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39]:如何判断研究证据是否可靠?①


“素心,个人观察和经历都需要批判性思考,那引用科学研究成果可信吗?”小白询问。

小白是一位刚入职场1年的产品经理,想要增强沟通力,前来咨询。

“对,我们现在看到有些广告也会用科学研究成果,对此,我们仍然需要提出问题。”

@素心人生设计:《学会提问》一书认为,科学研究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

首先,科学方法追求的信息是以公开证实过的数据的形式出现。

这些结果已经被复制过,也就是被重复得到过,也可以被证伪。它不像“特异功能”,只是个案,所以,具有可验证性。

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可控性。

它会使用特别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出现的错误或偏见。

第三,语言的精确性。

科学方法力图在语言运用上做到精确和前后一致。

这些都会让它成为可信度较高的证据来源,但研究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

有些研究能登上国际《科学》期刊,但有些就不行。

例如,前段时间国内有位教授说能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误的,新闻后面就有人评论让他发表在权威国际期刊上,这其实正是想检验他的研究质量。

所以,我们需要追问:研究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发表在公开刊物上?是什么级别?

第二,研究的成果常常会相互矛盾。

一旦脱离了调查某一具体问题的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单一的研究所呈现的常常会是引起误导的结论。

例如,早上吃鸡蛋配牛奶到底好不好?其实,只是空腹吃鸡蛋对身体不好,如果能在吃鸡蛋前规避空腹就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不表达“不要空腹”这个前提和环境,就会引起误导。

我们可以追问:这些成果在哪些地方有矛盾?他们各自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各有什么环境和条件才能成立?

第三,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只能支持结论。

很多研究发现其实并不能证明结论。例如,心理上常用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也就是检测一群孩子对棉花糖诱惑的抵抗程度,用来证明意志力从对人生有决定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发现它更多是支持结论。

所以,我们可以追问:研究结果是在证明结论还是支持结论?

第四,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改变。

例如,上面谈到的棉花糖实验,很多后面的研究者发现它只能证明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影响。这就是时间变化之后发生的改变。

所以,我们需要追问: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之后,结论会产生变化吗?

第五,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

很多药物的研究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背后常常有药厂支持研发,研究者就可能更会让成果去达到药厂想要的结果。

甚至在放射性元素镭刚被发现的时候,人们会用它的发光性盈利而选择没有看到这种放射性元素对身体的影响。

当时的研究结果就为了商业利益更支持它的使用,最终出现了很多身体留下残疾的人群。

所以,我们需要追问:这个研究的背景是怎样的?背后有没有什么相关利益?

第六,表达者也常常会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就可能会把限定条件拿掉,引起他人的误解。

所以,我们需要追问:这个结论有没有被简化?有什么限定条件吗?

“对,虽然平常我们引用研究较少,但我们如果要形成批判性思维,对待任何证据都需要严谨,不断提问。”小白总结。

亲爱的书友,你有什么收获?欢迎分享和交流。


#每天一个职场故事# DAY 280

@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4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提问[39]:如何判断研究证据是否可靠?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