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面纱》有感

别揭开这彩色的面纱,他被活人称为生活;

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

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涂刷的彩色,

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雪莱

读了毛姆的《面纱》。

毛姆,那位写了《月亮和六便士》的英国作家。据说,他写的很多故事,都是在旅游中听来的。很钦佩他,能把随手捡来的毛线,编织成一件件美丽的毛衣。

《月亮与六便士》中那么清丽的文笔,《面纱》里对女人心理活动描写的那么细腻,我心中的毛姆,应该是一位高个子,很瘦,戴眼镜,有着白皙修长冰凉的双手的英国人。

事实上,他不是。

他是一个矮个子男人,与卓别林一起走,被称为“两个短小精悍的男人”。

而且,他是双性恋。

在双性恋中,他更喜欢同性。

有些惊讶。但似乎可以理解。

他是一名作家,但,前提是,他是一个凡人。

他也有凡人该有的缺点或者弱点。

想起我高中时候,特别迷恋林清玄的文章。觉得林清玄的名字简单有情致,想象他一定人如其名。那时,网络还不甚发达。在上大学时,看到网上林清玄的样子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着实失望了好久。

后来,慢慢理解。

其实,这就是人生。

很多时候事与愿违——事实与想象相违背。

再来说《面纱》。

凯蒂,一个发生婚外情后自我救赎的女人。

查理,一个帅气多金的情场老手。虚伪懦弱、冷酷无情而又自私自利。

沃尔特,凯蒂的丈夫,冷静,学识渊博,深爱妻子,在得知妻子红杏出墙后,开始冷暴力。接着把妻子带到瘟疫肆虐的湄谭府。

沃丁顿,丑陋秃顶,善心,睿智。对凯蒂而言,沃丁顿是她的精神导师也是可以真正信赖的朋友。

修道院院长,抛弃世俗高贵的生活,为患霍乱的病人、为被抛弃的孩子、为贫穷的人们无私地奉献爱心。

合上书,不知道,毛姆在写作时,为何把书起名为“面纱”。但是对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应该是书中的每个人,在逐一的揭开对方的面纱的同时,也揭开了自己的面纱。在终于看清了别人后,洞知了自己。

文中很多经典文字,值得反复品读,仔细玩味。比如——“这芸芸众生就像是这条河里的每颗水滴,他们相互挨挤在一起(可总是貌合神离),这一无名的人潮,在奔向生命的彼岸。既然万物的生命都如此短促,万事皆过眼云烟,那么,人们为了一些琐屑的事情而较真,而争得面红耳赤,叫别人和自己都不高兴,就似乎显得可悲了。”

《面纱》中,有两点,让我惊叹,也让我不解。

第一,毛姆对女性心理活动的描写。让人感觉简直就是一个女人在描写自己。而事实恰恰相反,是一个大男人写的。这不得不说,毛姆对人性心理的掌控是特别超出常人的。这让我惊叹。

另外一点,就是书中对中国人的描述。大多都是底层中国劳苦人民。自私,冷漠,猥琐,粗砺而不懂文明。

而对于书中的主人公凯蒂,那个红杏出墙遭到丈夫冷暴力的女人的描写,不知为什么却让我时时能读出她莫名的优越感。

我不解,毛姆对中国的认知,如此有失偏颇的根源。他应该是对东方文化充满了敌意,对中国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这不符合他的盛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面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