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什么中国传统强调繁文缛节?

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建立周朝,把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天下各地,让他们带着各自的家族和部属各就各位,安营扎寨,全权打理自家的小王国。小王国的君主可以泛称为“侯”,所以“诸侯”这个词的原始涵义就是对封国君主的统称。

周天子不但是政治领袖,还是宗族领袖,是天下所有同姓贵族的族长。族长历代传承,在宗法关系里,这一系称为大宗。

族长把兄弟们分封出去,每个兄弟在自己的封国里继续搞嫡长子继承制,他们的嫡长子一系在自己的封国里是大宗,对于周天子来说是小宗,宗族内部的亲属关系规范就是所谓宗法。因为层层分封的关系,各种大宗和小宗错综复杂,在“全天下”织成了一张庞大的亲属关系网。在这样的宗法关系里,国政就是家政,政治关系就是亲属关系。

每个人都处在这张大网的某个节点上,要想天下太平,最重要的就是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所在的节点,自觉履行这个节点所要求的责任和义务,不生任何非分之想。

宗法关系要想长久维系下去,必须靠“礼”来维系。在礼制社会里,一个有教养的人的一切言谈举止都不应当逾越礼的边界,这就是孔子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所以孔子的学说看上去那么温情脉脉,正因为它是宗法社会的产物,总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来解决社会矛盾。

因此,儒家特别重视祭祀,有数不清的繁文缛节。在宗法社会里,祭祀是维系社会秩序、关乎兴亡成败的头等大事,和打仗同等重要,这就是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什么中国传统强调繁文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