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热点之教育问题(二)

百日行动派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就盛行起来,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三千弟子,这就是典型的私人办学。汉武帝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兴办官学,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以后的朝代官学和私学并行,有些私学甚至超过的官学。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白鹿洞书院等。古代教育不外如是,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和西方的教育特点。

(2018惠州三调)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提出《法鲁教育法案》,规定学校应完全服从教会;僧侣有充任教师的优先权。针对这种现状,法国著名的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费里率先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1882年3月颁布了《费里法案》。该法案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取消了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免除公立学校、幼儿园的学费,免除师范学校的费用。还规定 6—13 岁的儿童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法案规定,每个省都要建立男女师范各一所,其经费由地区支付,校舍建筑及设施和牧师工资由国库发放。

——摘编自 梁金霞《法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

材料二

190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奏请改革科举,清廷乃于1901年9月颁布兴学诏书,改书院为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拟定的近代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份量仍很重。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1906年正式成立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于1912年至1913年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即“壬子一癸丑学制”,强调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废除了读经课和不合民国宗旨的教科书,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法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3分)

【解析】(1)从材料可知,法国的教育是由教会垄断,再从教育改革的时间1882年可知,此时法国已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希望做出改变。结合所学,此时工业革命带来了促进作用,思想方面民主科学的思想广泛传播。

【答案】(1)背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政体的正式确立(法国共和派领导推动);工业革命推动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启蒙运动推动自由、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教会仍控制教育权,阻碍社会发展。(每点2分,任答出3点给6分)
特点:政府主导;立法推动;教育逐渐世俗化;推行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重视师范教育。(每点2分,任答出3点给6分)

【解析】(2)阅读材料可知,改革主体发生了变化,教育宗旨和教育对象也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近代实行教育改革,对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推动作用,对新思想的传播有促进作用,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2)变化趋势:教育改革者由地方督抚(政治家)为主转变为知识群体(教育家)为主;教育宗旨由“忠君、尊孔”为主转变为“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主”(教育指导思想由中体西用转变为民主共和);教育对象上逐渐趋向男女平等;逐渐消除科举制残余。(每点2分,任答出3点给6分)
影响:有利于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冲击了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答出4点给7分)

【后记】大家在碰到类似题目的时候,注意分析材料,结合相关史实,答意义影响的时候注意从以上几个方面去作答,做到语言清晰,逻辑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热点之教育问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