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不负霸王威名,这或许就是后世铭记项羽英雄的原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若论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首推西楚霸王项羽,一生戎马,所击者服,所当者破,英雄气概冠绝宇内。

然垓下一战,四面楚歌,项羽乌江不自渡,最后自刎而死,留得千古霸王之名,令多少文人骚客唏嘘怀悼……

一、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率各路诸侯兵,合围项羽于垓下,此时,刘邦诸侯联军约五六十万,项羽楚军当有十万之数。

韩信率三十万部队先与楚军交战,初次交锋并未获胜,再战而胜楚军。

项羽兵少粮尽,晚上听到汉军四面皆楚歌,即楚人唱的歌,让项羽以为,汉军已经全部攻陷了楚地,故而军队中才会有这么多的楚人。

项羽半夜起来饮酒消愁,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面对危局,项羽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起舞,同样歌曰: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凄楚婉转的歌声,无可奈何的局面,让八尺高的项羽泣数行下。

二、绝境之中,斩将刈旗

汉军的四面楚歌,迫得项羽半夜突围,只有麾下壮士八百余人跟随。

汉军天亮之后发觉项羽突围,派骑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

项羽渡过淮水,身边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到得阴陵,迷失了道路,问一个田间老父,老父说往左走,项羽向左,却陷入大泽之中,以故而汉军追及。

项羽引兵至东城,此时身边只剩二十八骑跟随,而汉之追兵有数千人马。

眼见汉兵包围上来,深陷绝境之中的项羽,对手下的二十八名壮士言道: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虽则绝境,然不失霸王本色!就算今日要战死,也要和诸位一同痛痛快快地战斗一场!

看我为大家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掉敌旗,要证明,不是我打不过,是天要亡我项羽啊!

于是项羽令手下二十八人,对着四面重重包围的汉兵,分列四队,豪气冲天地说道:

“吾为公取彼一将。”

项羽大呼,当先冲入汉兵之中,所遇汉军皆一触即溃,项羽如入无人之境,斩掉汉军一名将领,二十八壮士同样四面出击,冲入敌阵之中……

汉军中赤泉侯追击项羽,被项羽瞋目而叱,人马俱惊,忙不迭地退避到了好几里地之外。

项羽左冲右突,斩杀汉军数十百人,手下二十八名壮士再次聚于项羽身边,只牺牲了两名。

项羽意义风发,问道手下只剩下的二十六人,问道:“何如?”手下皆拜服,说正如大王所言!

三、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行至乌江江边,乌江亭长有船停在江边,劝项羽渡江,说江东虽小,也足以称王。

想及从天下霸王,落得如此地步,项羽笑着说道: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天要亡我,我渡江又有什么意义?想当初率江东子弟八千人西向争雄,而如今孤身落败而还,又有什么面目见江东父兄?就算亭长不说,我难道就不会愧于本心么?

项羽不自渡,而是将自己骑了五年的马,赐给了亭长,为它留一条生路……

于是,项羽与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人下马步行,和汉军短兵接战,仅项羽一人,再次斩杀汉军数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

于交战中项羽看到汉骑司马吕马童,觉得面熟,问是故人否?吕马童一看是项羽本人,立即把项羽给指认了出来。

力战之后的项羽,对吕马童说道: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听闻汉军用千金买我的人头,封邑万户,现在,我就成全了你吧……

西楚霸王项羽,乃自刎而死……


后世太多的人在争论,争论为何明明有船,项羽却不肯渡过乌江?

若项羽渡江而退至江东,是否还有东山再起之时?

然而,争论归争论,历史却不会重演……

倘或换做刘邦,我想,毫无疑问地,刘邦肯定会渡船而去,哪怕丢下自己的亲随,孤身一人,也会逃走。

毕竟,刘邦是个可以嫌车慢而推下自己亲生骨肉的人;是个可以自己骑马逃跑而手下步行跟从的人;是个可以假装使者,跑进帐中夺取兵权的人,是个可以背弃盟约,当进则进的人……

倘或,项羽最后没有自刎身死,而是投降于刘邦,后世又怎得这样一个英雄形象?

正因为是他楚霸王项羽,宁折不弯,所以不肯渡江而去……

每每念及项羽率二十八人,冲入数千汉军之中,斩将刈旗,如入无人之境;念及项羽赠马于乌江亭长,宁愿渡马而不自渡;念及乌江江畔,一场于绝境之中爆发的酣畅淋漓的战斗,方明白为何项羽即便是在楚汉之争中败了,也被后世奉为英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临死不负霸王威名,这或许就是后世铭记项羽英雄的原因)