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亲的话题是说不完的
近来听朋友说了一个故事,涉及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文章。
朋友说,偶尔读到家乡作家冯连伟先生的文章《父亲九章》,情真意切,感同身受,就发给尚未开学在家学习的侄女,要孩子读给爷爷奶奶听,因为文章写的都是农村这几十年的事儿,容易引发共鸣。
虽然我当时未曾读过这些文字,不过就这些话语知道文章一定写得很耐读,细腻,真实,这是毫无疑问的。
因为打动人的文字都有共性之处,这个共性就是情感。
朋友说,后来觉得孩子读过也就一遍,好文章需要反复听,就委托一位专业播音朋友进行录音,当然这事儿联系上了文章作者,获得了首肯。
再后来,文章录好音发给了老家父母听,发到单位职工群里大家听,我也主动要了录音。
今天文字不是就有关父亲的文章或者情感讨论,而是想说说心理学视野下的那些心理事儿。
为何被“父亲九章”这篇文章感动
文章写得真好,这是我们当下的认知评价,说明引发了共鸣。
一方面,这反映出文章作者良好心理状态。好文章尤其回忆类情感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当下记忆建构起来的。
也就是说,作者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了积极幸福,写作当下也感受满满感动,心理幸福指数高,对于生活感恩富足,才能回忆出积极幸福情感细腻文字。
我们看到的文字故事发生在过去,其实是当下的感受再建构。
打个比方,同样家庭出来的孩子,父母是一样的,成年后不同孩子感恩心态会有不同,这与个人生活经历有关,也与当下生活状态息息关联。
我们是幸福的,就会感觉世界同样的笑容可掬,回忆都是甜美的滋味;我们是痛苦的,就会感觉世界笼罩阴暗,回忆再无美好可言,乃至于记住的多是那些灰蒙蒙的过往。
乐观主义者的生活中,不是没有阴暗与痛苦,只是更多积极关注到美好,换句话说当下心态建构出不同心理风景色彩。
另一个方面说,作者是如此,读者听者也是如此。
由朋友的言行可以印证,正是今天的幸福程度决定着更多感动与感恩。
你看到听到文章引发了共鸣,说明当下的你也是心理富足,心中充盈着美好和感恩,有着对于父母亲那份无法替代的爱。
继续换个方面说,那些看了或者听了文章不为所动,或者生活中对待父母态度与我们不甚一致,就是另类的不可理喻吗?这个,就需要从心理视野上继续区分了。
同样说“父亲”却引发不同心理感受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心理现象的经典比喻。
心理现象就是我们读到听到这篇感人的父亲文章,除了引发共鸣情感之外,每个人的具体感受与回忆一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看到“父亲”这个词语,每个人心中呈现是各自不同的自己父亲的模样,可能一闪而过,但是绝对有过,而且绝不相同。
这就是哲学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父亲是一个词语,这是高度抽象出来的,为了交流方便而已,而心中父亲的形象,只有鲜明的唯一的一个。
这个形象不同的父亲,呈现在我们大脑中,这还仅仅只是“表象记忆”的区别。
感受的更大差异在于情感。
好比听了“父亲九章”这些录音文字,具体差异可能更大,比如有的高度共鸣,有的羡慕嫉妒,有的则是更加痛苦,只因为心中父亲都是完全不同模样。这种不同感受,可会意,却未必会说出来。
著名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说过一个案例,一个青春期女生与父母关系非常糟糕,原本对于父母情感痛苦万分,没有指望,后来告诉咨询师自己去同学家玩,发现同学竟然可以和她父亲那样亲密无间,这才意识到自己只是独特家庭的独特感受,也就有了向好的心理发展方向。
我也曾有过对朋友描述自己父亲的触动,这个农村父亲有好几个女儿但没有男孩,作为女儿对于父亲感恩挚爱的描述,触动人心,这样的父亲也才最欣慰吧。
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心理,心理表现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却反映在日常生活细微事情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正是带来积极持久情感的关键。
不同心理感受背后,是主观体验,是生活历史,是逻辑归因,是情绪情感,是关系反映,是特有的应对生活的“防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