段对话。这本绘本的主题本来是“性教育”,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却让我意识到:孩子原是带着自己独有的天然属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这个认知不算新颖,但总被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忽视。

1、被忽视和破坏的天性

促进孩子成长的力量有三种,第一种力量来自父母、家庭,它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第二种来自老师、学校,它是孩子成长的雨露和阳光;而第三种力量来自孩子自己,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天性和内驱力。

按道理我们应该遵从“内因为主,外因为辅”的宗旨,帮助和启发孩子创造内在力量的驱动装置,让孩子自己主动运转起来,不断向我们共同期待的方向努力,最终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正如樊登所说:一切拧巴的教育,都是有问题的。

可现实是,我们总会和孩子产生各种“拧巴”:

1岁的孩子想自己走路,父母偏要抱;

2岁的孩子想自己吃饭,父母偏要喂;

3岁的孩子想自己穿衣选鞋,父母不给机会;

4岁的孩子要妈妈抱,妈妈说: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走吗?

5岁的孩子不能好好吃饭,爸爸说:不吃完,把你屁股打肿!

6岁的孩子赖在床上,等妈妈给他穿衣服才肯起来,妈妈说:我是你保姆吗?

问题出在哪儿呢?

问题就出在:我们亲手摧毁了孩子自然成长的力量。

换句话说,我们不但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保护好孩子的内驱力,还变本加厉地在破坏着它。

直到孩子到了应该自我运转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并没有把该技能的驱动装置安置到孩子的心智里!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到了这一刻,却不自知,还在问为什么?

2、热爱是启动孩子第三种力量的阀门

教育专家黄静洁说过: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走在我们前面。

什么是孩子的天性呢?就是热爱,就是孩子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事。

在广东湛江,10岁农家女孩韵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家住在海边,韵茹为了上喜爱的舞蹈课,每周需要五点起床,往返路程近300公里;每天在家还要坚持近3个小时的舞蹈训练。

由于发自内心地热爱,韵茹每天能做到高效完成课业,争取时间练习舞蹈,甚至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保持着练习基本功的姿势。

有网友发出感概: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发现和坚持心中所爱,真让人羡慕!

可不是么?

韵茹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也辐射到了她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她知道什么事情该优先完成,只有做了必须要做的事情,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她知道坚持心中所爱,不是玩玩而已,而是要付出持之以恒的汗水和努力——

这都是父母、老师绞尽脑汁想要说服孩子们去理解和领悟的道理,显然10岁的韵茹就已经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全都归功于孩子内在的第三种力量——热爱的内驱力。

3、你会让你的孩子享受哪一层快乐?

都说“双减”给家长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原因有三:

第一,以前只要花钱就能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托管班,家长偷得浮生半日闲,现在不行了,孩子待在家里,家长得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陪伴——“懒政教育”宣告结束。

第二,孩子回家作业少了,学习任务减轻了,看着孩子愉快地玩耍,父母开始陷入恐慌,他们责怪“双减”,“这么玩下去,孩子岂不是废了?!”

第三,很多秉持“学习第一”的“鸡娃”家长,依旧执着地给孩子增加学习任务,心想:我坚决不能在“双减”的潮流里,把孩子给耽误了。

于是6点才放学的孩子,还要赶往更晚的学习班,学到9-10点才能回家做作业,上床时间直逼12点以后。这期间父母得陪着啊,父母和孩子比以往更累了。

黄晓明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这简直是许多父母的内心独白。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半夜一个因为考试失利的数学系同学竟然裸奔在大学校园里,边跑边大声呐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

他真的是热爱数学,以至于一次考试的失利就让自己精神失常吗?不,他只是热爱自己身上的光环和瞩目的身份。当自己跻身在一群优异的人当中时,他不想承认自己的“落后”和“不行”。

是谁让他把成绩和高分看作唯一评价自己的标准的呢?

我想除了教育体系,就是父母灌输给孩子的“快乐观”。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说,快乐有三种层次:

第一层是竞争式快乐;第二层是条件式快乐;第三层是无条件快乐。

我们大多数人被灌输的都是“竞争式快乐”——也就是最底层的快乐:我一定要比别人强才行。

我是快不快乐取决于他人,如果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会感到快乐,但身边有同学竟考上了北大,我立刻就痛苦了。

上面那位“裸奔兄”就是深陷在第一层快乐里的典范。

“条件式快乐”,通俗点说就是“知足者长乐”。我心中有个目标,我通过努力实现了它,不管别人怎样,我都是快乐的。

拥有这种快乐的人,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和要求,并能通过努力获得心中的富足。

“无条件快乐”则被马丁纳称为“至乐”,它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充分享受着过程和沿途的风景,对所有幸福和痛苦都欣然接受,始终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至乐”的人,内心圆融、通透,有着强大的、不可撼动的磁场,一辈子都有事可做,有乐可图。

反观“第一层快乐”的人,他们凭借着外界的推力和压力,或许在小时候获得过快乐和成就,可一旦失去这些外力,他们便失去了生命的动力,变得颓废、患上“空心病”;

或则他们会不断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一路赶超,身心俱疲。

你想要孩子的人生拥有哪一层的快乐呢?

4、育儿的三大智慧

要想让孩子获得完全的“至乐”是挺难的,但引导并帮助孩子找到心中所爱、规避低层级的快乐还是有努力的方向的:

①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就像小韵茹的妈妈,她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既然孩子喜欢,我就支持她!

孩子每天要花3小时的时间“不务正业”,她为什么能够做到不焦虑呢?

我想她一定是特别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帮助孩子努力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点燃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心和热情。

她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包容和呵护着孩子发自内心的第三种力量。

当孩子有一天受挫了,她也能成为孩子心理层面完全的依托,让孩子有继续拼搏的勇气和斗志。

试想如果那个名叫小威的精子后来遇到的是一个“我要我以为”的父母,他们每天逼迫小威学数学,不赞成他游泳,我想小威一定会后悔当初那么卖力地“往前冲”吧。

②巧用过程,让孩子在错误里多“飞”一会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自发地做正确的选择,如果我们的孩子喜欢玩游戏、厌学……我们也支持吗?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如果我们强制干涉和禁止,孩子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改变,那这种短暂和不知就里的改变又有什么意义呢?

倒不如让错误再“飞”一会,让孩子多体验一下犯错的过程、承担一下过错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一天他“幡然醒悟”了,我们绝不能说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等落井下石、讽刺挖苦的话。孩子犯错,父母一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没有资格站在道貌岸然的高度去指责和评判。

“承认自己错了、想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必须珍惜孩子每一次对生活和学习的痛彻领悟,去帮助他们就像帮助我们自己一样。

③做孩子最坚实的领路人

那如果孩子“幡然醒悟”的过程太漫长,要为错误承担的后果也很严重,那我们还选择继续等待吗?

等待是必须的。一辈子那么长,到底什么错误是无法挽回的呢?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一有错误我们就马上制止,那还是“我要我以为”的育儿理念。

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去改变一个人,但可以通过自己去影响一个人去改变。

育儿最大的智慧就在于此。

正所谓:你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请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至少也要在不断努力的路上)。

从行动和体验上,我们要让孩子走在我们前面,但从思想和格局上,我们一定要走在孩子前面,做好他们的领路人。

5、写在最后

父母越弱,孩子越强。

让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我们做配角,这才是亲子关系里最正确的配位。

不要害怕孩子平庸,当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心中有梦时:

世界都已经为他做好了准备,就等他的本能排山倒海地涌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