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0年,水大鱼大》读书笔记

《激荡10年,水大鱼大》,作者吴晓波,主要写中国企业2008—2018这10年间起落浮沉的历史,由此折射出中国社会激荡前进的轨迹。本以为写企业的书籍会相对枯燥一些。不想竟常常是一口气读下去,不忍心把书本合上。总结几点:

一是语言美。大开大合,大气磅礴,在很多地方把企业赋予人的特征,在时间的长河里,仿佛企业有了生命一样,语言大气又不失睿智和柔美,所以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报告文学或者散文的美。这可能与吴晓波毕业于复旦新闻专业并长期从事财经记者的身份有关,我不再一一列举句子,下面会做专项的读书摘记。

二是容量大。这本书以时间为主线。每一年作为一个章节。在时间的平台上,企业家、企业是主角,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大鱼小鱼”光怪陆离,几乎10年间大众所知道的企业都有描绘到,容量非常之大。

三是真性情。文章中写企业、企业家没有用很多官方观点,不概念化脸谱化,而是非常独到犀利,非常鲜活,也能感觉到作者对社会、对企业的洞察之深,不管是宏观政策方面还是微观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敢于针砭,直言不讳。同时对企业、企业家的浮沉充满了充满着情感,爱憎分明。

四是重细节。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的企业,但是写的不仓促、不肤浅、不空洞。详略处理的非常好,有些地方惜墨如金,一笔带过,简单勾勒。有些地方深入描述,挖掘核心,使人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企业成败的缘由和内在逻辑。

五是启发性强。把企业、企业家放到时间的长河里,他们起起伏伏,生生死死,特别能够引人内省,好像对生命、对自然万物有了更深的体察与感悟,我觉得这也可能是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摘录书中语句如下:

1、大鱼的出现,造成了大水的激荡,并在鱼群之间形成了新的竞合格局,它同样是让人不安的。

    2、这就是我们在过去10年看到的景象,它既波澜壮阔又混沌失控,充满了希望又令人疑惑。大水对速度的渴望以及恐惧,大水与其他大水之间的博弈,大水与大鱼之间的适应,以及大鱼与其他大鱼、小鱼之间的冲撞,构成了一幅难以理性静察的壮观景象。

    3、不过我一直在写作,我的窗下一直流淌着那条京杭大运河,两岸风景日新月异,那床河水却由隋唐缓缓而来,千年不动声色。

我有时候在想,当一代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和记录历史的时候,历史本身也许有它的思考和评价逻辑。就如同这条运河,它的历史性和当代性,在不同的空间和语境中,一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解读。

    4、在中国,人们常常把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微观干预混为一谈,假宏观调控之名,行微观干预之实,实际上等于复辟命令经济。这不但会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损害经济的活动,还会带来强化寻租环境,使腐败活动泛滥等恶果。

    5、在中国的汽车当家人中,没有人有李书福般的胆识和勇气,他像一个农村青年一样疯狂追求一位落难的国际电影明星。

6、诺基亚犯的错,就是把自己的优点极大化后,没留余地让自己冒险,最后成为100分的输家。这家伟大公司的陨落正是从2010年开始的,三年后,他被微软收购。在新闻发布会上,CEO艾洛普沃很伤感的说: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是还是失败了。

7、在互联网丛林中,日渐强大、无远弗届的腾讯正膨胀为一个巨型动物,它的存在方式对其他生物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8、事实证明,这些预言家都低估了中国经济的耐受力和可以腾挪的空间。如果仅仅在存量的意义上,也许那些年份的中国都已经有一只脚滑到了深渊的边缘,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总是有新的树枝突然出现。这些树枝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国际化红利,货币泡沫或者消费升级。在2011年那根最粗、最醒目的树枝叫做互联网冲击波。

    9、陈年对台下数百名年轻人说:库存!库存!记住,库存、周转对于一个品牌来说,真是唯一的生死线。在考虑这个大的风险前提之下再考虑其他的问题。记住,库存是个大问题。

    10、商业是一场持久战,一开始比的是灵感,勇猛和运气,接下来拼的是坚忍、格局和理性。

    11、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12、涨潮的时候赶海,你很难看到大海的馈赠;退潮的时候,哪怕在海滩信步,也能捡到美丽的贝壳。商机也是这个理。

    13、在一个有强势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源的配置模式十分极致,它既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聚合能量,拉动经济的复苏,对任何一个产业造成战略性的调整,同时,也因“看得见的手”的干预,无法避免资源错配和浪费的后果,如斯蒂格利茨所揭示的,“势不可挡的政府活动之后,便是反方向的剧烈变动”。

    14、刘士余在一次公开活动中罕见的情绪激动,他用前所未有的严厉口吻警告说:“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你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路人变成了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15、因牌照制的普遍存在,以及金融混业改革对现有监管体系的政策冲击,使得任何原教旨式的市场化立场,都无法适用于渐进改革的中国商业世界。行政干预的正当性,必要性及其边界,在过去的30多年里,从来没有在理论或实操的层面上被设定清楚。

    16、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的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17、对抗焦虑的最好手段,也许仍然是不甘现状和劍及履及的进步。

    18、适度的焦虑与人的活力以及创造性成就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许多时候,解药和毒药并行交织。而减缓焦虑的手段之一,便是从事疯狂的活动,对工作的大力强调,已经成为缓解焦虑的一种心灵功能。

    19、貌似毫无路线预设的中国改革,实则一直有一条强大的市场化内在逻辑。如同大江之浩荡东流,期间曲折百回,冲决无碍,惊涛与礁石搏斗,旧水与新流争势,时而江平潮阔,时而床高岸低,但是,趋势之顽强,目的之确然,却非任何人可以抵挡。

20、在华为,我们不需要员工感恩,如果有员工觉得要感恩公司了,那一定是公司给他的东西多了,给予他的多过他所贡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激荡10年,水大鱼大》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