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产品到产品经理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这是2018年「罗辑思维」的第一期节目。虽然晚了,还是要说一句:新年好。

跨年演讲中,我讲一定要对“超级用户”高看一眼。「得到」里的用户就是我们的”超级用户“,所以,在跨年演讲准备过程中,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感受,今天就在这里说给大家。

这个感受就是——从想法到产品,到底有多远?

一般我们认为,做个产品嘛,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在脑子里是想法,做出来就是产品。

其实不然。

为什么?人的想法,是在脑子里的,随时变化,有大量的潜台词,它的交流对象是自己。

但是产品就不一样了,它的交流对象是用户。

它是定型的,它是脱离了你这个主人独立存在的,它和用户的交流界面是非常狭窄的。

还记得我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朱羽君教授讲评大家的摄影作业。她刚说到某张照片,哪儿哪儿有毛病的时候,那位同学就插嘴说,当时条件不允许按您说的那样拍。

朱教授停下来说:我不是在跟你讨论你的想法,我是在讨论你的作品。你将来到电视台做节目,你能站在每台电视机旁边跟观众解释,我这个镜头拍得不好,是因为当时的条件不允许拍好吗?你的作品和产品是你和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

你看,这就是想法和产品的区别。

像跨年演讲这样的产品,看起来,和想法是最接近的了,无非就是把准备好的内容说出来而已嘛。但是如果你把它看成是一个产品,那控制点就多太多了。

咱们不说现场安保、观众体验管理、电视直播系统这些复杂繁琐的事,那是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拿我自己来说,在稿子上认真打磨,那是应当应分的事,这属于想法的部分,是由策划水平决定的。

但是作为一个产品,其实我最大的压力是时间和节奏控制。为啥?因为要跨年啊。一场跨年演讲,最重要的节点,是要在午夜十二点的时候,正好说到高潮部分结束。一分一秒都不能差,才能确保观众的体验。

要知道,在午夜十二点之前,那是三个半小时的内容啊。而且大屏幕上的内容已经制作完成了,不能跳过的,也不能让观众觉得有的部分拖沓,有的部分匆忙。

那怎么才能把时间掐得正好呢?几个办法。第一,当然就是反复排练,对每个部分的时长和节奏心里有数。

第二,把全稿分成很小的段落,分别掐出时间,然后做出多个应对方案。如果前面长了,后面,哪块该加,哪块该减,心里要有数。

第三,中间要有控制点。在演讲过程中,我有六次下场,一方面是让观众稍事休息。对我来说,这个间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知道时间控制的情况。

这只是跨年演讲准备过程中很小的一个例子。它在说明什么?说明做一个产品的品质,绝不是抽象的东西。

你觉得好,你觉得自己很认真很尽力,其实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交付界面。

因为用户只能通过交付界面来感知你产品的内在品质。

其实,做产品,不仅是企业的事。

每一个人在社会协作中,都有这个问题。有的初入职场的朋友,之所以显得不会工作,往往不是实际能力的问题,而是没有工作界面意识,就是没有把自己的思维运作和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看成是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前者是你的想法,后者才是你的工作产品。有一句说,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一个会开完了,能不能迅速做成会议记录,分发给参会者。一个工作在进行中,能不能及时跟进每一个协作者的进度,给出及时的反馈。这些事都在干嘛?就是让自己的思维不是运作在自己脑子和话语里面,而是把自己的思维转换为可以让所有协作者都能感知得到的界面上。

所以,从想法到产品,是一个很大的穿越。

那你可能会说,我就认真准备,把每个细节想到了,是不是就能做出好产品了呢?

不行,因为很多细节是你不可能提前想到的。你必须在做的过程中才能积累起经验,知道哪里是坑。我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中讲到一句话,“最珍贵的是那种必须自己做一遍才能知道的知识。”就是这个意思。

举个很小的例子,进门验票的时候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哪里?有票进,没票不让进,你可能会觉得这还不简单?

那是一般的演出,他们的观众大多是本地的。

我们这个跨年演讲情况特殊,很多观众是从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赶来捧场的。一万人,难免就有很少数量的朋友忘了带门票。而现场保安,并不是我们的人,他们只认票不认人。

所以,第一年在北京跨年演讲的时候,门口就会有几十个人因为没带票,但是又想进来,怎么办?这是我们的用户啊,我们也不能不管啊。所以,后来就知道了,反复提醒用户随身带好票,就是我们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您想,这样的事,不干一遍怎么可能知道。

那你说,有了丰富的经验,是不是就可以做产品了呢?还不行,因为还有临时的、超出经验的意外。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心态了,这可能是做一个好产品最最重要的素质。

去年一年,我自己有一个很受启发的时刻。

前两年的跨年,在北京和深圳,那第三年,怎么也应该是在上海。

上海最好的场馆就是梅奔中心,但是梅奔中心12月30号是张惠妹的演唱会,要到当天深夜才能把场地腾给我们。

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搭建时间,只有十几个小时。重新搭台是绝对来不及了,只能用张惠妹的舞台。

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它的大屏幕是五块清晰度不一样的屏拼接起来的。中间还有接缝,这对演讲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瑕疵。

当时开会的时候,我听到这个情况,就有点发懵,就开始想着要不换个城市算了。

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公司CEO脱不花说了一番话,她说,“这个屏幕虽然有瑕疵,但是屏幕大啊,现场灯光效果好啊。你别老看缺点,你就想想怎么把这个屏幕的优势发挥出来。跨年演讲也第三年了,老是那么一整块大屏,也是单调。我们来想想,怎么把这个限制性的坏条件,变成被动创新的好条件。”

这番话对我启发特别大,我平时开玩笑说,这是我2017年的“脱不花时刻”。

每个人都想完美实现自己的想法,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现实条件就是不完美了怎么办?发飙、沮丧当然不可取,退让、容忍、打折扣,其实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脱不花的这个思维方式,其实有个名字,叫“拥抱变化”。任何不如意,都有可能变成创新的资源。

当然我们后来想了很多办法了。最终现场和电视上的视觉呈现效果,确实最大程度地掩盖了缺陷,而且比去年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今天我说这个话题,不是向大家诉苦,说我们做这个产品有多不容易。

而是想说,好想法,不等于好产品。一个在主观世界,一个在现实世界。从想法到产品,这是一次无比艰险的穿越。

对一家公司是这样,对每一个人也是这样。

2018,欢迎各位来到真实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胖…产品到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